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乱*** 文档编号:34955366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东贺庄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反应2H2S+SO2=3S+2H2O 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2 B. 2:1 C. 1:1 D. 3:2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反应2H2S+SO23S+2H2O中,H2S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H2S是还原剂;SO2中S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SO2是氧化剂;根据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S原子数目可知参加反应的H2S全部为还原剂,参加反应的SO2全部为还原剂,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

2、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故选B。【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来解答。氧化还原反应中,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借助化学反应来分析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在SO2+2H2S=2H2O+3S反应中,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为0,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2. 常温下以下四种金属分别投入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四种溶液,其中只能与两种溶液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气体的金属是 A铁 B铜 C镁 D铝参考答案:D3.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

3、类型相同的是( )AHCl MgCl2 NH4Cl B. H2O Na2O ? CO2CNH3 H2O CO2 D. CaCl2 ? NaOH H2O 参考答案:C略4. 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质量为18g,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 1 B1 3 C2 3 D3 4参考答案:略5.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参考答案:C6. 下列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A. 溶量瓶 B. 镊子C. 蒸发皿 D. 三脚架参考答案:CA图为“容量瓶”,其中“容”有容纳之意;B图为“坩埚钳”;D为“泥三角”。故选C。点睛:“泥三角”、“三脚架”

4、两种仪器在名称上容易混淆,在实验中二者其实经常搭配使用,常见的搭配方式,可参考下图。三脚架是有三只脚的支架,经常用来放置被加热的仪器;泥三角是三角形的,在加热的时候用来固定较小的仪器,比如坩埚;坩埚用于灼烧固态药品;坩埚钳主要应用于夹取坩埚等仪器。 7. 纳米炭粉是指直径小于100nm的碳单质材料。下列有关纳米炭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纳米炭粉与普通木炭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B. 相同条件下,纳米炭粉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C. 纳米炭粉与水形成的分散系较稳定D. 纳米炭粉与水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参考答案:AA项,纳米炭粉和普通木炭都是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同,错误;B项,相同条件下,

5、纳米炭粉的表面积比木炭大,吸附能力比木炭强,正确;C项,纳米炭粉与水形成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属于胶体,胶体较稳定,正确;D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答案选A。8. “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下列作法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干冰保藏易变质的食品。B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C用甲醛浸泡易腐烂的食品。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参考答案:A略9.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C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参考答案:C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

6、度,A正确;B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B正确;C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因此是可改变的,C错误;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D正确,答案选C。10.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参考答案:D略11. “厨房化学”是指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在“厨房化学”中不能完成的是 A检验自来水中含的Cl B检验食盐中不含碘单质C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变性 D检验蛋白质壳能溶于醋酸参考答案:A略1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mol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5NAB.

7、1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个数为4 NAC. 标准状况下,11.2L的二氯甲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D. 常温下,7.8 g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参考答案:D-OH含有9个电子,0.5mol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4.5NA,故A错误;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1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个数为NA,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故C错误;7.8 g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0.3NA,故D正确。13. 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 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会使人中毒的是(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甲醇参考答案:D略14.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

8、用的简便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参考答案:B15. 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SO42-、CO32-、Na+BCa2+、NO3-、Al3+、Cl-CFe3+、Cu2+、K+、OH-DMnO4-、K+、SO42-、Na+参考答案:BACO32-在强酸性溶液中无法大量共存,故A错误;B各离子都是无色并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CFe3+和Cu2+都是有颜色的,OH-在强酸性溶液中无法大量共存,故C错误;DMnO4-离子是紫红色,故D错误;故选B。

9、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用5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mol/L NaOH溶液中和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4)重复三次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用品溶液温度t1t2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50 mL 0.5 molL-1HCl溶液20 23.3 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50 mL 0.5 molL-1HCl溶液20 25.5 50 m

10、L 0.55 molL-1NaOH溶液50 mL 0.5 molL-1HCl溶液20 23.5 已知:Q=cmt,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计算H=_kJ/mol(5)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不相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一次性完成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乙同学完成了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

11、到物质:稀HNO3溶液稀盐酸碳酸钙Na2SiO3 溶液SiO2试剂A为_;试剂C为_(填序号)(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试剂A为_;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1)保温、隔热、减少热损失 (2)偏小 (3)环形玻璃搅拌棒 (4)-56.8 (5) 不相等 相等 (1) (2)H2O2 O2+2H2S=2S+2H2O分析:(1)根据实验中尽可能减少热量损失分析;(2)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3)根据仪器构造分析;(4)先根据表中测定数据计算出混合液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cm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计算出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就可以得到中和热;(5)反应

12、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1)依据装置中为强酸制备弱酸依此选择试剂;(2)通过比较单质的氧化性来判断非金属性,氧气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沉淀。详解:(1)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要尽可能减少热量损失,则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损失;(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所以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3)根据仪器构造可判断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

13、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改用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1)通过比较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装置中为强酸制备弱酸,所以A中试剂为稀硝酸,B中为碳酸钙,C中为Na2SiO3溶液;(2)要完成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实验研究,通过比较单质的氧化性来判断非金属性,所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使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即A中试剂是双氧水。氧气通过氢硫酸或硫化钠溶液会生成硫单质,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2=2S+2H2O。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测定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中和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为易错点。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取1.43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1)Na2CO3物质的量浓度(2)Na+ 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ml该溶液用水稀释,使Na2CO3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04mol/L,求加入水的体积(设稀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