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名称想象1.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体到年段具体目标,与本组相关的内容摘录整理如下:(1)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基于写话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4)基于口语交际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单元主旨: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一主题,编排了《夜宿山寺》《敕勒歌》两首古诗和《雾在哪里》《雪孩子》两篇经典文章,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联系生活,合理想象”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通过图文对照开启对学生的想象训练,仿照课文句式发挥想象说话,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为中高年级借助文字边读边想象,感受自然与艺术之美奠定基础2. 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1)识字写字方面对于汉字,通过一年级对生字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并积累了一部分生字。
在二年级的生字教学中,字体由简单的逐渐向较难的字过渡,会认字数量增多,字体笔画数较多,每课要求书写的字也有所增加,因此在生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字经验来学习新的汉字2)阅读方面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在老师们的引导和陪伴下,学生积累了不少的阅读量,目前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愿意独立地朗读课文并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学生进入到二年级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书中所饱含的意义,感受语言之美,会抓关键字词,乐于表达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悟3)口语交际和写话方面大部分学生能主动与別人交谈,但存在自我表现欲重,重说轻听或缺失倾听的问题;说话时态度较为自然大万、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但一部分学生较难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本单元的写话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写话的方法,关注写话格式,重在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3.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指向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落实)根据课标第一学段提出的“识字写字”“阅读”目标和本单元课文的特点确定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目标一:认识4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目标二:会写24个字,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目标三:会写22个词语,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目标四: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从语言、动作中感受雾、风的顽皮淘气,体会句子的有趣目标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 ;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目标六: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能发挥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目标七:背诵民谣《数九歌》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目标八:能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4.单元评价任务(一)前置任务学习计划前置学习单(一)一、初读课文:1.第一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标出生字词,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识记生字新词第二遍读课文,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求读得准确、流利1)我会注音:《古诗二首》:宿、寺、危、辰、恐、惊、似、庐、笼、盖、苍、茫《雾在哪里》:雾、淘、于、暗、街、梁、甚、至、切、躲、失《雪孩子》:添、柴、烧、旺、渐、哎、呀、冒、呛、烫、终、浑、淋、灭、激、瞧(2) 按结构分类:左右结构:敢、惊、阴、似、野、论、切、散、唱、赶、浑、候、谁、汽、上下结构:危、苍、茫、岸、屋、步、旁独体字:于、久前置学习单(二)一、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 背诵《夜宿山寺》《敕勒歌》。
2. 《雾在哪里》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二、 《雪孩子》一文中第一次提出默读的要求,学会默读,不出声三、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1.《雪孩子》中,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2.读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 讨论一下你眼中的雾孩子四、 能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优美的句子1.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2.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前置学习单(三)1. 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成语2. 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3. 从语言、动作的描写中体会表达的乐趣,能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4. 背诵民谣《数九歌》,读绕口令《分不清这是鸭还是霞》,感受说绕口令的乐趣(二)学习评价设计1.字词检测2.朗读检测3.教师针对预习单的填写情况做出评价,课堂上及时进行听写,依据听写情况打出等级4.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能联系实际生活,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打出等级5.单元学习任务结束后,进行单元综合活动测试,抽取考核任务单,依照任务单内容分别进行测试并打出本单元学习成果的相应等级。
5.单元整体教学计划(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框架,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等)第七单元课题核心内容教学策略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敕勒歌》歌咏了大草原的苍茫辽阔,壮丽富饶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2.在读中想象画面,表达与交流心中所想的山寺之高和草原之美20.《雾在哪里》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讲了把雾当作和人类捉迷藏的故事1. 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淘气2. 能发现课文的主要信息,自己梳理出来线索21.《雪孩子》本课讲述了雪孩子和小白兔的友谊,为了救小白兔,雪孩子变成了白云的感人童话1.默读课文2.能在对比中感受句子的不同表达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内容丰富,有自然风光的地名,景物名,还有天气相关的成语以及继续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看图写话,注意格式更对学生精细的区别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要会辨别形近字,易错字积累民谣、绕口令1.积累相近短语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同音字3.能把想说的写下来4.积累词语、民谣,阅读故事6.单元学习资源七彩课堂每课配套生字视频资源、每课课文范读视频资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资源;有关于“雾”的科普小视频资源;动画片《雪孩子》中救小白兔的片段资源;语文园地七中有关于自然风光的图片资源;教材全练纸质资源;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古诗二首》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编排的第二次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其语言之美。
但古诗的创作年代距今较为久远,学生不容易将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结教学中可以利用插图、配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想象,从古诗学习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2. 学情分析经过第四单元的两首古诗学习,具有一定的古诗理解能力和古诗储备量二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字,也具备一定的想象基础,对于古诗的学习是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的此外,二年级学生仍以直观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要以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3.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 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4.课堂评价任务1.通过拼读、交流识字方法、正确书写汉字等方式掌握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通过观察图片,想象等方式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象5.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2.出示课题《夜宿山寺》板书课题:夜宿山寺)学生齐读课题3.读一读诗的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预设:“夜”是夜晚的意思,“宿”是住宿的意思,“寺”是寺庙的意思。
题目的意思是“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4.了解作者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1. 交流并思考李白还有哪些诗2. 齐读课题并思考题目的含义3. 了解作者从诗题入手,是学好鉴赏古诗的第一步,事实上诗歌题目可以传达给我们很多信息,而这首诗题恰恰为我们说明了本诗内容的主体所以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在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诗歌的方法,先读题,再读文环节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引导读诗:看来这是李白又出来旅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在寺庙住的这一晚,内心的感受吧!(1)学生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指名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4)师生配合,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一般前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自读古诗,想象画面2.认读生字出示本诗中的生字,学生齐读:宿 寺 危 辰 恐 惊点拨:“宿、寺”是平舌音,“辰”是翘舌音和前鼻音,“恐、惊”是后鼻音。
1.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2. 正确认读生字,读准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