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949776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50题)1. 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 )A.雨量充沛 B.温度适宜 C.阳光充足 D.食物丰富2.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A.0.1 B.0.2 C.0.3 D.0.43. 群落交错区存在于两个群落的边缘,群落交错区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的原因是( )。A.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B.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C.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D.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

2、4.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A.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B.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 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 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5. 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 B.湖泊 C.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6. 顶级食肉动物的数量,在所有种群中通常是( )。A.最多的 B.最少的 C.最适当的 D.居中的7. 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这种年龄金字塔属于(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8.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A.寒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9.生物对高温适应的特点是( )。A

3、.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B.降低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C.增加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D.增加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10. 在热带旱地森林中,开花主要集中在( )。A.旱季 B.雨季 C.旱季和雨季 D.旱季、雨季交替之时1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太阳辐射12. 下列关于生态失调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灾害增多 B.资源衰退 C.食物网结构更加复杂 D.污染增多13.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A.一年生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地

4、上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14. 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A.北方针叶林 B.草原 C.苔原 D.荒漠15.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16.“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 )。A.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B.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C.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D.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17. 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

5、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A.种群平衡 B.种群爆发 C.生态入侵 D.季节消长18.阳性植物的特点是()。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19. 逻辑斯谛方程中的r是 ( )A.内禀自然增长率 B.周限增长率 C.瞬时增长率 D.相对增长率20.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水能 D.煤21.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22.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

6、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23.在以下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 B.亚热带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暖温带混交林24. 在相对匀质的环境中,主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随机和集群分布25. 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A.使土壤成分缺氮 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 C.气候变暖 D.水污染2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 )。A.初级总

7、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27.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28.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A.银杏 B.大象 C.丹顶鹤 D.蝗虫29.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A.单元顶极理论 B.顶极格局假说 C.多元顶极理论 D.以上都是30. 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A.温度 B.二氧化碳 C.氧气 D.风31. 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A.红外光 B.可见光 C.蓝光 D.紫外光32.下

8、列因素中,属于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普遍较甜最主要原因的是( )。A.日照时间短 B.紫外线强 C.昼夜温差大 D.降水多33.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水稻 B.黄瓜 C.大 D.玉米34. 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35.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三者都不是36. 在温带地区,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温度的变化 B.水分的变化 C

9、.日照长度的变化 D.光照强度的变化37.种群是指(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C.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38. 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是( )A.坦斯利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39.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 );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则趋向于(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40.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A.多个种群共存 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 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41.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

10、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A.前顶极 B.后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42.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水因子 B.光因子 C.气候因子 D.土壤因子43.根据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当N=K/2时,种群的( )。A.数量最小 B.数量最大 C.瞬时增长量最小 D.瞬时增长量最大44.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45.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A.海克尔 B.坦斯利 C.马世骏 D.竺可桢46. 生物固氮的过程是将大气中的N2转化为( )A.NO

11、3-B.N2OC.NH3D.NO247.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 B.荒漠 C.农田 D.苔原48. 在种群指数增长模型Nt=N0en中,N0为 ( )A.种群初始数量 B.环境容量 C.种群增长率 D.增长时间49. 植物的病原真菌与该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寄生 C.偏利共生 D.互利共生50. 各种生物源所拥有的基因、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这就是生物的( )。A.适应性 B.多样性 C.调节性 D.连续性二、填空题(20题)51.按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_

12、。52.多元重复可理解为生态系统结构上的_现象。53.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_。54. 绿色植物处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第_营养级。55. 在长江流域和福建,黄山松因为受到_的限制,不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的高度。56.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57.人类捕杀野生动物如象、犀牛、熊猫,以获得它们的角、牙、皮毛等;工厂排放污物,造成生态平衡失调。这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属于_因素。58. 群落外貌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_和结构。59.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60. _是生境的广义扩展,从数量上可以比较精确地描述一种生物对环境的要求。61. 草原生

13、态系统从垂直分布来说可分为_、地面层和根层。62. 我国生态学家_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学科,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63.在_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铜、锰和锌的短缺。64.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_。65.白唇鹿在低密度条件下生活时,雌鹿怀孕率为93%;在高密度条件下,雌鹿怀孕率为78%。这是生态系统中_作用的反映。66.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67. 内禀增长率是种群在最适条件下表现出来的_增长率。68.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等要求的综合能力叫_。69. 根据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_。70.森林的林冠、树枝都能截留降水,森林中的枯枝、落叶更能阻截地表径流。森林对涵养水源、_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判断题(10题)71.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A.否 B.是72. 野外我们第一眼就可以区别出森林和草地,首先依据的是生活型。 A.正确 B.错误73. 生产者和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A.正确 B.错误74. 物理环境决定群落演替、变化速度和发展。( )A.正确 B.错误75.76. 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A.正确 B.错误77. 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直接参与植物的生理代谢。( )A.正确 B.错误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