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4929407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页共28页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项目概述1.1. 项目总体概述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整体范围基本覆盖渝北区整个中心城区,覆盖面积约68.9km2,共涉及9个流域(新华水库、盘溪河、双龙湖、新塘溪、宝圣湖、长河溪、肖家河、平滩河、双桥溪流域)。项目总体范围图本次设计为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位于仙桃街道,属于双桥溪流域,覆盖面积约13.2km2。1.2. 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二期)(2)建设地点:重庆市渝北区空

2、港新城片区(3)项目建设单位:中交四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4)项目性质:新建和改造(5)项目分期:渝北区雨污分流治理工程(空港新城片区)共分为两期实施,本次设计为二期工程,为片区轨道保护线范围内建设内容。(6)项目规模:本次设计空港新城片区属于仙桃街道,覆盖面积约13.2km2。现状排水管网总长约233.6km(其中雨水管网约140.7km,污水管网约92.9km),涉及道路总共66条。本片区新建d300-d1200雨水管网总长约1.31km,新建BxH=0.3m0.4m排水沟约0.2km,新建d400-d500污水管网总长约1.43km,非开挖修复现状排水管道约9.3km(整段修

3、复)、767环(局部修复),清掏现状排水管道约15.1km、349m。(7)片区特点:片区内中央公园东侧多为建成区,中央公园西侧多为在建区域。在建区域内市政管线、小区排水接出等均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况;片区内市政道路下综合管线错综复杂;片区内排水管道破损较多破损情况严重。(8)建设内容:排水管网合流点、暴雨积水点、管道扩容等改造;现状排水管网缺陷整治;道路提档升级改造。1.3. 图纸分册本次共分为三册图纸:第一册排水工程、第二册非开挖修复工程、第三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本册为第一册排水工程,本册主要设计内容为市政排水管网改造,主要有:雨污分流改造、暴雨积水点整治、部分过流能力不足管段扩容;本片区新建

4、d300-d1200雨水管网总长约1.33km,新建BxH=0.3m0.4m排水沟约0.2km,新建d400-d500污水管网总长约1.43km。1.4. 初步设计阶段排水专业专家主要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排水专业专家主要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1需核实本工程的排水和给水管线是否满足控规的要求,各种管线间距是否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回复:本次新建排水管线符合相关规划要求;由于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地下现状管线复杂,建设条件满足时新建管线与现状管线的间距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要求设置,建设条件不满足时,本次设计对受影响管线采用保护或迁改方式处理。2复核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5、输水能力,建议为远期和远景预留一定的富余量。回复:本次新建排水管道设计规模均根据规范按照远期设计。3复核排水管和雨污水检查井井盖的强度,建议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及其井盖采用强度高的、耐久性强的管材,以最大限度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回复:本次设计针对不同路面采用不同强度的检查井井盖,人行道采用C250型球磨铸铁井盖,车行道采用D400型球墨铸铁井盖。此标准亦满足渝北城区市政设施标准化设置导则相关要求。4建议在管段的一定距离处增设沉砂井,并采取工程措施防止较大尺寸的杂质进人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回复:本次设计针对管道流速低于规范要求的管段,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沉泥井;并针对雨水边沟接雨水管网处,设置沉砂井以避

6、免雨水中携带的大尺寸或大颗粒杂志直接进入雨水管道。5建议在低洼处或下穿道处考虑一些针对极端暴雨情况下的应急排水措施,以确保安全。回复:本次设计针对暴雨积水点区域,针对管网排水能力不足的,按照10年重现期新建雨水管道,增大雨水排出能力;针对雨水收集设施不足的,均增设雨水边沟或雨水口数量,以增大路面排水能力;针对管道堵塞积水的管道,采用管道清掏或非开挖修复的方式恢复管道排水能力。本次设计通过各类措施综合性解决暴雨积水问题。6复核极端降雨情况下雨水管的管怪是否满足排水要求。回复:根据意见,设计说明中增加管道内涝校核论证相关内容,详见设计说明。7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需设防坠落网。回复:本项目已根据规

7、范要求在排水检查井内设置防坠落网。8建议适当增加集水严重处雨水口的数量。回复:本次设计对暴雨积水点处,针对路面雨水收集设施不足的,均增设雨水边沟或雨水口数量,以增大路面排水能力。9建议综合考虑雨水的合理利用。回复:根据建设方要求,本项目仅完成区域内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及初雨调蓄池建设,海绵设施如雨水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暂不纳入本工程建设范围。10需明确对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合理的日常运行管护。回复:根据意见补充排水管道运维管护相关内容,详见设计说明。2. 区域概况2.1. 区位条件(1)空港新城片区用地性质根据规划,空港新城片区用地以居住、办公、商业为主。空港新城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空港新城

8、片区交通主干道:秋成大道、春华大道、兰馨大道、桂馥大道、腾芳大道、兰桂大道、同茂大道。轨道:轨道5号线、轨道9号线、10号线、13号线、22号线。(3)空港新城片区水体区域内主要镜湖、跳蹬河、猪肠溪。空港新城片区主要路网图2.2. 气象水文勘察区域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属亚热带温热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冬季暖和多雾。本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拟建线路沿线无大型地表水体,局部分布零星池塘,距离拟建管网最近距离约20m。2.3. 地形地貌拟建线路沿线位于空港新城片区,属于川东红层浅丘斜坡地貌区,总体地势北东高南西低,线路区主要为城镇区域,总体地形较为平缓,起伏变化不大,最高点高程约

9、466m,最低点高程约288m,相对高差约178m,地形坡角约38,局部(斜)边坡处约1535。2.4. 地质构造与地震片区区为地质构造简单场区。拟建线路沿线均被第四系土层覆盖,仅局部出露基岩,根据区域构造及相邻场地勘察资料,勘察区构造上位于龙王洞背斜南段东翼,场区及其邻近未发现断层。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踏勘查明,场地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规定,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2.5. 水文地质特征勘察线路地形条件有利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排泄,大气降水多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同一排

10、泄。线路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较明显,线路区钻探深度内地下水总体较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调查,场区及周边为居民区,根据区域水文资料及相邻场地地勘资料分析: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6.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和钻探结果,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未发现滑坡、塌陷、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区内地下建设有地下排水、电力、燃气管网系统,多处与拟建管网出现交叉,施工时应加强防护,未发现有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其他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钻探揭露岩石层位连续稳定,

11、无地下洞穴、破碎带、软弱夹层分布。2.7.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摘自地勘报告)2.7.1. 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据现场地质调查及测绘,岩土界面倾角与地形基本一致。拟建场区地层完整、连续,无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斜坡现状稳定。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结果,场地内无对拟建物不利影响的埋藏物。根据岩石地基稳定,岩土体现状稳定。场区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总体简单,场地适宜该项目建设。2.7.2. 拟建工程对相邻建构筑物影响分析评价拟建管道工程沿线经过地段有建构筑物以及地下管网分布,管道施工对建构筑物以和地下管网有影响。拟建管道工程沿线经过公路、通过公

12、路段,应加强施工管理并对相邻建构筑物进行监测;拟建管道沿线管网较多,施工前应着重查明,并制定专项方案予以保护,施工中应加强管理,应先支护后施工2.7.3. 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评价拟建线路管道部分多处于城市道路地段,地表水排泄通畅,根据地面调查,拟建管线沿线未见除嘉陵江以外的其它地表水体及泉水出露,经对现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及对各钻孔水位观测,钻孔深度内基本无地下水,地下水对管线基本无影响。但在雨季时,局部填方厚度较大地段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松散层孔隙水,会对施工造成较大影响,施工时应引起注意,应作好基坑截、排水等措施,建议施工时尽可能地避开雨季及枯季强降雨时期。2.7.4. 地震效应及地震稳定性评价

13、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室外给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16),场地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拟建管网工程为5.1.6条所述建筑类型外,拟建管线抗震设防分类属标准设防。根据相邻场地区实验值及相关经验,场地内填土为稍密中密,素填土剪切波速取160m/s,属中软土,未来填土的剪切波速暂按此值考虑,待填土压实后重新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后,再对场地建筑及地段划分进行校核。场地现有人工填土为软弱土;强风化基岩剪切波

14、速取经验值500800m/s,中等风化泥岩剪切波速取经验值500800m/s,为稳定极软岩,中等风化砂岩剪切波速取经验值500800m/s,为稳定软岩。2.7.5. 工程风险分析评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基坑边坡工程、地下暗挖工程:基坑边坡工程:1、拟建场地平场地和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扰动岩土体可能诱发坡体失稳、局部素填土、破碎岩块崩塌坠落危及施工人员安全,建议做好施工安全防护,开挖时采取必要的人员

15、撤离避让措施。2、局部基坑边坡高度较大,施工开挖存在局部垮塌风险;部分段基岩面起伏大,覆盖层厚度较大时,受降雨影响,管沟两侧土层易发生局部垮塌变形。管道底部填土厚度差异大,持力层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管道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本工程部分基坑边坡属于超限深基坑,建议其应按渝建发(2010)166号文进行管理。3、在已有边坡坡脚开挖易引起原有边坡稳定性降低,应加强内支撑措施,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支护,管道敷设完后,分层压实回填。地下暗挖工程:4、场地已建市政道路地下已埋设大量电信、电力、给水、排水、燃气等管线设施,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管线工程损坏,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建议在施工之前先做好作迁移改线等保护工作。5、在洞室开挖过程中,易崩塌,可能出现掉块的现象。如拱部无支护时,可能产生坍塌,建议加强围岩支护。管道贯通期间,需同步进行注浆加固处理,保证孔洞与管壁间隙段有充填物,避免后续的地面沉降。6、施工交通组织由于拟建管网部分位于城区市政道路上,周边居民及过往车辆较多,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易阻塞道路造成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并且机械噪音易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建议施工时应加强交通管理并采取措施降低机械噪音,机械施工作业时间应避开休息时间以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2.8. 工程地质勘察结论与建议(摘自地勘报告)2.8.1.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