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4929406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工业园 产业发展道路长江路D段、取弃土场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原则及依据1.1 合同依据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与我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1.2 设计规范、标准1.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1.2.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3-2014)1.2.3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16)1.2.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1.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2.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50168-2016)1.2.8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2009)1.2.9国标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1.2.10国标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2.11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2016年版)1.2.12国标图集地沟及盖板02J3311.2.13国标图集接地装置安装14D5041.2.14市政配套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J50/T-329-2019)1.2.15国网重庆电力关于印发电缆通道选型原则(试行)和电缆通道建设原则(试行)的通知 (渝电运检201410号)1.2.16关于印发的通知 (渝电

3、市运检201748号)1.2.17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 (渝建安发201927号)1.2.18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04)1.2.19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07)1.2.20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渝建发201850号,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年12月29日)1.2.21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11.18)2 电力工程(土建)设计说明2.

4、1工程概况2.1.1 项目区位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首批16个特色工业园之一,江津“产城融合美丽滨江城市”的重要板块。园区地处江津主城德感片区,东接几江主城,南临万里长江,西靠缙云山脉,北邻滨江新城,总体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2.1.2 工程规模本施工图设计为长江路D段,起点顺接长江路(规划),自西向东延伸,经艾港路、华电路、终点止于江电路已建路口处。本工程道路实施范围起点桩号为K0+740.000,工程范围终点桩号K1+769.736,标准路幅宽度36m,设计速度60km/h。路幅分配为5.0m+11.5m+11.5m+5.0m36.0m。本

5、次设计于西侧人行道下敷设电力排管16孔,长度1029.736m。2.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主要为长江路D段工程范围内电力管廊(土建)部分单项施工图设计,不包括电力电缆的敷设,本次设计电力通道仅适用于10Kv电力电缆。3电力工程(土建)设计3.1 电力规划1、电力规划根据规划图纸27.电力工程规划图长江路D段单侧布置16孔电力排管,规划具体修建要求如下:(1)为方便施工维护,直路每隔4050米需预留工作井,路口应预留转角井(或三通、四通井)和过街管。(2)电缆管群埋深不小于0.5米(本次设计按人行道下排管顶部覆土应不小于0.7米,车行道下排管顶部覆土应不小于1.0米实施)。(3)为满足配电自动化

6、要求,各10kV电缆通道应预留12孔排管作为光纤通信专用通道。3.2 管沟设计本次设计道路路幅宽度为36m,人行道宽度5m。电力管线采用排管形式,单侧布置16孔于东侧人行道下,沟中心距离路边石1.0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过街支管采用12孔电力排管。3.3 电力排管(1)电力排管管材采用非磁性、环保、内壁光滑的红泥管电缆保护管(CPVC1508);光纤排管采用100mm,壁厚5mm的CPVC红泥管。人行道下排管顶部覆土应不小于0.7米,车行道下排管顶部覆土应不小于1.0米,并采用混凝土管卡固定,间隔2米一组,排管底部做100mm厚的C30混凝土底板。(2)由于其他构筑物导致电力排

7、管管顶覆土不满足设计要求处,电力排管管顶需做加固保护处理。(3)电力排管以不小于0.2%的坡度坡向电力工作井。(4)电力排管在未使用前为防止动物或建筑垃圾进入电力排管内,应采用C30 防水砼包封对其进行阻隔,其抗渗等级P6。(5)电力排管在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电力工作井。(6)电力排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7)每根电力排管仅穿一根电力电缆。(8)电力排管通过地基稳定地段,如管子能承受土压和地面动负载,则可在管子镶接处用钢筋混凝土或支座做局部加固。通过地基不稳定地段,必须在两工井之间用混凝土全线加固排管。(9)电力排管采用承插连接,表面应无龟裂、分层、针孔、毛边、毛刺

8、、杂质、贫胶区、气泡等缺陷;内表面应光滑平整,外表面应色泽均匀,排管两端应平齐,无毛边和毛刺;承口、插口两端内侧边缘均应有倒角,以防止电缆拉入排管内或从排管内拉出时受到损伤。(10)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表3-1 电力电缆弯曲最小半径电缆类别3芯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66kv15D20D35kv10D12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0.4kv10D1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11)本次设计电力排管在过街处与现状管线交叉,为避免各种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管线

9、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通信、电力、燃气、热力、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过街排管要求管顶覆土不小于1.0m。(12)直埋敷设的电缆不得平行敷设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GB 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中表5.3.5的规定,如下表所示:表3-2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允许最小距离(m)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平行交叉控制电缆之间0.5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0.10.510kV以上电力电缆0.250.5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0.50.5电缆与地下管沟热力管沟2.00.5油管或易(可)燃

10、气管道1.00.5其他管道0.50.5电缆与铁路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3.01.0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101.0电缆与建筑物基础0.6电缆与道路边1.0电缆与排水沟1.0电缆与树木的主干0.7电缆与1kV及以下架空线电杆1.0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4.0注: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25m。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1m。特殊情况时,减少值不得大于50%。3.4工作井1、当电力排管敷设距离较长时,直线段每隔50m设一个电力工作井,作为拉线用。2、本次设计电缆井采用C30混凝土浇筑,直通井、三通井、均采用全开启式,详见电力工作井大样图。3、根据敷设工作要求,当采用人员下井工作

11、模式时,电力工作井净高不小于1.9m;当采用人员不下井工作模式时,电力工作井可适当调整,其盖板可开启。4、每座电力工作井的底板应设有300300300集水坑,向集水坑的泄水坡度不小于0.5%。5、每座电力工作井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6、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2根长2.5米的L50X5热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其水平连结体采用-50X5热镀锌扁钢。7、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X5热镀锌扁钢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安装施工作法详接地装置安装14D504相关内容要求。8

12、、排管穿入电力工作井后,电力排管与电力工作井之间连接处采用ZFD-S塑性无机电缆防火堵料等耐火极限不低于贯穿部位构建,且不低于1h的防火堵料封堵150mm长,且要求封堵密实以防止积水及易燃易爆气体进入电力工作井内。防火堵料的燃烧性能、理化性能和耐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2009的规定,测试工况应与实际使用工况一致,且不得对电缆有腐蚀和损害。9、电力工作井内外侧壁做聚合物防水砂浆防水层,做法见图集02J331中第88页,与预埋管结合处抹成45喇叭口(井内侧),井底向排水孔方向应有0.5%的坡度。10、电力工作井必须将井盖盖好后再回填土,并应沿井两侧均匀回填黏土手工夯

13、实。11、本工程中所有电力井井盖应采用长方形盖板,且需采用角钢做包边处理。盖板需印有明显电力类标识,以标识该处为电力管线工作井,盖板表面光洁。其顶面标高原则上与地面标高齐平。12、人行道上电力工作井的井盖采用不锈钢下沉式隐形井盖,详见电力隐形井盖大样图。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最终材质可由建设方及管线主管部门决定。13、预制盖板板端与侧壁及板缝用热沥青砂浆密实,预制盖板在井壁上部用1:2水泥砂浆坐浆20mm厚,在板端与侧壁间用1:2水泥砂浆灌封密实。3.5 沟槽及基础(1)沟槽开挖:管线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如果现场条

14、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排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2)地基处理:管线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当工作井位于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四周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cm。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可采用级配碎石,具体的换填深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3)沟槽回填:管线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回填材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采用级配碎石或C20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压实度要求。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4 危大工程注意事项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要求,本项目电力(土建)工程包含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大类,拆除工程(管网工程)。4.1注意事项(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危大工程部位进行详细踏勘,查明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相关建(构)筑物、弄清其与本次施工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