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34929364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重点词语。 2.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对蝴蝶的怜惜,激发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学习中尝试着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2、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那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家是温馨的港湾,让我们的心暖和,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 教师引入:(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花丛中、阳光下,小动物们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

3、舞。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青鸟、麻雀都回家躲避起来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词。 出示第一组词语: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压压、水淋淋。 指名读。齐读。 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3.出示第二组词语:轻盈、素洁、沾污、柔弱。 谁想读读这几个词? 这几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蝴蝶) 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读了这几个描写蝴蝶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学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

4、翻转不定、家雀儿) 5.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文章,提出问题 1.交流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下节课学习。 3.整理问题,每小组保留三个问题。 四、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理解了词语,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有所提高,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一读1、2自然段。 2.请同学们谈谈你刚才提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有强烈的对比效果:雨很大,而蝴蝶却很弱。这让作者为蝴蝶捏了一把汗,产生了着急的情绪。就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去探索蝴蝶的家。 板书设计: 蝴蝶的家 我的问题: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为什么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它们的家为什么是美丽香

5、甜的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依据问题,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蝴蝶的家。紧扣上节我们提出的问题读中解决问题。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吗?是什么心情?(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你们呢?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心体会,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1)天气是怎么难为蝴蝶的?谁来读一读。找学

6、生读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时作者心里在想什么呢?谁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 是啊!此时,天低、云黑、电闪、雷鸣、风狂、雨骤,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这真是难为蝴蝶呀?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然后再齐读。 (2)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预设: 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从“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从这看出为蝴蝶着急、担心?作者当时在想什么? 作者刚才想到了什么?(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由作者想到的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读出蝴蝶的美丽与柔弱。 是啊!这样轻盈、素洁、柔弱的蝴蝶怎么能不惹人喜爱?怎么禁得起这

7、猛烈的风雨呢? 如果再想下去,作者会想到什么?这样美丽柔弱的蝴蝶要经受这样的打击,想到这里,这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 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谁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 (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我”因为什么为蝴蝶着急了?(作者找了多次都没有找到蝴蝶,所以更着急了。)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找家时的着急心情,勾一勾、读一读。 通过对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真为蝴蝶着急了。 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作者一次次为蝴蝶找家,希望的是什么? (4)还从哪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5)让我们来读一读小女孩的

8、话。 (出示第五自然段) 小女孩是怎样看待蝴蝶有没有家这个问题的?(三个“一定”) 小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你们想一想,小女孩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心声吗?你能从小女孩的话中体会出作者哪种美好的愿望? 小结:让我们再读小女孩的话,通过小女孩的话把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三、课外拓展 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有家吗?这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会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四年级语文近反义词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9、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搜集赞美教师的名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板书课题:1、老师,您好! 2、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

10、;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初读全诗 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 (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 (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

11、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 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尚,崇敬) 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读一读

12、,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 说说意思。(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指导朗读这三句 6、过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 8、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

13、师,您好!) (1)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再读: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

14、业的崇高?按顺序从前往后找。 3.讨论归纳。(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桥)指导理解: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B.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教师的事业连接了过去和未来,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指导朗读这两句。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指导理解: A.这里:“哪个人”是指哪些人?(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所有的.每一项)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这样一改更能突出教师的辛劳 B.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如-) C.指导朗读这两句。 4.引读: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尊敬、热爱) 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每当看到-老师您好!) A.指导理解: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涌起这种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强烈) B.指导朗读这一句。 C.指导朗读第一句。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自由读.指名读,要有感情的读,找出一些优美的句子。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