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929337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中三中高2020级高二春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试卷一、本大题共25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气化万物”,强调“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从世界观角度看,下列说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从世界观角度看,张载的观点属于唯物论。:“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认为“活火”是世界的本原,二者均属于古代

2、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认为“理”是世界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对恩格斯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哲学的阶级性妨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

3、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这句话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题意。:该选项的说法把阶级性和科学性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排除。:材料没体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3.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市201路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

4、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题目中的观点有不合理性,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也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故入选。: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故不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故不选。故本题选B。4.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是陆游61岁时被罢黜家乡山阴第六年所作,面对山河破碎,中原未收,小人误国,诗人郁愤之情喷薄而出。整首诗歌以愤为诗,诗便尽是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5、( )楼船夜雪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的基础借典故追慕先贤,突破了创作规律使作品感人至深用铁马秋风描述战场画卷,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镜中衰鬓这一意象能动地反映出诗人悲怆郁愤的内心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物质决定意识,楼船夜雪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的基础,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突破规律的说法错误,排除。:铁马秋风都是与战场关联的物质,用铁马秋风描述战场画卷,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符合题意。:镜中衰鬓属于客观物质,不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错误。故本题选A。5. 在山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

6、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以上材料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双碳”工作是基于我国客观实际而必须要做的事情“双碳”工作要全面否定原有碳排放方式以实现突破“等不得”反映了破解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的迫切要求“急不得”凸显了推动“双碳”工作的曲折性和复杂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限定范围是辩证法,“双碳工作是基于我国客观实际而必须要做的事情”属于唯物论的范畴,排除。:辩证否定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面肯定,“全面否定原有碳排放方式”的认识错误,排除。:“等不得”反映了破解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的迫切要求,这符合矛盾观或联系观的要求,正确。:“急不得”凸显

7、了推动“双碳”工作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这符合发展观的要求,正确。故本题选D。6.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这是中国航天员时隔8年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在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进行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等新环节的展示,彰显了我国在太空探索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新成就。这表明( )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历史性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我国开展航天探测活动旨在全面认识太空作为最基本实践活动的科学实验随认识发展而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这表

8、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也说明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错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错误。故本题选A。7.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中国40多年改革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上,对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真理是理

9、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发展理念正是对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表明过去的发展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不再适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从而表明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而言,要求我们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说法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 著名画家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这表明艺

10、术创作( )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正确切题。:“著名画家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齐白石主张艺术“在似与不似之间”,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表明艺术创作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正确。:艺术创作更加强调意识能动作用,但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侧重于直接现实性,错误。:艺术创作是一种实践活动,而非单纯的观念活动,错

11、误。故本题选A。9. 202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立足于流域和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促进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我们( )立足于要素的有序性,实现统筹发展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要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立足于流域和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促进高质量发展。这要求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2、趋向,以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符合题意。:立足于整体,而不是立足于要素的有序性,错误。:材料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不强调要重视部分和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10. 冰与雪是冬奥会的“灵魂”,奥运赛事对用雪标准的参数要求相当严苛。从201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组建了以科研院所、冰雪高校、滑雪场和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团队,经过几年的艰辛摸索研究,终于研发出适合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雪务保障一体化解决方案。这说明( )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互交替的人们可以创造条件从而突破规律的制约A. B. C.

13、 D. 【答案】A【解析】【详解】:经过几年的艰辛摸索研究,我国终于研发出适合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雪务保障一体化解决方案。这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也说明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正确。: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而不是二者相互交替的。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错误。故本题选A。11. 2022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下列选项与“致广大而尽精微”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刘向说苑

14、)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张栻论语解序)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范晔后汉书)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致广大而尽精微” 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又要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反映了量变质变关系。:“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保住根本就能生长,而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不符合题意。:“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意思是越是深入实践,知识就能不断增长,认识就能不断精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才越有方向感,反映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意思是禁止某事于开端容易,在终结时再救治就很困难,人都是忽视细微的小事,才导致更大的过失,强调的是量变质变关系,符合题意。:“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意思是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强调的是量变质变关系,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