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929337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 山间低地B. 山谷地带C. 盆地中部D. 山前冲积扇2.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土壤【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城镇和人

2、口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有冰雪融水存在,水源充足,易形成城镇和交通线。故D正确,A、B、C错误。【2题详解】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城镇和人口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故C正确。2021年12月4日爪哇岛的塞梅鲁火山持续喷发,形成大量的火山喷出物。下图示意2020年东南亚(局部)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塞梅鲁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出物的主要扩散方向是(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4. 与加里曼丹岛相比,爪哇岛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A. 地形更平坦,耕地面积大B. 海洋影响显著,降水丰富C. 火山灰分布广,土壤肥沃D. 纬度

3、更低,热量条件更好【答案】3. B 4. C【解析】【3题详解】塞梅鲁位于赤道以南,12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北风,塞梅鲁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出物的主要扩散方向是东南,B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4题详解】爪哇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火山灰分布广,土壤肥沃,C选项正确;爪哇岛多山地,地形比较崎岖,A错误;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都很丰富,但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错误;由图可知,加里曼丹岛纬度更低,D错误。故选C。【点睛】火山喷发的直接影响是,易引发地震,从而导致海啸。火山喷发后产生的火山碎屑流,是一种夹杂着岩石碎屑的,高密度、高温、高

4、速的气流,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致命性,它能击碎和烧毁在它流经路径上的任何生命;而火山灰会对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产生一定影响,这种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另外,火山灰可能会污染当地的水源或农作物。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分别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 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 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 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 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6. 在下列各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中能源居首位的国家是( )A. 瑞士B. 法国C. 中国D. 英国【答案】5. B 6. D【解析】【5题详解】世

5、界能源消费中,以传统煤、石油、天然气消费为主。且天然气比重较小,煤的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因此表示石油,表示天然气,表示煤,则表示水电和核电。故选B。【6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表示石油,英国石油资源丰富,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所示能源居首位,D正确。瑞士能源消费以水能为主,法国以核电为主,中国以煤炭消费为主,ABC错误。故选D。【点睛】原油与煤炭、天然气是全球最主要的三大能源。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全球近4年来能源消费的平均占比为:原油34%、煤炭30%、天然气24%、水电7%以及核电6%。但全球主要能源产销国的能源消费占比却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各国能源储备及消费结构不同造成了三大能源消

6、费的差异。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7. 图中、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 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B. 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C. 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D. 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8. 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 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C. 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 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答案】7. D 8. B【解析】【分析】考查世界人口和国家。【7题详解】根据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密度大小可知,人口分布稀疏,人口密度最稀疏,主要分布于东部沿

7、海,可以判断出为澳大利亚,则为美国;人口稠密,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北部,故为印度,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部,故为德国。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为澳大利亚,其中部、西部为沙漠,人口稀少,A错误;国为德国,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德国工业主要位于中西部,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B正确;为美国,国西部多山区,人口稀少,C错误;为印度,国中部德干高原,气候较干旱,人口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B。读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及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 热带平原地区B. 温带沿海地区C. 寒带内陆地区D. 高山高

8、原地区10. 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 南极半岛B. 湄公河三角洲C. 亚马孙平原D. 撒哈拉沙漠【答案】9. B 10. B【解析】【9题详解】读右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的区域主要是20N到60N的范围,主要位于温带,A、C错;读左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于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地区,D错,B对。故选B。【10题详解】南极半岛高纬高寒,几乎没有人类分布,A错;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热带雨林广布,不适合人类生存,C错;撒哈拉沙漠降水稀少,极其干旱,不适合人类生存,D错;湄公河三角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土地平坦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人口稠密,B对。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分布因

9、素:1自然因素:(1)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3)水源: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河流、湖泊沿岸人口较为密集。2人文因素:(1)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该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比国家014岁人口比重( )A. 约高6%B. 约低6%C. 约高1%D. 约低1%12. 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10、B. C. D. 【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可直接读出国01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约为20%,国01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约为26%,国014岁人口比重比国约高6%,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老龄化最严重即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最大。由图可知,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约占10%,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约占10%,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约占20%,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约占5%,因此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只表示一种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据此图读出的数据只

11、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不是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完成下面小题。13.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 8000B. 10000C. 6000D. 450014.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 四川水力资源B. 山东气候资源C. 黑龙江矿产资源D. 内蒙古水资源【答案】13. D 14. D【解析】【13题详解】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此地所能供养的人口

12、数量取决于四类要素中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少的一个,4500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由“木桶效应”可知,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供养人数最少的那类资源,四川的水力资源丰富,不是短板,交通是其发展障碍,A错误;山东临海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气候不是短板,B错误;黑龙江的石油等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不是短板,C错误;内蒙古水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数量最少,相当于短板,D正确;故选D。【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

13、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16. “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

14、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答案】15. D 16. D【解析】【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导致“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D正确;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土地大面积的撂荒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城市产业未饱和,经济效益仍增长,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城归”现象是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

15、动、返乡创业”,故“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正确;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属于经济、环境效益,A错误;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B错误;完善基础设施不是最先带来的,是乡村发展起来后当地可能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C错误。故选D。【点睛】城归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然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二、综合题:本题共3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面积(平方千米)9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