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929332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统测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8小题为单选题,9-10小题为多选题,其中多选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 虹贯江城,畅行芜湖。芜湖单轨的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芜湖自此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城市交通“大动脉”的进一步激活,不仅让大家见证了“芜湖起飞”的速度,更是启幕着一座城的崛起!如图为芜湖轨道交通一号线的站点信息,线路全长为,单程用时约1小时,单轨列车运行的最大设计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要研究单轨列车通过芜湖中江桥的时间,可将列车视为质点B. “芜湖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长30.46k

2、m,“30.46km”指的是位移C. 芜湖1号线单轨列车驶完单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30.46km/hD. 首班车6:30从保顺路站发车,这里的“6:30”是指时刻【答案】D【解析】【详解】A如果要研究单轨列车通过芜湖中江桥的时间,列车长度与桥的长度相差不多,不能忽略,则不可将列车视为质点,故A错误;B“芜湖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长30.46km,“30.46km”指的是路程,故B错误;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不知芜湖1号线单轨列车驶完单向的位移,则无法求芜湖1号线单轨列车驶完单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故C错误;D首班车6:30从保顺路站发车,这里的“6:30”是指时刻,故D正确。故选

3、D。2. 古今中外,一代代科学家们在探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关于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此式说明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B. 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看成极短时间的一小段一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然后逐段求和得出位移是采用了微元法的思想C. 手压桌面,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应用了微元法的思想D. 在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类比法【答案】B【解析】【详解】A加速度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但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故A错误;B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看成极短时间的一小段一小段匀速直线

4、运动,然后逐段求和得出位移是采用了微元法的思想,故B正确;C手压桌面,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应用了将微小形变放大的方法,故C错误;D在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故选B。3.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就像是全世界球迷们的狂欢节,尤其是无数青少年为此着迷不已。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止在场地上的足球(图甲)受到的弹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B. 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足球(图乙)一定受到3个力的作用C. 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图丙)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 运动员灵活运球盘带过程中(图丁),脚部对足球

5、作用力可能大于足球对脚部作用力【答案】C【解析】【详解】A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大地,受力物体是足球,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足球,每个力都是相互独立的,我们不能说弹力就是重力,只能说此时弹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图乙)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受4个力,例如脚踩在足球侧面,则受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平衡,故B错误;C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图丙)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因为球网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才会对足球产生一个弹力,故C正确;D运动员灵活运球盘带过程中(图丁),脚部对足球作用力与足球对脚部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一定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4. 1638年,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著作的出版,奠定了伽利略作为近代力学创始人的地位。书中讨论了自由落体运动和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问题,某兴趣小组结合伽利略的设计思路,做出如下设计:为了测量时间,把一只盛水的大容器置于高处,在容器底部连接一根管子,水可以匀速流出,当滑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时,同时用量筒收集由细管流出的水,然后用量筒测出滑块运动时间内对应水的体积。若将滑块由静止开始滚下的距离记为,对应时间内收集的水的体积记为;不断改变小球下滑的距离,测出对应水的体积,重复实验。根据以上信息可研究判断出,与的比例关系为()A. B. C. D. 【答案】C

7、【解析】【详解】滑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可知滑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即与成正比;由于水是匀速稳定的流出,可知收集的水的体积与成正比,则有故选C。5. 传说黄帝“设五量”,“少吴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粤”。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现在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国际单位制(SI)是标准度量衡的单位系统。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单位不属于力学基本单位的是()A. 牛顿B. 千克C. 米D. 秒【答案】A【解析】【详解】国际单位制

8、中,力学基本单位的是千克、米、秒。本题选不属于的,故选A。6. 如图所示,4个质量均为m的光滑匀质小球,放在倾角均为的固定斜面体上,斜面体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为挡板且小球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球对斜面的压力最小,丙图中球对挡板MN的压力最大B. 乙图中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C. 丁图中,若将挡板MN以N点为支点在竖直面内逆时针缓慢转动至水平,则挡板MN对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斜面对球的作用力不断减小D. 由于挡板MN与斜面所成角度不同,则四种情况下小球所受的合力也不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CD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球所受合力均为零,挡板MN和斜面对球的弹力的合力与

9、球的重力平衡,将甲乙丙丁四个图视为挡板MN从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当MN水平时,MN对球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零,即此时球对斜面的压力最小,随着MN顺时针转动,MN对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一直增大,当转至丁图位置时,MN对球的弹力最大,则球对MN的压力最大。AD错误,C正确;B对乙图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 B错误。故选C。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分别与一轻弹簧和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弹簧水平且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小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且恰对地面无压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在剪断轻绳的瞬间,下

10、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B.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C.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D.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答案】C【解析】【详解】小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且恰对地面无压力。以小球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解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在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保持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故选C。8.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晚,在万众瞩目之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已知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10 km时,引导全开启;然后打开减速伞,已知在减速来的作用下使其缓缓减速,在约20 s时间内返回舱的速度从200 m/s减至60 m/s。接着减速伞与返回

11、舱分离,主伞瞬间张开,当下落速度减至约10 m/s时,返回舱距地面高度为1 m,接着舱下4台缓冲发动机同时点火,给返回舱竖直向上的反冲力,使返回舱的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减至约2 m/s,此过程伞绳的拉力不计。将上述各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接近地面时返回舱受到的空气阻力及主伞与伞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以上材料可分析得出()A. 减速伞工作期间,返回舱处于失重状态;缓冲发动机工作期间,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B. 减速伞工作期间,返回舱的下降的高度约为1300 mC. 缓冲发动机工作的时间约为sD. 每台缓冲发动机的平均反冲推力约为返回舱重力的1.45倍【

12、答案】D【解析】【详解】A减速伞工作期间,返回舱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缓冲发动机工作期间,返回舱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减速伞工作期间,返回舱的平均速度为下降的高度约为故B错误;C缓冲发动机工作期间,有又解得故C错误;D对返回舱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又联立,可得故D正确。故选D。9. 质量为1 kg物体,静置于固定的圆盘上,圆盘表面水平光滑。现对物体同时施加三个均与圆盘表面平行,且互成角度(夹角不确定)的拉力作用,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1=7 N、F2=6 N、F3=10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的最小值可以为0B. 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可能

13、为43 N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20 m/s2D. 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等于10 N【答案】ACD【解析】【详解】A因7N和6N的合力最大值为13N,最小值为1N,10N在其合力范围内,可知物体所受合力的最小值可以为0,选项A正确;B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7N+6N+10N=23N,则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为43 N,选项B错误;C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可能为20N,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选项C正确;D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三力平衡,则F1 、F2两个力的合力与F3等大反向,即一定等于10 N,选项D正确。故选ACD。10. 一物块以v0=8 m/s的初

14、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已知传送带AB足够长,与水平面的大角为=37,并以大小为v=2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若物块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且可将物块视为质点,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刚滑上传送带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 物块向上运动与皮带A端的最大高度差为4 mC. 从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到物块再次滑回A端共用时3.6 sD. 从物块滑上传送带,到再次滑回A端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总路程为8 m【答案】AC【解析】【详解】A对刚滑上传送带物块受力分析可知解得A正确;BC物块

15、速度从减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所用时间为位移大小为接下来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根据对物块的受力分析可知解得故物块速度由减至零的时间为位移大小为故物块向上运动与皮带A端的最大高度差为物块下滑的时间从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到物块再次滑回A端共用时B错误,C正确;D从物块滑上传送带到与传送带共速,两者的相对位移为物块速度由减到零两者的相对位移为物块向下运动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故从物块滑上传送带,到再次滑回A端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总路程为D错误。故选A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11. A、B两辆车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02s内A车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和B车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这2 s内A车的位移_B车的位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等于【解析】【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