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929327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统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这种美景主要源于A. 丁达尔效应B. 分子的扩散C. 空气的对流D. 荷叶上露珠的反光【答案】A【解析】【详解】森林中空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形成气溶胶,当有光照射时,从树叶中间透过光束就会在胶体中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现象为丁达尔效应。故选A。2. 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

2、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B. Na+的结构示意图:C. 13N和14N互为同位素D. NaNO2 = Na+N3+2O2-【答案】C【解析】【详解】A质子数35,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表示为,故A错误;BNa+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Na+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13N和14N为同一种元素,且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二者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DNaNO2电离生成Na+和NO,NaNO2 = Na+NO,故D错误;故选C。3.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NaCl晶体 硫酸铜B. 铝 二氧化硫C. 液态的氯化氢 硫酸溶液D. 熔融的 蔗糖【答

3、案】D【解析】【详解】ANaCl晶体属于电解质,硫酸铜属于电解质,A错误;B铝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错误;C液态的氯化氢是电解质,硫酸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D熔融的KNO3是电解质,蔗糖是非电解质,D正确;故答案选D。4. 某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铝,则在其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Na+、SO、Cl-B. K+、CO、NOC. Mg2+、SO、Br-D. NH、NO、AlO【答案】A【解析】【分析】某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铝,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三种离子在酸性、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BCO在酸

4、性溶液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Mg2+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镁,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NH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氨气,AlO在酸性溶液中生成铝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5. 下列溶液中的c()与50mL1 molL1Al2(SO4)3溶液中的c()相等的是A. 150mL1 molL1Na2SO4溶液B. 75mL2 molL1 (NH4)2SO4溶液C. 150mL3 molL1K2SO4溶液D. 200mL1.5 molL1FeSO4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50mL1 molL1Al2(SO4)3溶液中的c()是3 molL1。【详解

5、】A150mL1 molL1Na2SO4溶液中的c()是1 molL1,故A不符合题意;B75mL2 molL1 (NH4)2SO4溶液中的c()是2 molL1,故B不符合题意;C150mL3 molL1K2SO4溶液中的c()是3 molL1,故C符合题意;D200mL1.5 molL1FeSO4溶液中的c()是1.5 molL1,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6. 若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所含质子数为B. 等物质的量的和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C. 常温下,铝与足量的溶液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D. 溶液中所含钠离子数为【答案】C【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

6、水为非气体,不能用22.4L/mol进行计算,A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和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但不一定为2NA,只有当物质的量为1mol时,氧原子数才为2NA ,B错误;C常温下,铝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化合价由0变为+3,升高三价,每有1 mol Al参与反应,Al失去3mol电子,2.7 g Al为0.1mol,转移电子数数为0.3NA ,C正确;D未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钠离子的数目,D错误;故选C。7.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原子半径:NaAlB. 热稳定性:NH3PH3C. 酸性:HClH2CO3D. 还原性:I-Br-【答案】C【解析】【详解】

7、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NaA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错误;B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为NP,则热稳定性:NH3P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错误;C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ClH2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正确;D非金属性BrI,则形成阴离子还原性 I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错误;故选C选项。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操作目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观察Fe(OH)2的生成干燥Cl2除去Cl2中的少量HCl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 橡胶管能平衡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压强

8、,分液漏斗与烧瓶内的气压不受气密性好坏的影响,打开活塞,液体总能流下,不能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不选;B 植物油形成液封,隔绝空气,防止Fe(OH)2氧化,能观察Fe(OH)2的生成,故B选;C 气体流经的导管应长进短出,故C不选;D 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应通入饱和食盐水,故D不选;故选B。9. 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 ,B. NaBr,C. NaCl,D. ,KI【答案】B【解析】【分析】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的静电作用,一般含有活泼金属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H2S只含共价键,Na2S

9、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A不符合题意;BNaBr只含离子键,CaF2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相同,B符合题意;CNaCl只含离子键,CO2只含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C不符合题意;DSO2只含共价键,KCl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气体:B. 醋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 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D. 与稀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气体:,A错误;B醋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错误;C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C正确;D与稀盐酸反应:,D错误; 故选C。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

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 为探究某食品包装袋内一小包脱氧剂中的还原铁粉是否变质,分别取少量样品溶于盐酸,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 若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变质B. 若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铁粉未变质C. 若依次滴加氯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全部变质D. 若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铁粉部分变质【答案】A【解析】【分析】Fe粉变质生成Fe2+或Fe3+,还原铁粉溶于稀盐酸时,溶液中含有Fe2+或Fe3+或二者都有,实验室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2+,用KSCN溶液检验Fe3+

11、,Fe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含有Fe3+,则说明铁粉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故A正确;B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溶液中无Fe3+,但还原铁粉有可能被氧化为Fe2+,故B错误;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Fe2+氧化为Fe3+,Fe2+来源可能是铁与盐酸反应,故不能确定是部分氧化还是全部氧化还是没有被氧化,故C错误;D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不含Fe3+,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2+,此现象说明铁粉部分变质或未变质,故D错误;故选A。12.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2、. 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Mg2、Cu2、SO42、NO2B.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SCN、I、K、BrC. 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HCO3D.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Fe3、NH4、Cl、NO3【答案】D【解析】【详解】A. 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碱溶液;若为碱性溶液,Mg2、Cu2均可与OH-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A项错误;B. Fe3可以和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共存,且Fe3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B项错误;C. 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存在H2CO3,可以与ClO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ClO,不能共存,C

13、项错误;D.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与Fe3、NH4、Cl、NO3均可以大量共存,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S2、Fe2、I、SO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反应

14、(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络合反应型4种)。13. 在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WgFe3+,取出其中的溶液,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Fe2(SO4)3溶液中可建立如下关系式:2Fe3+3,n(Fe3+)=mol,则c()=,从溶液中取出其中的溶液,溶液的浓度不变,则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故选A。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该离子方程式可表示氯化铜和单质铁的反应,也可表示硝酸铜与单质铁的反应,A错误;B该离子反应只能表示氯气与水的反应,B正确;C该离子方程式可表示盐酸或硝酸与碳酸钙的反应,C错误;D该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强酸和强碱中和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B。15. 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中KCl和都是还原产物B. 产生时,反应中转移C. 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1D. 第二步用和KOH反应生成和反应无电子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物中氯的化合价为+5价,产物中KCl和Cl2化合价分别为-1和0,化合价均降低,为还原产物,A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