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4928645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解读课件曹刿论战(内附朗读音频) (含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九年级下-曹刿论战曹刿论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主讲人:主讲人:2 20 02 23 3语语文文部部编编版版同同步步课课件件农熙月出品课程导入初识课程导入初识结 合 相 关 背 景 更 好 理 解 文 章内 容内容整体梳理内容整体梳理梳 理 文 章 大 意 把 握 文 章 层 次 体会 写 作 思 路重点难点理解重点难点理解重 点 难 点 突 破 深 入 理 解 主 旨情 感考点延伸运用考点延伸运用考 点 延 伸 思 考 举 一 反 三 运 用目录目录01020304D I R E C T O R Y课程导入初识课程导入初识结 合 相 关 背

2、 景 更 好 理 解 文 章 内 容01课程导入课程导入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曹刿论战。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鲁长勺之战齐鲁长勺之战。这次战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文言词语,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重点)2、通过探究对话描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把握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重点、难点)3、体会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学习曹刿机智沉着、敢于以弱胜强的精神。(难点)学习重点注意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左丘明,华夏人,丘穆公吕印

3、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常识积累常识积累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

4、纪传三体。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干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内容整体梳理内容整体梳理梳 理 文 章 大 意 把 握 文 章 层 次 体 会 写 作 思 路02朗读全文朗读全文间(jin)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

5、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6、饱含情感。帛(b)靡(m)刿(u)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参与参与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吃肉的人,指当权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农熙月出品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鄙陋,目光短浅鄙陋,目光短浅疏通文意疏通文意有有“养养”的意思的意思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

7、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问:“何以战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遍及,普遍遍及,普遍古代祭祀用的祭品古代祭祀用的祭品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虚报夸大虚报夸大按照按照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疏通文意疏通文意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

8、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使人信服使人信服赐福,保佑赐福,保佑(诉讼)案件(诉讼)案件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诚心诚心种类种类随行,跟从随行,跟从省略句省略句疏通文意疏通文意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驱

9、车追赶驱车追赶疏通文意疏通文意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车轮碾出的痕迹已经已经于是于是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判断句判断句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

10、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倒下倒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推测推测层次梳理层次梳理第一段:写鲁国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战前的准备。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

11、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第二段:叙长勺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决策为主。第三段:写曹刿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因。重点难点理解重点难点理解重 点 难 点 突 破 深 入 理 解 主 旨 情 感03内容鉴赏内容鉴赏主要

12、人物:曹刿(次要人物:鲁庄公)主要矛盾:齐师伐我主要背景:国力弱小,肉食者鄙根据小说三要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主要矛盾是什么?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十年春,齐师伐我。内容鉴赏内容鉴赏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曹刿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曹刿的身是什么?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

13、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人?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内容鉴赏内容鉴赏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即孟子所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问:“何以战?”

14、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内容鉴赏内容鉴赏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第二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

15、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内容鉴赏内容鉴赏“故”是原因的意思,战争取胜还不知获胜的原因,由此可见,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国君,照应了上文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句子。“故”是什么意思?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鲁庄公什么形象?照应了上文的哪个句子?冲锋要待“彼竭我盈”之时,曹刿是要鲁军“以逸待劳”;追击要选择“辙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知彼”。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两个成语来

16、概括?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人物分析人物分析曹刿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的时机进行攻击。“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二是解释他为什么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击,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争胜利。阅读第三段,分析曹刿是如何回答鲁庄公的询问的: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远谋”。从曹刿请见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爱国热情;从曹刿问战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政治远见;从曹刿参战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过人的谋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曹刿的人物形象:人物分析人物分析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政治上无能治上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