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4928634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8 说明文阅读(教师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2022江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为何需要运动锻炼人,生物学上称为“智人”,与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相似度超过97%。既然基因相似,那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为何如此不同?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刊登的一篇文章,从进化角度阐述了我们的祖先进化为人类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经常运动。可以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就已经患上了“运动依赖症”。大约600万-7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就与黑猩猩、倭黑猩猩【走上了不同的路。】原始人以捕猎、采集为生,但当时食物经常短缺,不想被饿死,就得长途跋涉。直立站姿和大跨步的步态能在消耗更少能量的情况下,覆盖更大的活动范围

2、,这迫使原始人必须一直运动才能维持生存。随后出现的狩猎行为进一步提高了原始人的活动水准,人类基因悄然继承了这些机制。当一个行为成为常态时,生理特征就会发生改变,原始人类适应甚至依赖于狩猎采集这些行为,所以新陈代谢也进化出了适应大量运动的机制。人类的最大持续功率输出值至少是黑猩猩的4倍,这个优势很大程度上源于原始人腿部肌肉的变化。原始人的腿部肌肉,不仅比猿类的多了50%,抗疲劳肌纤维的比例也更大。人类体内还有更多红细胞,可为工作中的肌肉源源不断补充氧气。人类演化出的高效新陈代谢系统也为身体不断增加的运动量提供足够能量。这是这种特性及其他更加耗能的特征,如更大的大脑,是原始人与其他猿类在演化的道路

3、上分道扬镳。当下,缺乏运动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美国新大学调查显示,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居民日均步行4961步,而原始人每天平均步行1.2万18万步。2018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柳叶刀杂志上发布了一项关于全球日常运动量的报告。所有成年人中,运动量不足的人的比例高达27.5%。相比2010年的调查,数据又升高了7.5%。高收入国家的问题尤其严重,运动不足的人的平均比例达到37%。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运动不足是造成成年人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长期缺乏运动,会增加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1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全球日

4、常运动量的报告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B2018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成年人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超过了1/4。C2018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运动不足的成年人比2010年的数据提高了7.5%。D2018年的调查报告显示,高收入国家运动不足的人的比例在37%左右。2联系全文,简要回答“人需要运动锻炼”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答案】1D2原因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患上了运动依赖症;目的是为了减少(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解析】1D.根据第段“高收入国家的问题尤其严重,运动不足的人的平均比例达到37%”可知“2018年的调查报告显示,高收入国家运动不足的人的比例在37%左右”的说法不正确;故选D

5、。2根据第段“可以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就已经患上了运动依赖症”可以概括出原因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患上了运动依赖症;根据第段“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运动不足是造成成年人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长期缺乏运动,会增加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可以概括出目的是为了减少(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2022江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走进福寿沟博物馆,领略古人治水智慧王丹朱磊福寿沟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地下排水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它采用独特的展厅布局和多媒体呈现方式,生动全面地展示了赣州福寿

6、沟的修建背景、系统构造、运行原理等,让观众感受赣州先民的智慧与工匠精神,见证古代水利史上的奇迹。福寿沟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因其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而得名,它是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活文物”,被誉为千年不朽的“城市良心”。福寿沟博物馆地下一层保存着一段已挖掘的福寿双沟遗址,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技术和诸多艺术装置,让观众了解福寿沟的构造和原理。步入地下一层展厅,首先被一排拱形光门吸引。“福寿沟的纵剖面就是这样的拱形,高1米到2米左右。”曾鑫告诉记者,砖拱结构能增强沟墙的受力,使用寿命比较长。走进一段拱形隧道,仿佛进入福寿沟内部参观。沟内部分砖石上刻有“福”“寿”字样。这样的铭文

7、砖在考古挖掘中确有发现,福寿沟的命名也与此有关。从隧道出来,只见展厅墙壁上挂着形似铜钱、大如井盖的装置,这就是福寿篦子,类似于现代的滤水井盖。福寿沟经过之处,路面上或民宅中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铜钱状的排水孔,将水排入沟中。福寿篦子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铜钱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吉祥文化。一个按照11比例打造的悬空沉井引起观众注意。福寿沟穿沉井而过,沉井比沟体深30厘米左右,过水时可让水中的泥沙、石块、树枝、垃圾等沉积下来。悬空沉井下方的透明展柜内放置着狮子扒等清淤工具。运用这些工具,打开井盖就能清理沟里的沉积物,不必深入沟体内部,极为方便。下一个展厅展示了福寿沟的核心装置水窗。水窗是一项极具智慧的设

8、计,原理却很简单: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下水道的水力就将水窗冲开,水排入江中。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在水压作用下水窗自动紧闭,以防江水倒灌。水窗装置对面有一段约60米长的双排沟,这便是福寿沟的一部分。据悉,博物馆最初选址不在此处,考古发掘这段福寿沟后,便将馆址改到这里,将真实的福寿沟嵌入博物馆内。“没想到福寿沟博物馆这么好玩!”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体验各种多媒体和互动设备,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久久不愿离去。“福寿沟能看什么?毕竟这是深埋于地下、无法亲身深入参观的设施遗址。”鉴于馆藏文物的特殊性,博物馆策展团队引入了360度环幕影院、3D投影、手势交互系统等科技手段,为观众

9、带来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在博物馆一层的环幕影院,水墨画风格的动画短片讲述了赣州历史上的治水故事。地下一层展厅里,大型艺术城楼3D投影秀正在上演。火红的铁水从湧金门城墙上浇灌而下,再现了北宋时期浇筑城墙的场景。福寿沟内水流奔涌,过度龙桥至城墙上的水窗,再排入河中,排水的过程和原理一目了然。孩子们最喜爱的是赣州八景展示区。站在投影地图上,踩到一处景点,旁边的电子屏便会显示景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水塘沙盘前也有互动装置,点击屏幕上的某处水塘,沙盘上相应区域就会亮灯,闪烁的蓝色光斑显示过去和现在水塘面积和位置的不同。观众还可以体验模拟无人机探索之旅,通过手势控制无人机在福寿沟内的飞行方向和速度,飞行过程

10、中可以停下来,仔细考察沟内的铭文砖。除了全面展现福寿沟的历史、文化、科学内涵,博物馆内还有古今中外一些较为先进的排水设施的介绍,如北京故宫排水系统、东京排水系统、巴黎排水系统等,同时还向观众展示了现代赣州海绵城市建设情况。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介绍了“精巧的排水系统”和“有趣的交互体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B选文前半部分采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先介绍说明地下一层展厅的主要内容,再介绍下一个展厅的核心装置水窗。C地下展厅的主要内容包括拱形光门、拱形隧道、墙壁上挂着的福寿篦子、悬空沉井等。D引发家长和孩子们参观的主要互动体验有投影地图以及水塘沙盘。4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

11、介绍说明福寿篦子?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答案】3D4从功能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介绍说明。福寿篦子具有滤水功能;福寿篦子的铜钱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吉祥文化。【解析】3D根据第十二段中的“孩子们最喜爱的是赣州八景展示区”“水塘沙盘前也有互动装置”“观众还可以体验模拟无人机探索之旅”可知,引发家长和孩子们参观的主要互动体验除了投影地图和水塘沙盘以外,还有无人机探索之旅。故选D。4考查对重点语段的理解。第五段介绍了福寿篦子。“福寿沟经过之处,路面上或民宅中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铜钱状的排水孔,将水排入沟中”介绍的是福寿篦子的功能性滤水功能。“铜钱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吉祥文化”介绍的是其艺术性。故本段是从

12、功能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来介绍福寿篦子。“福寿篦子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2022湖北襄阳模拟预测)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蜉蝣自古以来,蜉蝣这美丽而又独特的昆虫一直是人们咏怀的对象。最早吟咏蜉蝣的莫过于诗经曹风蜉蝣中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为何人们会钟情于这一不起眼的小昆虫呢?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也是现存最古老的飞行昆虫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蜉蝣的种类,目前世界已知的有3000余种。蜉蝣体形细长,体壁柔软。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口器咀嚼式。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明显小于前翅。足细弱,仅用于攀附。腹部末端两侧着生1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

13、有1根长的中尾丝。蜉蝣一生需要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阶段。每只雌蜉蝣基本上能产两三千粒卵。卵在水里经过714天就会孵化成稚虫。稚虫生活在温度适中、不断流动的活水中,它们附着在水中的物体上,靠吃水里的植物或其它生物的碎屑以及藻类慢慢长大。如果在清澈见底的小溪边随意翻开一块石头,就会发现几只蜉蝣的稚虫瞪着圆圆的可爱的复眼,静静地吸附在石头上,养精蓄锐,等待飞出水面的那一瞬。稚虫在水里一般要待上13年的时间,经过1050次不等的蜕皮才能离开水面。每蜕一次皮,它们都会长大一些,等到了末龄稚虫期,它们便顺着水草爬出水面,爬到水边的植物或石块上,然后蜕去稚虫期的最后一次皮,伸出美丽的翅,进入亚成虫

14、期。亚成虫期的蜉蝣与成虫已经很相似了,已具有与成虫几乎一样的翅膀,但翅不透明,体色暗淡,复眼未发育完全,口器还没有完全退化,前足、尾须等附肢和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一时期时间非常短,短暂的停歇后便再次蜕皮,变成翅膀透明、发育完全成熟的成虫。这最后两次蜕皮的间隔有的仅几分钟,有的则数小时,因蜉蝣种类不同而各异。成虫只有几个小时到几天的寿命,最长的也超不过10天。刚刚蜕皮的成虫必须在翩翩起舞的同时立即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此时的蜉蝣,已经完全没有口器,它们不饮不食,身体轻盈,腹部的尾丝在空中随风飘动,尽展着优雅风采。它们在空中交配之后,同时向水面跌落,雄成虫因筋疲力尽很快死去

15、,雌成虫将卵产在水中后,也在水面静静地死去。蜉蝣的生命就是从雌成虫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产在水里的卵开始的。5第段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6根据文中信息和以下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古人观察到身姿曼妙的蜉蝣在空中不断飞舞,顷刻间又坠落而死,认为蜉蝣是朝生暮死的短命昆虫。你认为古人的看法对吗?为什么?【链接材料】一般昆虫的一生是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昆虫的寿命更短暂,一年能完成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比如,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果蝇,一代只需要10 天的时间。7下列对蜉蝣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卵孵化成稚虫的时间不会超过10天。B稚虫期最后一次蜕皮在水下水草里进行。C亚成虫期体内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D成虫期口器虽未完全退化但已不能饮食。【答案】5不能删除。“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句子的原意是亚成虫期的蜉蝣已具有接近于成虫期的翅膀,但是与成虫期的翅膀还是有区别的,这时期的翅膀是不透明的。如果删除了“几乎”,就改变了原意,与事实不符。用“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不对。古人只是凭着原始的观察来认识昆虫,在空中飞舞的蜉蝣只是蜉蝣的成虫阶段;而其稚虫阶段在水中生活时间是很长的,是13年;蜉蝣的生命不止一天,用“朝生暮死”来形容并不恰当;一般昆虫的一生是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