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4928634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练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教师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01 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1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多个文化带同时并存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所以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B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指向最后国家的形成,故A不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地理的复杂与分层,故C排除;这些文化带并未直接体现从黄河流域向周边的扩展,也不是先后

2、的递进演进关系,故D不正确。2据司马迁史记载,在追溯本族来源时夏、商、周总是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是中华一家。这主要反映()A三代就是黄帝族的后裔B正统观念初步形成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宗族观念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中夏、商、周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结合所学知识,这符合华夏谱系论的内容,华夏谱系论以黄帝为始祖,被帝王乃至一般士人所认可和强化,借以提升自己的统治力和权威,客观上反映了他们对华夏文明的认同,这反映出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C项正确;三代是否是黄帝族的后裔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追溯本族来源时夏、商、周总是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

3、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在不断加强,而不是正统观念的形成,B项错误;材料提到夏、商、周在追溯本族来源时强调与黄帝族联系起来,说明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而不是宗族观念的形成,宗族观念强调的是同出一脉的组织,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3“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对天命观持排斥态度 B对天的认识理性化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德治思想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据材料“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可知,周统治者具有“惟德是

4、辅”“敬天爱民”的德治思想,D符合题意;A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德治思想而非对天的理性认识,B错误;材料未涉及天子权力,C错误。42003年,山东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出土了一片完整的刻有25个文字的商代甲骨,这是首次在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甲骨卜辞,距今三千二百多年。这说明当时()A甲骨文在较大范围内使用B商朝的都城一度频繁更换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D中国的疆域已经空前辽阔【答案】A【解析】殷墟之外发现商代甲骨卜辞说明商代甲骨文的使用已经超出了殷墟的范围,故选A项;B、C两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明确体现,排除;殷商时期还没有中国的概念,山东地区发现的甲骨文也不能说明当时疆域辽阔,排除D

5、项。5据史料记载,商王武丁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为相进行改革,把祭祀权集中于商王,派遣妇好多次征伐周边一些方国、部族,从而确保商的优势地位。史称“武丁中兴”。这说明当时( )A王权有较高支配力 B官僚政治初步建立C社会观念多元开放 D方国联盟名存实亡【答案】A【解析】根据“把祭祀权集中于商王,派遣妇好多次征伐周边一些方国、部族,从而确保商的优势地位”可以看出,当时王权的影响力大,有较高的支配权,故A项正确;B项是秦朝时期,排除;C、D两项与主旨无关,排除。6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据

6、此可知,分封制( )A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B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C确保西周统治长治久安D与宗法制度相辅相成【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西周对先代贵族进行分封,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7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予以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A思想主张趋于统一 B富于社会批判精神C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D体现统治者的需求【答案】B【解析】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墨子的“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

7、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抨击都是批判统治者的暴政,这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富于社会批判精神,故B正确;“思想主张趋于统一”“民本思想成为主流”不符合史实,故A、C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统治者的需求,故D错误。8雷海宗在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中指出,春秋之际只有“士”才能当兵,兵都是贵族,而农工商不能当兵,至战国则全民皆兵。这一变化反映了()A四民阶层的形成 B百家争鸣的效果C学在官府的打破 D政治结构的转型【答案】D【解析】从兵是贵族到全民皆兵,说明当兵的限制条件降低,反映了社会政治结构的转型,故选D;这一变化和四民阶层的形成无关,不是百家争鸣带来的结果,排除

8、A、B;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是私学的出现和兴起,排除C。9据史料记载,当时周天子尸位素餐,列国各行其是,“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于是百家诸说容易在列国诸侯中找到热心的拥护者和实践者,正如荀子所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由此可知,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是()A士阶层社会地位逐渐凸显B文化下移引发官学衰微C政治多元化下的现实需要D学在民间已成蔚然风气【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异政,百家学说能在各诸侯国找到拥护者,说明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多元化背景下的现实需要,C正确;A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官学衰微引发文化下移,排除B;通过题干无法判断

9、民间学术发展情况,排除D。10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之于众。这反映出统治者()A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B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C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D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但到春秋后期,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之于众”可知,法律由不成文到成文,适应了春秋战国社会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的需要,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A说法与材料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法律由不成文到成文,没有涉及“寻

10、找权力合法的依据”,C错误;早在古代就有刑法,只是未成文,D错误。11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侯。商灭夏后,夏商二族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这反映了()A夏商周三族轮流执掌国家政权B长期战乱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C列国纷争引发华夏认同的观念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夏商周三族长期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华夏族,而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源头,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D;夏商周之间是取代关系,并不是轮流执掌国家政权,排除A;是长期的融合而非长期的战乱促成了统一多民

11、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列国纷争引发华夏观念认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12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霸主阖闾的传记中,记载名剑干将、莫邪铸造时,经过采铁、鼓橐、装炭、濡化等程序的史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A项错误;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

12、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3由表格内容可知()人物出处言论孔子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墨子墨子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商鞅商君书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荀子荀子食者,国之宝也A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B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C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D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答案】B【解析】根据“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食者国之宝也”“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可知,孔子、墨子、商鞅都认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孔子的粮食安全思想关注人的安全,墨子、商鞅的粮食安全思想侧重国家安全,故选B;A不符合史实,排除;商鞅的言

13、论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排除D。14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中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这说明私人从事商业已经出现,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B选项正确;宗法制逐渐趋向瓦解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A选项错误;新兴地主阶级的

14、发展壮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选项错误;题干中商人与诸侯的交往没有涉及思想文化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15战国时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武子为军师”。秦人以范雎、蔡泽为相,主谋议;用白起、王翦为将,主征伐。战国晚期各国将、相分途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反映了战国时期()A各国官制差异逐渐消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政权架构日趋专业系统 D战争使武官的地位提升【答案】C【解析】材料“战国晚期各国将、相分途的趋势愈加明显”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架构日趋专业系统,这主要是兼并战争的需要,C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1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

15、不过数十万平方千米,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相比较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原生文明,中华文明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即在中华文明范围内出现了多个文明中心,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故选A;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和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在中华文明形成之初都还没有出现,排除B、C、D。2史记载:黄帝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但据(周)甲骨文记载:至“周用封建制以镇压四国”,却“始终未曾没收蛮貊土地人民统一寰宇之内”。上述差异可用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