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5篇)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78KB
约8页
文档ID:349278793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5篇)_第1页
1/8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合集5篇)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 第1篇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 第2篇 邹忌讽齐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满;虽:即使) 二、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三、多义词 1、朝:皆朝于齐(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3、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 4、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良,善事)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王曰:善(可以) 5、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夹杂) 四、词类活用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作状,当面) 2、朝服衣冠(朝:名作状,在早上;衣:名作动,穿)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意动,以……为美)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使……听闻) 5、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五、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 六、文言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2、王之蔽甚矣。

译:大王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想对我有所求啊!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发表议论,使我听到的,给他下等的奖赏 王纳谏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 第3篇 《劝学》 一、 通假字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 古今异义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帮凶) 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 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 文言句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輮以为轮(省略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 第4篇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议文章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两种基本议文章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六种议文章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高中语文总结归纳 第5篇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相关 8 / 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