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34925937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三下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三下双减分层作业设计10、纸的发明一、本课目标:1.认识“创、携”等9个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1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二、课标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硬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 累 ,理解词语的意义。4、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5、积累

2、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 得的语言材料。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 练。纸的发明自主型分层作业: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及数量。A 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A 类基础性必做题:1.看拼音,写汉字。wi d bo ch jng yn u zhu sh hu( ) ( )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一 ( )书 一 ( )事情 一 ( )薄片学富( ) ( )贡献 ( )进步3.比一比,再组词论( ) 社 ( ) 验 ( ) 术

3、( ) 存 ( )伦( ) 杜 ( ) 脸 ( ) 木 ( ) 有 ( )4、多音字组词B 类提升性选做题(2选1)5、读读想想。(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 )或( )上,或把字刻在( )上。(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 )和( ),把这些( )和( )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 )。(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 )上,这样就( )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很少有人用,不能( )。(4)( )时期,人们懂得了用( )造纸,但是( )比较 粗糙,不好书写。6、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了?C 类拓展性挑战题(2选1)7.课外阅读。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毕异是一家书坊的印刷工。他在

4、印书的过程中,感觉到当时用 的雕版印刷的方法太不方便了。印书时,要事先在硬木上刻好版, 一页书就得刻一块版。 一本字很多的书,版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 刻完。爱动脑筋的毕异想:能不能用一种新的印刷术来代替雕版印刷呢?他想过用一个一个的单字来排版,用完后还可以拆开再用。可 是,他用木头制成的单字试验了好多次,都失败了。因为木活字沾水后就会膨胀,导致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极差。经过许多次尝试,最后,毕异在烧窑工人的帮助下,用一种很 细的黏土做成小方块,晾干后用刀刻上字,然后放在窑里烧硬。 一 个个坚硬的单字就这样制成了。他又找来书本大小的一块铁板,在 上面敷上松脂、蜡和纸灰,再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把

5、一个个活字 排进去。排满一框后,放在火上让松脂和蜡稍微融化,再用一块平 板把字面压平。等到松脂和蜡冷却凝固后,框内的活字就变得平整而坚固,成为完整的一版,这时就可以上墨印刷了。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省工又省时,把印刷技术大大推进了 一步。后来,活字印刷术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埃及以及 欧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雕版印刷术很不方便,具体表现在一页书就得 ,一本字很多的书,版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刻完,十分浪费 。(2)木活字有什么缺点?用“”在文中画出来。(3)根据短文内容排序。()在铁板上敷上松脂、蜡和纸灰。()用平板把字面压平。()松脂和蜡冷却凝固后

6、,上墨印刷。()在晾干的黏土小块上刻字。()在铁板上放铁框,排入活字。()把黏土活字烧硬。()把排满字的铁板放在火上烤。(4)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起了什么作用?8.综合性学习。(1)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另外两项 是 和 。(2)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是以“四大”来总结的,四大名 著: 。四大传统节日: 、 、 。四大民间传 说: 。三、 设计意图:基础性必做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设置本环节的目的在于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巩固课堂所学生字词结合学生已有知 识,加强对拼音等基础知识的日常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词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性选做题:字词句的理解

7、运用、语段文章的归纳概括迁移 类小练笔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及概括的 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的能力,对文章“按事情发 展顺序”的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引导学生说一说吹肥皂泡的 顺序,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清晰,语言更具有条理性,还能在说说写写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拓展性挑战题:课外阅读延伸、迁移类小练笔等。目的在于拓展课外延伸,增加积累,增广见闻。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 达的特点,语文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挑战题型的 设计在巩固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四、激励措施:用多种形式反馈,考查各层次

8、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 时给于肯定。要创造机会让每层次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可 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 到成功的喜悦。好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 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 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 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 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这样,通过评价,激发学习热 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五、 实际效果:

9、基础性必做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书写较规范、认真。少数学在写词语时生字容易出错。提高题难度稍有提高,偏重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部分学生较好。拓展题目难点最大,更具挑战性。 一般都是以课外阅读和小练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察,部分学生做题效果良好。六、调整设计: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小学中段学生已经具备自学能 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以 便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4、

10、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5、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1)教育部推荐书目等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 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3)写心里话,把自己当时心态写出来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参考答案1.wi d bo ch jng yn u zhu sh hu伟 大 保 持 经 验 欧 洲 社 会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

11、整。一 ( 本 ) 书 一 ( 件 ) 事 情 一 ( 层 ) 薄 片学富(五车) (伟大)贡献 (社会)进步3.比一比,再组词论(无论)社(社会)验(经验)术(手术)存(生存)伦(伦常)杜(杜鹃)脸(脸面)木(木头)有(没有)4、xin ( 新 鲜 ) bin ( 方 便 ) chun ( 传 说 ) 鲜 便 传xin (朝鲜) pin ( 便 宜 ) zhun ( 自 传 )5、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或 (兽骨)上,或把字刻在(青铜器)上。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竹片)和(木片),把这些(竹片)和 (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书)。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帛)上,这样就(轻便)了,可是这样 的书价钱(太贵),很少有人用,不能(普及)。4. (西汉)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麻)造纸,但是(麻纸)比较 粗糙,不好书写。6、因为蔡伦造的纸轻便又好用,原料易得,价钱又便宜,满足多数人的需要。7. (1)刻一块版时间(2)木活字沾水后就会膨胀,导致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极差。(3)(4)活字印刷术把印刷技术大大推进了一步。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5红楼蓼据吨水浒传三国演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