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25649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魔芋微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团队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加强食品行业亟需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梯度储备制度,支持企业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各地把食品产业高端和创新人才纳入本地区优秀人才引进目录清单,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工作作风扎实、专业知识过硬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着力推进食品工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创新示范,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一、 统筹国内国外,扩大开放合作(一)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探索食品工业对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

2、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积极开展食品农产品认证国际互认合作。发挥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商)会等作用,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二)增强走出去能力紧密结合,鼓励食品企业采取设立境外办事处和技术中心等多种方式走出去,支持加工企业到海外建立粮油、乳制品、肉制品等重要食品原料基地。鼓励开展对目标国法律、政策、标准、贸易规则等研究和服务,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海外食品加工和研发领域,拓展营销网络,深度融入全球食品产业链。(三)提高引进来水平结合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引进国外食品

3、工业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鼓励外资进入营养健康食品制造、天然食品添加剂开发生产、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领域,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适度扩大优质食品进口,优化食品及原料进口结构,满足不断升级的食品消费需求。二、 魔芋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行业主要原材料来源于魔芋。魔芋又称蒟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喜湿、喜阴等特点,主要产于中国、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我国是全球魔芋主产区,产地以武陵山区、秦巴山脉、云贵高原三大产区为代表。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魔芋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上游种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魔芋是重要的山区经济作物,不与粮食争地。与其他山区经济作物相比,魔芋整体经济效益

4、较高,是乡村振兴的优良作物品种。近年来,魔芋主要产区部分农民通过种植、初加工魔芋实现了小康和富裕。由于魔芋的经济价值和带动效应,魔芋产业逐渐得到产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从政策上给予优惠、财力上给予扶持、产业发展上给予支持,促进了魔芋种植、初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一)魔芋加工行业发展概况我国是魔芋的主产国和利用最早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魔芋加工停留在初加工状态。1986年,刘佩瑛教授带领西南农业大学和航天部7317研究所联合攻关,研制出中国的第一台魔芋精粉机,解决了魔芋产业最重要的设备难题。生产效率的提升带动了我国魔芋产业的发展,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魔芋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从种植加工

5、到制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产业链。随着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魔芋精粉(GB/T18104-2000)、魔芋粉(NY/T494-2010)等行业标准,这不仅意味着行业的成熟与规范,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指导依据。随着对魔芋粉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不断深化,魔芋粉的应用场景得到了较大程度拓宽,从过去单纯的食品原料领域拓展到美妆用品、医疗保健、工业制造领域。由于不同应用场景对魔芋粉颗粒大小、黏度、纯度等各项理化指标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原有的魔芋精粉加工工艺已无法满足与时俱进的产品需求。一批魔芋加工企业率先转型,由初加工不断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向市场推出了如纯化魔芋粉、魔芋胶等理化指标更为优异的魔芋

6、粉产品,迅速占领了国内外细分市场,形成了先发优势。部分企业利用自身在魔芋加工行业的技术积累积极进行研发与市场开拓,将产品线向下延伸至魔芋素食、魔芋生物材料、魔芋美妆用品、魔芋化工助剂等终端制品。可以预见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未来魔芋加工产业水平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与研发的不断深化而提升,魔芋精深加工及魔芋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则将继续投入研发,推动产业良性竞争与有序发展。(二)魔芋粉的现实意义魔芋粉的主要成分葡甘聚糖是一种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残基作为主链的高分子杂多糖,魔芋中葡甘聚糖含量约占干重的50%60%,其分子式为(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

7、0,000-2,000,000。葡甘聚糖是一种大分子量可溶性膳食纤维。一般而言可溶性膳食纤维为具有粘性的胶体,且随分子量和亲水基团数增加,其粘性也将提升。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在肠道中形成胶体,对食物进行包裹以降低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速度,并在消化系统内形成粘膜,吸附部分有害物质与宿便。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提取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改善肠道生态环境、促进胃肠蠕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刊登的论文研究结果显示,适当范围内的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体重控制与胆固醇控制,并可降低冠心病、中风、肠道癌症以及糖尿病发病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中推荐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

8、0g/日,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饮食结构习惯,膳食纤维摄入情况并不理想,离推荐摄入量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将持续改善,膳食纤维也将愈发受到重视,这为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魔芋粉在不同酸碱度情况下可呈现热可逆凝胶和热不可逆凝胶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且反复加热情况下对凝胶强度影响较小,这使得葡甘聚糖相较于其他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强的可加工性,在食品制造业应用场景丰富。(三)魔芋粉的市场需求量我国魔芋纯化微粉(魔芋胶)市场销量由2013年的14,800吨增加至2018年的25,300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3%。中国的魔芋胶销量于2019年至202

9、3年按复合年增长率141%计算,将于2023年达到49,400吨,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为行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四)魔芋食品的市场前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近几年逐年提升,人均消费支出从2015年的15,712元增长至2020年的21,210元,复合增长率达618%。在我国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居民针对食品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饮食习惯逐渐从以往的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再转变为当前的吃得绿色又健康。魔芋食品来源于天然植物,其加工过程以物理工艺为主,与传统动物源胶体相比不存在病毒携带风险,是优质的食品原料。日本、韩国等国对魔芋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均较高,魔芋加工产业成熟,市场空间稳

10、定。据日本魔芋协会调查,2020年日本人均魔芋食品消费金额为621日元(按同期汇率折算约合40元人民币),魔芋食品总消费额为765亿日元。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稳健前行的宏观环境背景下,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将拉动人们对魔芋食品的需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近年来魔芋素食以其良好的口感、较低的热量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等特性得到了休闲食品市场的重视,出现了如魔芋素毛肚等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品类。新式茶饮市场不断扩张,以魔芋粉制成的晶球、椰果作为新式奶茶的配料,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白领工作压力日益加大,营养结构失衡,上班族对轻食、预制菜和方便食品的需求量

11、日益增长。魔芋清水食品如魔芋面、魔芋结、魔芋粉丝具有良好的口感,热量低,且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在轻食、预制菜与方便食品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预见,未来魔芋食品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除魔芋亲水胶体外,目前主流的其他亲水胶体有植物胶分类下的瓜尔胶、动物胶分类下的明胶、微生物胶分类下的黄原胶、海藻胶分类下的卡拉胶。三、 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突出食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食品领军企业。健全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资助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

12、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提高协同创新水平。(二)推动产业科技发展重点围绕食品加工制造、机械装备、质量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主要领域,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设计,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围绕食品基础研究、重大技术应用、关键装备自主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开发等,加强技术攻关,加快突破食品制造、流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龙头,以地方和企业等各类食品技术创新中心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开放合作创新平台体系。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食品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

13、,完善食品工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搭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创业创新服务与投资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制造,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开展食品制造智能工厂建设试点示范,提高智能化水平。支持骨干食品企业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五)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食品工业与教育文化、健康养生深度融合,鼓励发展食品工业旅游、制造工艺体验、产品设计创意等新业态。规范发展电子商务,推广在线交易、电子支付

14、及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集成,创新电子商务与食品工业的集成应用模式。要围绕食品产业发展重大任务,推动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承接转移职能,积极发挥其在政策研究、标准制(修)订、质量品牌建设、行业诚信自律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行业组织协调企业、科研院所,组织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推动食品工业技术进步。依托行业组织,建立食品行业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发挥行业组织在品牌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做好优秀品牌的宣传与产品推广工作。支持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诚信自律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保障食品

15、质量安全。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是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意义,加强协调配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切实抓好组织落实。五、 营造食品工业良好发展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进管理部门信息共享、监管互认,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降低监督检查频率,激励企业诚信守法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专利、产品标识、商业秘密等方面侵权假冒的打击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依法确定收费范围,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合理降低经营性服务收费标准,

16、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加强市场、价格、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形成有利于企业、行业、产业良性发展格局。六、 主要目标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七、 魔芋行业主要行业壁垒(一)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食品与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与最终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针对食品安全,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或贸易体均对生产厂商提出了较高要求。我国采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生产厂商需持证生产。除此以外,大量客户要求供应商具备食品安全体系认证(FSSC22000)、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