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行业全球化采购带来发展契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内饰件行业全球化采购带来发展契机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内饰件行业全球化采购带来发展契机分析吉利,广汽,比亚迪等重点汽车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整合国内国际创新资源,不断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建设,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其中,吉利汽车大幅提高研发投入,2016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打造了前瞻性的全球研发中心,在有效整合沃尔沃技术的同时,自身研发能力快速进步。广汽在自主品牌研发方面的投入强度达到34%,并积极推动智能产品、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快速提升了产品技术竞争力。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依靠长期连贯的研发投入,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锂硫电池方面开展高性能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高稳定性锂或者锂合金负极
2、制备技术的优化、锂硫电池制备技术的优化研究;固态电池方面开展离子在固体电解质本体材料中的运输机制、锂合金负极体积膨胀抑制技术和界面修饰技术、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技术研究等;金属空气电池方面开展高效廉价的氧催化电极制备技术、金属电极制备技术以及高稳定性电解液制备技术研究等。一、 汽车内饰件行业全球化采购带来发展契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资源,降低整体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整车厂逐步对汽车内饰件等实施全球化采购模式。对于汽车地毯、汽车脚垫等生产商,全球化采购打破了区域性的限制,使得更多企业有机会通过全球化采购平台打入国际市场,接触国际品牌
3、车企,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此外,随着中国汽车内饰件整体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加之我国相对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数量和价格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汽车内饰件企业将逐步呈现向海外扩张的趋势。二、 燃料电池汽车尚处于成长初期,产业链亟待形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覆盖整车、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技术体系,具备小规模产业化条件,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配套的加氢站在局部区域建成运行。目前燃料电池中高功率、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未实现大规模国产化,国内超薄、长寿命质子交换膜、高压储氢系统关键阀件领域还处于空白期。电池电堆功率密度、环境适应性、寿
4、命还需要大幅提升,产业链还尚未形成。亟须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培育力度。三、 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能力和绩效稳步提高(一)整车企业研发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吉利,广汽,比亚迪等重点汽车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整合国内国际创新资源,不断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建设,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其中,吉利汽车大幅提高研发投入,2016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打造了前瞻性的全球研发中心,在有效整合沃尔沃技术的同时,自身研发能力快速进步。广汽在自主品牌研发方面的投入强度达到34%,并积极推动智能产品、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快速提升了产品技术竞争力。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依靠长期连贯的
5、研发投入,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二)汽车行业发明专利数量稳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发明专利数量从2001年的2023件,增长到2016年的50480件,增长了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9%。从发明专利公开量的研发人员人均占有情况来看,2016年每百名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是2001年的251倍,技术创新成果富有成效。高等院校在人才培育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相关科研机构初步形成综合性技术服务能力。2016年,全国范围内开设汽车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了175所,其中,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领先高校不仅培育了大批汽车人才,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
6、进展。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初步形成了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面向汽车强国建设战略需求,还有以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汽车产业系统性强,产业链长,涉及面广,体制机制复杂,当前缺少一个面向未来汽车强国建设,能够提供创新战略咨询的一个跨产业、跨学科、跨领域的高端智库平台。四、 现状趋势(一)汽车研发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受益于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研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1年-2016年,我国汽车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从166%增长到214%。2016年,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强度甚至达到了8%-
7、10%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在汽车研发人员投入方面,全国汽车研发与试验人员达到446万人,相当于2007年的18倍。(二)初步形成一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供给能力建立了一批汽车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其中,汽车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了69个,占总量的54%;国家重点实验室有5个,在机械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占比172%。此外,还建立起一批汽车相关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五、 扶持中小零部件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制定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实施意见,一方面引导并推动中小零部件企业重视技术提升,改善工艺装备,力争在纳入目录的关键零部件领域有所突破
8、;另一方面借助中国汽车零部件协同创新平台,定期举办中小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配套合作洽谈活动。同时,推荐有条件地区申报创建中国汽车零部件质量安全示范区,争取政策支持、提升地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并选取典型地区公共服务平台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推动更多地区因地制宜支持中小零部件企业发展。六、 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但技术水平与国际仍有一定差距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贯通了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建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地区四大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已开发出功率范围满足各类车型需求的电机产品。新
9、能源汽车长里程需求倒逼动力电池高容量、高安全性技术的提升,高容量、长寿命、高安全性动力电池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集中度不够,存在散乱现象,高端产能不足、低端过剩问题比较突出。电机比功率、最高转速、电机控制器比功率等关键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高速轴承、耐电晕绝缘材料、数字信号处理器、汽车级功率半导体IGBT以及稀土加工工业技术和产品亟待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网联化和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更强烈的需求,必须与智能网联高度融合,发展空间巨大,但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需要轻量化技术的应用,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技术可大幅度提
10、升车辆的节能水平。目前,我国主流新能源汽车尚未规模化采用全新设计的一体化电动底盘技术,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能力和产品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底,公共类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2139万个,较2016年末增长50%。但车-桩不匹配,充电难问题仍然存在,中心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私人充电设施停车位不足、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和结构性闲置并存等诸多挑战。七、 加强合作,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内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合作,加大行业间跨界融合力度,构建绿色智能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行业组织
11、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为和行业提供双向服务。行业组织应密切跟踪产业发展动态,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标准研究、政策措施建议等交流协作,加强行业自律,抵制无序和恶性竞争。引导行业组织牵头组建汽车产业对外合作联盟,鼓励主导发起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性组织,全面提升海外发展服务能力。八、 创新环境逐步向好,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国家新能源汽车科技专项、创新工程等相关的国家创新项目撬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大规模协同攻关。从国家电动汽车科技专项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再到目前实施的新能源汽车重点研发计划,我国总体上沿着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研发体系,有效集聚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创新力量,
12、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制造强国战略五大工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在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领域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新动能。行业围绕汽车技术链,配置创新链,联合建立了一批以需求导向、共同投入、成果共享的新机制为特色的创新联盟。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行业组织的积极推动下,行业涌现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一批旨在促进产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创新平台,相关企业和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同投入,成果
13、共享,开展了一大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并取得了预期成果。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综合性的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案、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等创新政策,推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其中,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案从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改革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措施。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相关的科技计划也进一步优化为五大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 优化新能源汽车资金支持方式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渠道,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前沿基础研究、锂电升级工程专项、制造装备等。2020年适度提高的补贴技术门槛。保持现有税收优惠政策总体稳定,研究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延续方案,继续实施并完善消费税、车船税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鼓励地方设立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基于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经营、消费等各环节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