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25535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窗框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增加标准供给,形成团体标准与国、行标协调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加强汽车领域团体标准制定机构的工作引导和规范管理,支持汽车行业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培育团体标准品牌,树立团体标准高品质形象。依托产业创新联盟等组织的跨产业、跨学科融合研究项目,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汽车数字化+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新一代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跨界和新兴交叉领域的团体标准制定。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现代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构成。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一般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

2、动系统等部分组成;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车身整体由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组成,主要作用是保护乘员,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他们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同时车身上的一些结构措施和设备还有助于安全行车和减轻事故;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组、发动机启动系统和点火系统、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导航系统、电视、音响、电话等电子设备、微处理机、计算机及各种人工智能的操作装置等。以上各大系统通

3、过汽车零部件的有效组合实现汽车的基本功能。汽车零部件(partandcomponent)是指机动车辆及车身的各种零配件,一辆汽车一般由上万件零部件组成。基本概念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需要众多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在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下,整车厂商负责车型开发设计、整车组装和终端品牌经营,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和制造,其供应链条为零件组件部件系统总成。基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复杂性、高质量、专业化的生产特点,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形成金字塔式的多层级供应商体系结构,其中,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整车厂商供应产品

4、,双方之间往往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地位比较稳定;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商供应配套产品,依此类推,随着所处金字塔层级的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和技术要求也相应降低,市场竞争也就越激烈。此外,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中,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会将部分工艺相对简单、设备投入产出比较低、产能有限的工序交由外协加工厂进行加工或直接采购,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二、 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壁垒(一)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涉及到工业设计、材料科学、冲压机械加工技术、产品检测等一系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只有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先进的设备资源的企业,才能够

5、通过层层考验成为整车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此外,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研发周期逐渐缩短,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整车制造商往往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具备独立的产品研发和模具开发能力,甚至具备同步开发的能力。技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建立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较强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和快速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从而具备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相应的工装设计开发能力,满足整车制造商同步开发的模式要求。这对行业新进入企业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二)汽车零部件行业认证和评审壁垒要成为全球范围内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行业必须要通过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为减少汽车供应商不

6、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利于汽车企业全球采购战略的实施,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的代表在以ISO900版质量体系的基础上结合QS-9000(美国)、VDA61(德国)、EAQF(法国)94和AVSQ(意大利)95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制定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主要整车制造商以及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配套供应商的公认质量标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等多个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取得认证耗用的周期长、面临的难度大,这对于拟进入汽车零部

7、件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各大整车制造商还实行严格的供应商评审体系,对供应商的研发技术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审,此过程一般需要1-2年。只有通过评审的企业才能进入各大整车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严格、复杂的评审标准和漫长的评审过程是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大壁垒。(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先发壁垒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制造商供销关系的建立具有时间长、要求高、程序复杂等特点。但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合格供应商并通过持续稳定的质量管理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得整车制造商认可后,双方合作又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整车制造商在后期供应商选择的过程中

8、为降低生产不确定性,也会优先选择先发供应商。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已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并对现有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构成威胁,这构成了对新进入者的先发壁垒。(四)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效益特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只有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固定资产利用率提高后,边际生产成本才能下降,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同时,由于供应商认证考核过程时间较长,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单位成本不能快速下降,对企业的盈利形成不利影响,这对新进入企业构成重要障碍,形成了较高的壁垒。(五)汽车零部件行业资金壁垒汽车零部件属于资金密

9、集型行业。为满足整车制造商对生产规模、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较高要求,零部件企业需要大量购置厂房、高端机器设备及精密检测设备;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满足整车制造商同步开发、及时供货的要求并降低运输成本,需要在重要客户所在区域就近设立生产基地;此外,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零部件供应商需持续重视研发投入,以满足下游产品更新对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以上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新进入的企业形成资金壁垒。(六)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壁垒在整车制造不断推出新车型的趋势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呈现出种类繁多、供货量大、质量要求高等特征。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越来越需要精细化管理。只有

10、通过良好、持续的系统化管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的持续性,并发挥规模优势,控制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模式、较高的管理水平来自于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行业新进入者通常情况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有序的管理机制,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三、 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情况伴随着我国整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凭借其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在诸如发动机、变速器、底盘各系总成等高附加值关键零部件形成了主导地位;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则通过不断学习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先进经验,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1、总体而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目前已涌现出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等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的企业。在地域上,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美国、日本、德国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出现了一批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在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2022年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我国企业共10家上榜,数量排名第四。入榜企业分别是第16名延锋汽车、第40名海纳川、第50名中信戴卡、

12、第69名德昌电机、第77名五菱工业、第81名诺博汽车系统、第82名敏实集团、第85名中鼎股份、第90名宁波拓普集团和第93名德赛西威。四、 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通过多元化渠道增强应用技术供给坚持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同时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方面的能力,科研机构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优势,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多元化和网络化的技术供应体系。研究推动对改制院所实行业务分类考核、利润部分返还支持创新等措施,鼓励其增强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汽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现有创新资源的统筹规划布局。建立研发信息、成果、资源共享平台和推进组织,加强不

13、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研究机构之间的研发协同。完善对国家认定的各类研究机构的评估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其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重点评估其对行业创新的引领、辐射和支撑效果。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的作用。积极推动整车企业之间的联合和战略协作,推动在电动化技术平台、智能驾驶平台、未来共享出行等方面开展联合创新。同时,通过整车企业间的联合,共同培育和扶植一批专业化科技公司和供应商,带动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推动企业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适度扩大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联合基金规模,围绕汽车行业共性基础课题开展协同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依托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14、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联盟等现有联盟,推动深层次协同创新和合作开发,推动共性技术联合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培养专业人才,引导技术标准建设。推动联盟的体制机制创新,完善需求导向、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同时,结合汽车产业发展新需求,在先进的节能环保汽车、未来共享出行、汽车+跨界融合等领域推动建设一批新的创新联盟,加强跨界联合创新。五、 建立完善的纵横协同的标准体系加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纵向协同,大力促进汽车与相关交叉领域以及国际标准的横向协同。加强标准自主化研究。加强汽车领域标准化工作顶层规划设计,研究制定和不断完善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优先完善新能源

15、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规划。吸收借鉴国际标准化发展历史和经验,推动我国标准化自主研究,促进基础共性、前瞻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开发,发挥标准在提升产品质量、创新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产业合作、促进国际交流方面所起到的实质性带动作用。提升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全面谋划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修改,提升我国对国际汽车标准化活动的贡献度和影响力。帮助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汽车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吸纳各方力量,加强中国汽车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培育、发展和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服务我国汽车企业和产

16、业走出去。积极发挥标准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服务支撑作用,促进沿线国家在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方面的互联互通。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增加标准供给,形成团体标准与国、行标协调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加强汽车领域团体标准制定机构的工作引导和规范管理,支持汽车行业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培育团体标准品牌,树立团体标准高品质形象。依托产业创新联盟等组织的跨产业、跨学科融合研究项目,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汽车数字化+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新一代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跨界和新兴交叉领域的团体标准制定。六、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一)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国际汽车制造商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逐渐把业务重点放在新车型研发和投放市场上,减少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采购有竞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全球化采购已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市场容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