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25521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病虫防治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化学防治,但因防治不科学、使用不合理,容易造成部分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强化管的制度保障,也需要强化产的过程控制。产的过程控制,关键是要控制农残,注重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实现农药减量使用、科学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二是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

2、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健全病虫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装备水平;完善测报技术标准、数学模型和会商机制,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一、 全球农药行业竞争格局(一)全球农药行业总体竞争格局情况全球农药行业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国际

3、分工业已形成。概括起来,全球农药企业可以分为二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在全球农药产业当中扮演垄断者的数家跨国巨头。这些跨国巨头往往有着复杂的业务范围,涵盖化学化工领域多个部门,较早进入到全球农药产业链当中,其农药方面的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生产规模、品牌、销售网络居于全面的领先地位。跨国巨头一般建立了涵盖专利农药研发、工艺开发、原药批量生产、制剂加工复配、制剂销售、技术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经营能力,能够广泛服务全球客户,在全球农药市场上占据着主要话语权。特别在具有高额利润的专利农药上,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专利农药创制集中在这些资本雄厚、创新能力突出、销售规模庞大的跨国巨头当中。根据Phillip

4、sMcDougall统计,1980-2005年的25年间,当时的六大跨国巨头共推出农药新品种220个,占全球农药新品种的70%。从2020年第一梯队企业的农药销售情况来看,占据全球农药市场超过5%的企业有8家,分别为先正达(181%)、拜尔作物科学(161%)、巴斯夫(113%)、科迪华(104%)、联合磷化(75%)、富美实(75%)、安道麦(60%)、住友化学(52%),前8家市场占有率累计为821%,前10家市场占有率高达872%。不到10%的主要企业占有全球90%以上的市场,市场较为集中。第二梯队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中小型非专利农药企业,依托规模化的供应能力和成熟的国际营销网络参与竞争,它

5、们规模较大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非专利农药在应用上已经得到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在使用对象、施用方法和安全性能上都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且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因此,中小型非专利农药企业节省了大量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低成本优势。同时,非专利农药企业会强化其在工艺优化层面上的投入,扩大其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中小型非专利农药企业既能够在农化产业链上提供农药原药和中间体,也能够面向终端消费者提供制剂产品。已有多个非专利农药企业建立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农药品牌。(二)全球农药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及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国际农药行业发生了两次竞争格局的调整:2006-2008年,转基因应用逐渐

6、落地、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推动了第一次调整。首先,跨国巨头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初步建立了转基因种子和对应农药相结合的业务体系,开始大力发展和转基因作物紧密关联的农药产品体系。其次,在农药需求被大幅刺激的背景下,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断投资扩产,农药工业产业链迅速成熟,推动全球原药产能逐步向中国、印度转移,第三梯队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整合程度快速提高,中国、印度的部分领先企业进入到第二梯队当中。2013年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推广加快和农产品价格低迷对农药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全球农化企业为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重组。第一梯队从原有的先正达、拜耳作物科学、巴斯夫、陶氏益

7、农、孟山都和杜邦六大企业被整合为拜耳、先正达、巴斯夫、陶氏杜邦四大企业。第二梯队当中也发生了较多并购重组,如安道麦和沙隆达合并、UPL收购了爱利思达等。在第二次调整当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农化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了业务结构和布局,而中国、印度在国际农药行业上掌握了领先的核心技术、销售网络和品牌资源,带动国内农药化工产业链整体升级,因而也推动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在完成大规模并购整合后,全球农药行业进入了新的竞争态势。第一梯队跨国巨头在行业的领导力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将研发和技术资源加以整合,提升研发效率、巩固技术优势,一方面在市场营销上进行更为全面的布局和覆盖,整合纵深领域资源,满足日益复杂的农

8、业种植对农药产品的多样化、高端化需求。第二梯队的企业则依托在横向的多个农药品种、区域市场的布局和在纵向的原药、中间体产业链上的布局,进一步加强在规模生产成本和终端植物保护服务上的优势。第三梯队的企业中,主营制剂的企业选择避开与大企业的正面竞争,聚焦垂直细分市场,而原药生产企业利用工艺和供应优势与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融合程度大大加强。二、 全球农药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农业发展的阶段和概况农药工业是精细化工的重要门类,近代化学工业出现以来,人类就积极运用化学产品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150年来,全球化学工业在技术、规模、理念上不断发展,农药工业的

9、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也持续演进。20世纪6090年代,全球农业持续发展、现代化学科学和工业技术快速进步、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世界人口从1961年3072亿增长至1990年528亿,增长7188%;而耕地面积从1961年3,719万平方公里增长至1990年4,067万平方公里,增长仅936%。人口增长和耕地紧张的矛盾持续加剧,耕地单位产出的重要性日益体现,精细化耕作的需求导致全球农药行业的规模迅速发展。根据PhillipsMcDougall的统计,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从1960年的85亿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264亿美元,增长了约30倍。2011年以来,全球农药行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销售额随全

10、球气候、产品结构和宏观经济情况出现波动,在2015年作物用农药销售额一度同比下降961%。2016年以来,受益于全球农药企业的整合和产能布局的调整,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恢复了增长,在2020年达到62036亿美元。分区域看,亚太地区是全球农药最重要的市场,2020年作物农药销售额达到19241亿美元,占全球3102%;拉美、欧洲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在2020年的作物农药销售额也均超过10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2588%、2060%及1858%。分国家看,全球排名前十五的农药使用国家在2019年依次为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土耳其、墨西哥、意大

11、利、马来西亚,其中中国、美国、巴西的农药销售额占比在全球均超过9%,前十五名国家的使用量占比超过80%。根据统计数据,农药的主要使用国可分为经济、科技水平均较为领先的发达国家(美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土耳其和意大利等)和人口众多、农业规模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中国、哥伦比亚、印度、墨西哥、马来西亚和阿根廷等)。(二)杀虫剂和杀菌剂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情况现代农药工业已形成涵盖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在内的产品体系。目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在全球农药市场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是主要的农药品种,占全球销售金额的90%以上。2020年,全球除草

12、剂销售额为27407亿美元,占比4418%;杀菌剂销售额为16804亿美元,占比2709%;杀虫剂销售额为15681亿美元,占比2528%。杀菌剂是推动全球农药市场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病原菌植物病害复杂多变、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持续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推动杀菌剂的整体市场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国际化工龙头企业持续推出创新的具有全新结构、全新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产品,对众多迫切的病原菌植物病害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广受市场认可,除草剂、除虫剂的创新产品发展相对较为缓慢。2010-2020年,全球杀菌剂销售额从11479亿美元增长到16804亿美元,年

13、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8%,高于同期全球作物农药整体销售规模增速325%。在2016年,全球杀菌剂销售额(15498亿美元)超越了杀虫剂(12965亿美元),成为第二大产品类型。非专利农药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销售额占比约为70%,而专利农药市场份额占比约30%。一方面,新的专利农药开发难度日益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使得专利农药的销售价格和应用推广受到局限,据PhillipsMcDougall的统计,到2014年后发现、开发和登记1个农药有效成分的平均研发成本就已经达286亿美元,成功登记1个新产品需筛选的新化合物数量达159,574个,为了满足登记要求需要准备的时间达113年,分别较20

14、00年的水平增长了39%、14%和24%,全球农药研发支出不低于200万美元的20家企业平均研发费用占比739%。另一方面,新专利农药的推广要求其产品性能和价格明显优于现有成熟的商业化产品,而非专利农药企业通过工艺优化、规模化生产可以大幅降低到期专利农药的生产成本,更可以通过进一步研发新的制剂产品,将专利到期农药推广到更多应用场景当中,从而放大了专利到期农药的市场竞争优势。(三)全球农药发展趋势目前,全球农药发展趋势主要是国外寡头企业主导行业、巨头企业合并趋势明显、发达国家环保政策愈加严格。寡头企业具有综合化优势,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生产成本、研发效益方面获得更强大的市场地位。近年来农药行业通过

15、整合诞生了若干超级农化企业,包括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科迪华等。根据4家企业2020年的财报销售收入,先正达11208亿美元、拜耳9986亿美元、巴斯夫7036亿美元、科迪华6451亿美元。根据PhillipsMcDougall的统计数据,按出厂水平计,2020年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的销售额为62036亿美元。4家企业销售收入占比全球总销售收入5590%。未来综合性规模化企业将越来越占据优势,寡头主导局面将进一步显现。巨头企业合并能进一步加强行业寡头市场地位,通过产业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和研发优势。近年来收购重组合并案例层出不穷:2016年6月,中国化工宣布完成430亿美元收购

16、瑞士先正达947%股份的交易计划;2017年8月,陶氏化学与杜邦完成总市值为1,300亿美元的对等合并;2018年6月,拜耳完成价值630亿美元对孟山都的收购;2018年7月,PSP将旗下爱利思达生命科学以42亿美元价格出售给印度联合磷化;2018年8月,巴斯夫完成价值88亿美元对拜耳剥离业务收购;2019年2月,UPL完成对Arysta的收购。未来农药企业仍然会维持寡头主导的市场格局并继续维持合并趋势。三、 农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农药产业链由农药中间体、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构成。农药行业上游属于基础化工行业,农药行业的下游包括农、林、牧、渔业等生产领域及卫生防疫领域。(一)农药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凭借我国较为完整的化工工业体系以及强大的供给能力,农药行业的上游基础化工原料供应能力较强,有利于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由于农药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较大,若上游原材料价格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