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总结高一知识点(13篇)

1779****3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69KB
约18页
文档ID:349221650
总结高一知识点(13篇)_第1页
1/18

总结高一知识点(通用13篇) 总结高一知识点 第1篇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一物理知识点2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总结高一知识点 第2篇 运动的图象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相遇和追及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 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总结高一知识点 第3篇 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受力情况; ③建立适当坐标;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总结高一知识点 第4篇 名称: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 3.单位:m/s^2(米每二次方秒) 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样。

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 A车的加速度 显然,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也就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 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 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参考系(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6.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是正数;反之则为负数 特别地,当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恰好等于90°时,物体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是匀速率的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7.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产生加速度,或者说力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说明 当物体做加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 8.加速度的大小比较只比较其绝对值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总结高一知识点 第5篇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__,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总结高一知识点 第6篇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