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916142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0题)1.人们常说,“教育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长期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创造性2.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3.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A.赞可夫 B.马卡连科 C.夸美纽斯 D.凯洛夫4.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 )。A.表象 B.想像 C.思维 D.意识5.智力的二因素论,将智力分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A.吉尔福特 B.

2、斯皮尔曼 C.加德纳 D.斯坦伯格6.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A.机器大工业生产 B.社会主义制度 C.旧式分工 D.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7.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A.社会惰化 B.社会促进 C.社会干扰 D.群体规范8. 谁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斯普兰格 D.荣格9.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复式教学10.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A.孔子

3、B.昆体良 C.杜威 D.赫尔巴特11.以肌体的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活动,由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称之为( )A操作能力B动作技能C操作模式D操作程序12.在对学校隐性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之为()A物质性隐性课程B制度性隐性课程C心理性隐性课程D活动性隐性课程13. 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呈()。A.“U”型曲线关系 B.倒“U”型曲线关系 C.线性关系 D.对数关系14.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15.在课

4、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做()。A.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16.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过“产婆术”,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练习法 D.情境教学法17.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进行自我揭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这属于()A正性惩罚B负性惩罚C负强化D正强化1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A.主观认识 B.内化过程 C.态度体验 D.外显状态19.针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能源、环境等危机,对学生进行的旨在树立一

5、种积极的、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道德观念的教育被称为()。A.生命教育 B.自然教育 C.环境教育 D.生态教育20.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20题)21.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22.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和学生。23.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24.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25.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6、。26.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27. 表象是从_到_的过渡阶段,是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29.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30.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的特点。31.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过程。32.填空题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和_。33.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构成。34. 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35. 自我认识是在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36.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37.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

7、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除以再乘以100。38.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39.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的规律。40.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三、论述题(5题)4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做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做法进行评述。42.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43

8、.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44.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45.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四、论述题(5题)46.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47.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8.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怎样备课。49.现代人应树立怎样的健康观念?50.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五、辨析题(5题)51.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52.技能与一般的随意运动无区别。53.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相对满足后即出现尊重的需要。54.“所有的哺乳类动物是胎生的,虎是哺乳类动物,所以虎是胎生的”体现的是归纳推理。55.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六、(5题)56. 在人际关

9、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5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A.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58.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59.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和_。60.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A.反映 B.感受性 C.反射 D.感应性参考答案1.D2.C “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两个教育主张,他的其他的经验主张也需

10、要掌握,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和“教育无目的”等。在教育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们都强调“三个中心”,但内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或“间接经验为中心”)和“课堂中心”;而杜威强调“学生中心”(或“直接经验为中心”)、“活动中心”,其中,杜威的“做中学”必须记住。3.C4.D5.B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通过对大量智力测验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在心理学界首先提出了智力结果的二因素论。他将智力分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6.B7.B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

11、来行为效率的提高,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8.A9.A10.D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11.BB解析 题干内容就是“动作技能”的概念,而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12.C13.B 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学习动机水平中等时学习效率较高,过高、过低都不利。许多考生往往把答案A与答案B混淆,应注意区分。(1)能够运用动机理论解释心理现象,提出激发学

12、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措施是考试的重点。这类题既可以综合论述,如2004年统考题,也可联系实际分析某个理论,如2005年统考题。(2)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在考试经常出现,应加强理解。情绪唤醒水平中等效率最高,也可以说动机水平中等效率最高。平时所说的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14.D15.C本题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部分可以说是每年常考的内容,因此要加以重视。16.A17.D18.C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19.D20.D21.强化强化22.社会知识社会知识23.壬寅学制24.随意运动

13、克服内外困难25.社会问题社会问题2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7.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28.概念,判断,推理29.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30.生活化生活化31.认识32.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3.制度文化34.学科课程学科课程35.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36.德育内容,德育方法37.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38.夸美纽斯夸美纽斯39.先快后慢先快后慢40.混合课混合课41.(1)这一做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3)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4)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5)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