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910188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上海专用)-中考语文备考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2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小题。(甲)卖油翁(节选)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核舟记(节选)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丙)口技(节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卖油翁作者是_ 代的_(人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甲文形象地表达出_的道理;乙文细致地

2、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_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乙文中的一句话“_”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答案】2 宋 欧阳修 3可是计算核舟的长度,还不满一寸。4 熟能生巧 惊慌失措 技亦灵怪矣哉 【分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而:可是。其:代词,指核舟。曾:竟然。盈:满。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从甲文“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可知,道理是熟能生巧;从丙文“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可知,宾客的样子是惊慌失措;从乙文“嘻,技

3、亦灵怪矣哉!”可知,是赞叹艺人的高超技艺。【参考译文】甲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丙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

4、,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更无所供(_) (2)其告示云(_)6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未成家就前来。B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独自一人前来。C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独自一人前来。D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未成家就前来。7从文中看,王恕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

5、_(用自己的话回答)。文章体现了王恕“_”的品质。【答案】5另,另外 说 6B7担心引起百姓抱怨 洁己奉公 【分析】5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作答时先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再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另外没有什么供给的东西。更:另,另外。(2)他的告示上说。云:说。6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理解。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是以:因此。恤:顾及。单身:独身一人。自:自己。A.“单身”的理解错误,单身不是未成家。B.理解正确。C.“恤”“衰老”的理解错误,“恤”顾及的意思,“衰老”指自己的年老体衰。D.“恤”“单身”理解

6、错误。故选B。7本题考查分析内容概括人物形象。抓住关键句子回答。根据“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可知,王恕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担心引起百姓抱怨;根据“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可知,文章体现了王恕洁己奉公的品德。【译文】:明宪宗朱见深生化丁酉年间,王恕到云南做巡抚,不带一个书童与仆人,只带领一个可移动的炉灶,一个盛事物的竹筐,穿的没有罗纱衣服,每天吃的只有一斤猪肉,两块乳豆腐,一捆菜,酱、醋、水等生活用品都是自己从主人家获取,另外没有其他供给的东西了。他发布告示说:(自己)想携带家眷仆人随他同行,恐怕招致百姓的怨愤,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独自一人前来。打算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哪里

7、肯放纵别人坏了大事”等等。人人都记录他的话语,点燃香火表示恭敬,以礼相待。【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甲】橘逾淮为枳(节选)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公输(节选)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千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

8、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2. 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_,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_家的经典著作。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齐人固善盗乎?4.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B. 【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C. 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D. 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5. 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

9、_和_的特点。【答案】2. (1). 晏子春秋 (2). 墨 3.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4. D 5. (1). 机智 (2). 善言【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

10、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齐人固善盗乎?”注意关键字:“固”:“本来”,“善”:“善于”,“盗”:“偷窃”。翻译为:“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4题详解】A.根据甲选段我们可以看出楚王是一位仗势欺人、自作聪明的人,故A错误;B.乙选段主要写墨子以理说服公输盘,并不能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11、故B错误;C.通过选段可以看出晏子善用类比等反驳方式,幽默诙谐,不失气度,而墨子善用比喻,逻辑推理,是对方屈服,故C错误;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作答本题,需要对选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选段甲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他的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祖国及个人尊严;选段乙写墨子凭借自己的才智,以理说服公输盘。两篇文章都属于辩论文,所以都体现了“善辩”和“机智”。【参考译文】:【甲】: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

12、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乙】: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墨子先生起身,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

13、进行劝阻,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刘弇遇东坡刘伟明弇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 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谈而去。【注】刘伟明弇(yn):弇是刘伟明的字。爵里:爵,爵位;里,故乡。不意乃见所畏:没想

14、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剧:痛快。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 自谓名不下人( )7. 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B. (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C. (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D. (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8. 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_”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_,_,最终东坡以“_”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答案】6. (1)是 (2)名声、名望 7. A 8. (1). 欲以折服之 (2). 当时被贬岭南, (3). 以此抑制刘弇的傲气 (4). 嘉其才气【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实词的解释。“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翻译为:大概是刘伟明当初不知道他是苏东坡。“为”解释为“是”的意思;(2)“自谓名不下人”翻译为:自认为名声不落于人,“名”解释为“名声”。【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乃复问东坡所从来”,“乃”是“于是”的意思,“复”是“又”“再”的意思,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