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34909289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表达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

2、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为: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安全的生活。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表达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

3、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热爱劳动、勤俭俭约的态度,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允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行为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矩,初步懂得规矩、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知道

4、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气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3、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可怜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表达,并养成主动关爱境遇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加入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受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加入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

5、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五、教学措施: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

6、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其次,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摸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对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表达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人。(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