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600字高中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34908292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读后感600字高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家读后感600字高中 读完巴金的家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宁静,好比在严冬里往身上浇了一盆热水,好比在炎夏中赤脚逛街,心中一直有股劲头在不停的上升。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家读后感600字高中,希望大家喜欢!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1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突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气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抗争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

2、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抵挡,有的只是悄悄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楚,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由于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抵挡,宁愿继续痛楚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加入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

3、,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抵挡。最终,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良善却柔中有刚 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一致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良善的人们的迫害,加强了全书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表达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2 从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两兄弟回到自己的公馆,到最终那一艘

4、缓缓驶向与远方的行船,家已经读完,一幅幅经典的画面却在我的心中久久地徘徊。 家陈述了一个封建的家族高家逐渐由辉煌走向衰落的故事。高老太爷是这个家族的统治者,一个封建礼教的代表。他做了不知多少年的“四世同堂的好梦,及梦想成真时高家却沦落到了堕落的边缘。 觉新与梅被分开,梅抑郁而终,而觉新的妻子瑞钰却由于避“血光之灾难产而死。鸣凤由于将要被嫁给冯乐山,忍痛与心爱的觉慧道别,投湖自尽。由于老太爷的逼迫,与琴相恋的觉明离家出走封建的礼教,摧毁了一对又一对年轻人的幸福。高老太爷的两个儿子克安和克定不务正业,坐吃山空,欠债无数,把老太爷气得病倒。高老太爷病死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因分家产而争吵终究,觉慧醒悟了

5、,离家出走。 一出又一出的闹剧,让人完全认清了摧残生命的封建礼教。高家的人接连成为封建的牺牲品,甚至连高老太爷也没有幸免,高家堕落了。 我最不能忘掉鸣凤的死,只是读着这一段,心中不免充满了悲哀,可怜与愤慨。最终投湖前的那一声“三少爷,觉慧仿佛穿透纸张,清楚地传到读者的耳边。这是鸣凤第一次直呼觉慧的名字,但也成为了最终一次。这是下等人第一次与上等人平等的道别,惋惜这道别的背后是无尽的悲哀。天地悠悠,惋惜觉慧和鸣凤生错了时代。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青年人的爱情注定是悲剧。 这就是旧社会!这就是封建家长制!这只不过是众多悲剧之中的冰山一角,谁能想象得了,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如此悲剧重复了多少次!高

6、家的落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终究,年轻人们纷纷觉悟,开始了与旧社会不懈的斗争。 联系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前途,我们的身后有长辈们的支持。可是现在的我,哪里有以前青年们的独立和拼搏,哪里有以前青年们的闯劲呢?反正我还有大把的时间,我何必畏首畏尾? 家已经读完,让我来评价,它不只有黑暗沉重的一面,它也是一支青春的赞歌。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3 终究读完了家的最终一页,心中澎湃的浪花却没有平定。它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带给了我欢乐,凄怆,愤怒,和失望 家描述的是一个封建的大家庭的悲欢离合。在这样的家庭中,有着不可避免的明争暗斗,纠纷,不公与压迫。但又由于身处于新文化运动的

7、开始时期,却也有令人感到惊讶的抵挡。在封建社会的残酷迫使下,一群年轻可爱的生命受苦,煎熬,甚至是失去生命,因而故事中带着血和泪,带着控告与悲愤的呼声。把斗争的剑刺向了极度腐朽的封建社会以及害人的封建礼教,并示意它走向灭亡道路。 我觉得书中最有魅力的东西就是矛盾。主人公中觉慧一群象征着一端,觉新连同老太爷一群象征着另一端。关于觉慧的特性,第三回就已经明显了幼稚、叛逆、热心。刚在督军暑怀着满腔激情抒发了多时积累下的愤慨,却又在家里和老太爷吵上了一通。于是,觉新的话语在旁边形成了显明的比较:“其实爷爷跟你说什么话,你只要不声不响地听着,让他一个人去说,等他话说够了,气平了,你允许几个是就走出去不是更

8、简单吗?好一次矛盾,好一次思想的撞击。 说到觉新,便让我想到了梅:在觉新知道自己的订婚日后,“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痛楚。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却为着自己痛哭,为着他所爱的少女痛哭。在父亲告诉他要去西蜀实业公司,在他面临着一生的理想被强制剥夺之时,“一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一切都完了。他的心里藏着不少的话,可是他一句也不说。又是矛盾,又是思想的撞击。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4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热心的、有思想进步的、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在大家看来这三部作品好像是不能分开来的,可是由于本人

9、的懒惰,暂时只看完家这部作品。 本书以时代中最年轻的一代为主线,着意表现了其与靠着封建制度循规蹈矩而残存的上一辈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然而令我称赞的是,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示各个阶层,不同人赤裸裸的心声。关于情,关于理,关于一个压抑时代下“奴隶与自我的斗争,还关于那些与时代中最简单为读者和世人所忽视的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巴金的妙笔毫无保存的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时代和真实的人。 关于家,冠冕堂皇,气势宏伟,曲折的笔下从朱红大门前座落的石狮,穿过叠嶂的园林,踏着木拱桥下潺潺的溪水,和着眼前豁然开然湖泊,貌似这所有的一切都让你漫游了一次梦的国度。她端庄,优雅,灿烂,浪漫,你貌似还

10、可以想象这奢华的背后是怎样的一户雍容,高尚的人家。然而,就像看着落叶,看似飞行却在下降,读完家的心情是沉重的,这种沉重在于那样漂亮而令人迷醉的家却四处洋溢着窒息的浪漫。希望与绝望在两代人之间化成模糊的界限,或者说是希望恰恰带来了破坏,它貌似理直气壮的蒙蔽着有着封建权威的高老太爷的双眼,却麻木了克明克定的一代人,他们有着宝贵的经验,那就是理所当然的遵守为他们设计的这一切,甚至于感恩所有即将沉没的荣誉。 假如说觉新在封建制度下是无抵挡主义者的话,那么不如说他是残酷现实下承受了巨大痛楚的勇者。觉新生活的时代注定了他是十字路口上最艰苦的徘徊者,时代的牺牲者,他上承高老太爷的威严,下启羡慕着觉民的大胆与

11、追求。即使文章中并不是正面的表达这一个牺牲者,但其细腻的心里刻画让人感受得到这是一个承受着非人痛楚的弱者。在随遇而安的“怯懦者身上,他无疑是把生活处理的最好的一个,他深爱着梅表妹,却从不辜负瑞钰的感情,面对两个深爱的女人,任何一种选择都是痛楚的,而这种痛楚却沉重的藏在一颗受伤的心里,想着麻木,由于这不再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却放不下身边爱着他和他爱着的女人 而孤独月夜,偶然的思念,却化成深深的自责。在现实社会下,他可以放弃追求新潮的梦想,可是却放不下两个女人之间的爱。对于破坏的梦想,他拥有着下一代人最终的底线,那就是没有随风漂泊,而是用诠释爱的这种极端的苦痛变成了对封建社会提出挑战的最终利刃

12、,是悲壮的离去,无声的战斗。 关于鸣凤,是感受最深刻的人物。作为高府任人使唤的丫鬟,并不是说她有着与其他丫鬟不同的的一面,恰恰是她的共同性,把整个社会带入了人权的黑暗中。刻画鸣凤的深刻性,代表整个封建时代最底层人的生活和痛楚。作为高府中的小角色,抑或是历史中的小角色,鸣凤所代表的底层人的命运和思想很难为后人所觉察,而家却很深刻的表达了一类人的挣扎,然而,这种挣扎最悲剧性的表现在这是一场在现实中毫无意义的斗争中鸣凤久久等着希望的火光,她单纯的以为和觉慧的爱情可以改变她的命运,尽管他们的爱情沉重而持久,但也没有换来鸣凤死后觉慧撕心裂肺的“殉情之念,而是逐渐的淡忘,宛如生命中一次心旷神怡的登高远望,

13、成为了记忆,也吞噬在记忆之中。但是,鸣凤又是强烈的,她早就觉察现实残酷的一面,夜深人静,在灯光下的痛楚 苦苦等待和培养的爱情最终还是变成了欲罢不能四处躲着的奢靡品 婉儿的出嫁,更令她敏锐的感觉到死神降临的可怕。她一秒钟一秒钟的等待心爱人的到来,也一秒钟一秒钟的等待死亡。当希望完全的破灭后,她走向死亡,选择抗争,压抑的死去,唤起一大批人的起伏心灵。 家的人物内心或矛盾,或压抑的袒露,是抛却了时代沟壑的表达,是一道心灵的长廊,走着不同的人,却有着一致的感受。 在我们看来,家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你寒冷的时候,它可以带给你最温暖的关心 家就像是一潭清澈的池水,在你口渴的时候,它可以带给你最凉快

14、的感受 家就像是一双温柔关怀的大手,当你感到颓丧之时,它可以让你振作起来。家,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和支持,由于有了家,我们才有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由于有了家,我们才体会到了世间真情所在。 然而秋风瑟瑟,落叶飘尽,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家族的沉落、衰败,除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忧伤,我们并不能去做些什么,这就是无奈吧。 家读后感600字高中5 经过一个寒假的时间,我终究将巴金的家读完,这是一本反映了一个时代变迁的书。家以巴金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有血有肉、特性显明、栩栩如生。 巴金老爷爷透过对一个大家庭的描写折射出对旧社会旧制度的厌恶与憎恨,家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

15、家来痛斥了人与人在交往中黑暗、违心和奉承,通过三兄弟间性格的不同和对未来社会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层层更加深入的分析,真让人眼前一亮。 三兄弟中老大觉新的性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怯懦到极点的那种人,在以前就称他为“无抗争主义,是旧社会、旧体制的积极的拥护者 老二觉民则是站在老三觉慧那边,但他并不像觉慧那样冲动,有着沉稳的性格,对于进步先进思想十分接受,但意志不坚强,在必要的时候也会积极主动的争取幸福,从这点上来说我还是很欣赏他的 我最欣赏的是老三觉慧,他是一个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坚强不移的相信旧社会一定会过去,旧制度一定会被舍弃的有志青年,也就是由于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和老大觉新的性格刚好背道而驰,就像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任何交错点一样,也就注定着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 是的,在家中描述的这七十多个人物,各有各的显明特点,他们中大部分是旧社会、旧制度的拥护者,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但也有像觉民和觉慧这样少部分的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者,进步先进思想的接受者。也就是有了这些人,才使“五四后中国人民逐渐觉醒,开始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 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家在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