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898534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白城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30题)1.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土壤圈2.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年龄锥体的形状为( )A.上宽下窄 B.上窄下宽 C.中间宽上下窄 D.中间窄上下宽3. 生产者包括的生物类群是( )。A.真菌 B.病毒 C.绿色植物和利用化学能的细菌 D.工人、农民4. 在陆地群落中,( )通常是优势种。A.种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灌木 D.草本植物5.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栖息环境总称为(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

2、岩石圈6.下列不用于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是()。A.收获量测定法 B.二氧化碳测定法 C.黑白瓶法 D.标志重捕法7.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水稻 B.黄瓜 C.大 D.玉米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自生物进入环境的过程 ( )9.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 );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则趋向于(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10.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这是生态因子的A.间接作用 B.直接作用 C.综合作用 D.补

3、偿作用 ( )11. 在温带地区,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温度的变化 B.水分的变化 C.日照长度的变化 D.光照强度的变化12.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A.磷 B.钾 C.碳 D.铁13. 蛇、蜥蜴进入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的理化特性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15. 世界极干旱且高温地区,往往被( )所占据。A.高大植物 B.抗旱植物 C.抗湿植物 D.喜热植物16.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A.密度 B.盖度 C.频度 D

4、.重要值17.板状根现象常见于( )。A.北方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热带雨林18. 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高 B.低 C.相等 D.有时高有时低19.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草与豆苗的关系是( )。A.种内斗争 B.竞争 C.共生 D.寄生20. 根据有效积温法则,一种生物分布所到之地的全年有效总积温必须满足该种生物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A.K值 B.T值 C.N值 D.T0值 ( )21.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落叶22.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

5、分方法的是 ()。A.德鲁提 B.克列门茨 C.奥斯汀 D.布朗-布兰奎特23.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被称为A.Allen规律 B.Bergmam规律 C.Gause定律 D.阿利氏原则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B.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普通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C.按生物的生存环境类型划分,生态学可分为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农田生态学、

6、渔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D.按生态学与不同应用领域的结合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水域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25. 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 )。A.正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离散分布26. 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A.大豆菟丝子 B.草兔子鹰 C.牛粪蚯蚓鸡 D.秸秆蘑菇人27. 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28.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29.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

7、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 )。A.固定CO2B.分解有机物 C.利用光能 D.合成有机物30. 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甜菜二、填空题(20题)31.人类的某些活动,导致土壤、水和大气等非生物资源的恶化,正在继续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使_承受着巨大的压力。32. 植物之间为竞争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都会导致_分布的不均匀,形成镶嵌性。33._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一个数量特征。34.群落的演替是从_开始。35.陆地的初级生产力比水域的_。36.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37.世代分离种群的指数增长方程为N

8、tN0t,式中入是_。38.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_。39. 广义的共物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_。40.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_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1. 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叫 _。42. _和种子来源是原生植物群落复生的有利条件。43.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_自养生物。44.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_。45.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46.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47.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

9、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_来表示。48. 早稻不宜连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于种内的_作用。49.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中的_。50. 迁移现象在鸟类的研究中称为_。三、判断题(10题)51.第 44 题 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A.否 B.是52.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有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也是生态因子。( )53. 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A.正确 B.错误54. 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 )A.正确 B.错误55.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2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 A.正确 B.错误56.

10、有效的捕食可能把猎物种群消灭,然后捕食者也因饥饿而死亡。( )A.正确 B.错误57. 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A.正确 B.错误58. 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气候因子。 ( )A.正确 B.错误59.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60. 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A.正确 B.错误四、简答题(10题)61. 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62. 简述判断种群分布型的方法。63. 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64.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简述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65. 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的作用规律。66.描述种群数量特征的统计学指标有哪些?67

11、. 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68. 简述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69. 什么是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70.简述植物对土壤pH的适应类型。五、论述题(5题)71. 论述群落演替的动因及其类型72. 叙述水生群落演替的过程。73.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74. 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全球危机。75. 论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六、单选题(0题)76.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水能 D.煤参考答案1.A2.B3.C4.A解析:陆地群落中,种子植物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的外貌特征,通常是优势种。5.B6.D7.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

12、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8.C9.B10.B11.C12.C13.B14.D15.B16.D17.D18.A19.B20.A21.D22.B23.A24.A25.A26.B27.A28.A29.B30.C31.生物多样性32.群落内部物种群落内部物种33.净初级生产力34.生物定居35.大36.不均匀性37.周限增长率38.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39.信息流信息流40.后代人41.生态农业生态农业42.土壤土壤43.化能合成细菌44.生态环境45.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46.不均匀性不均匀性47.干物质重48.他感他感49.基本功能单元基本功能单元50.迁徙迁徙51.

13、N52.Y53.B54.A55.A56.B57.B58.B59.N60.A61.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3类: (1)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 (2)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 (3)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3类: (1)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 (2)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 (3)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62.检验空间分布的方法有分散度法和空间分布指数法。 (1)分散度法:假设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为m则可根据分散度S2值判断种群的分布类型 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