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

上传人:笔*** 文档编号:34895284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资料大全(适用进城考试、招聘、基本功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封-线- 座位号: 姓名: 考生号: 单位:202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点大全考点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围,其课程性质主要表现在: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工具性、开放性、层次性。考点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的。体现出四个特点:基础性、应用性、整合性、趣味性。考点3: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科渗透、倡导面向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考点4: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重实践能力原则、整合性原则、任务型原则、发展性原则。考点5:信息技术课程的评

2、价方式:成长记录袋、书面考试、实践能力考查、上机测试、教师观察、作品制作、表现性评价等。考点6: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二者和谐统一。考点7: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内容:评价应结合各地实际教学情况,注意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相互渗透。考点8: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简答题):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运输信息、处理信息

3、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生活等问题,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生和合作学生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生、工作和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考点9: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简答题):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4、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考点1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考点11: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建议开设102课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考点12: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考点13: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考点14: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要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5、。考点1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考点16: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教学目标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对象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构建转向;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考点17: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要以教学需要为中心,要有针对性、有灵活性、要多样化。考点18: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贴近生活、探究学习和因材施教。考点19: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四个阶段: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检查和巩固知识。这四个阶段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环节,并具有相对独立性。考点20: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课

6、堂讨论法、个别指导法、任务驱动法。考点2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考点22: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做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考点23: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考点24:任务驱动法的一般过程: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共同探讨、分析任务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展示评价。考点25: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教育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考点26:信息技术作业的形式: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操作实践作业。考点27: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考点28:c考点29: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考点30: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 地方)和(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