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4894596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安全素质教育真题二卷(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10题)1.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他特征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两大主要特征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2.网络安全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并()有关单位做好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A.指导、督促 B.支持、指导 C.鼓励、引导 D.支持、引导3.专门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病毒是()。A.源码型病毒 B.文件型病毒 C

2、.外壳型病毒 D.入侵型病毒4.下列算法中,属于对称加密机制的算法是()。A.RSA B.DES C.ECC D.SHA5.目前最安全的防火墙是()。A.由路由器实现的包过滤防火墙 B.由代理服务器实现的应用型防火墙 C.主机屏蔽防火墙 D.子网屏蔽防火墙6.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外部的攻击所采用的常用技术称为()。A.网络的容错技术 B.网络的防火墙技术 C.病毒的防治技术 D.网络信息加密技术7.造成广泛影响的1988年Morris蠕虫事件,是()作为其入侵的最初突破点。A.利用操作系统脆弱性 B.利用系统后门 C.利用邮件系统的脆弱性 D.利用缓冲区溢出的脆弱性8.下列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中

3、,错误的是()。A.游戏软件常常是计算机病毒的载体B.用杀毒软件将一片软盘杀毒之后,该软盘就不会再染病毒了C.只要安装正版软件,计算机病毒仍会感染该计算机D.计算机病毒在某些条件下被激活之后,才开始起干扰和破坏作用9.特洛伊木马作为一种特殊的恶意代码,其首要特征是()。A.传染性 B.破坏性 C.隐蔽性 D.复制性10.在FlashCam主界面中没有的菜单项是()。A.查看 B.选项 C.电影 D.文件二、多选题(10题)11.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A.系统漏

4、洞 B.网络攻击 C.网络侵入 D.计算机病毒12.下列哪些是商业杀毒软件必备的技术()。A.云安全技术 B.内存检测技术 C.虚拟机技术 D.广谱杀毒技术 E.驱动程序技术13.蠕虫和传统计算机病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上。A.存在形式 B.传染机制 C.传染目标 D.破坏方式14.不属于清除软、硬盘上恶意代码的方法是()。A.格式化软盘 B.对CMOS进行放电 C.启动计算机 D.格式化硬盘 E.使用杀毒软件15.根据垃圾信息传播的媒体不同,垃圾信息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它们分别是()。A.垃圾短信息 B.垃圾邮件 C.即时垃圾信息 D.博客垃圾信息 E.搜索引擎垃圾信息16.以下哪些测试属

5、于白盒测试?()A.代码检查法 B.静态结构分析法 C.符号测试 D.逻辑覆盖法17.任何个人和组织应当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负责,不得设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A.实施诈骗 B.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 C.制作或者销售管制物品 D.传授犯罪方法18.以下哪项属于防范假冒网站的措施()。A.直接输入所要登录网站的网址,不通过其他链接进入B.登录网站后留意核对所登录的网址与官方公布的网址是否相符C.登录官方发布的相关网站辨识真伪D.安装防范ARP攻击的软件19.下面哪些是SAN的主要构成组件?()A

6、.CISCO路由器 B.HBA卡 C.GBIC(光电转换模块) D.光纤交换机20.Word宏病毒是一些制作恶意代码的专业人员利用Microsoft Word的开放性专门制作的一个或多个具有病毒特点的宏的集合,这种病毒宏的集合影响到计算机的使用,并能通过()进行自我复制及传播。A.宏命令 B.VBA语言 C.DOC文档 D.DOT模板三、多选题(10题)21.安全理论包括()。A.身份认证 B.授权和访问控制 C.审计追踪 D.安全协议22.蠕虫和传统计算机病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上。A.存在形式 B.传染机制 C.传染目标 D.破坏方式23.访问控制矩阵(Access Control Mat

7、rix)是最初实现访问控制机制的概念模型,以二维矩阵规定主体和客体的访问权限。那么明确访问权限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在Windows系统对文件的访问权限一般包括:()。A.修改 B.执行 C.读取 D.写入24.分组密码的设计原则包括()。A.要有足够大分组长度,n不能过小 B.密钥空间要尽可能大 C.密码算法复杂度足够强 D.密码算法必须非常复杂25.VPN在公共网上构建虚拟专用网,进行数据通信,可以保证通信过程中的身份认证、数据保密性和数据完整性。VPN采用的安全技术有:()。A.安全隧道技术 B.密钥管理技术 C.数据包过滤技术 D.用户身份认证技术26.比较法是恶意代码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8、计算机安全防范工作者常用的比较法包括()。A.注册表比较法 B.操作系统比较法 C.文件比较法 D.内存比较法 E.中断比较法27.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数字签名机制能够实现的目标:()。A.接受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信息的签名B.发送者不能抵赖对信息的签名C.接受者不能伪造对信息的签名D.发送者能够确定接受者收到信息28.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A.公共利益 B.网速 C.国计民生 D.国家安全29.包过滤防火墙可

9、以根据()、()和()条件进行数据包过滤。A.用户SID B.目标IP地址 C.源lP地址 D.端口号30.以下关于DDOS攻击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无需侵入受攻击的系统,即可导致系统瘫痪B.以窃取目标系统上的机密信息为目的C.导致目标系统无法处理正常用户的请求D.如果目标系统没有漏洞,远程攻击就不可能成功四、填空题(2题)31.ECB全称是_。32.Norton Utilities中的“Norton Win Doctor”和_工具都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提升运行速度。五、简答题(1题)33.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六、单选题(0题)34.限制某个用户只允许对某个文件进行读操作

10、,这属于()。A.认证技术 B.防病毒技术 C.加密技术 D.访问控制技术参考答案1.C2.A3.B4.B5.D6.B7.C8.B9.C10.C11.ABCD12.ABCD13.ABC14.BCE15.ABCD16.ABCD17.ABCD18.ABC19.BCD20.CD21.ABCD22.ABC23.ABCD24.ABC25.ABD26.ACDE27.ABC28.ACD29.BCD30.AC31.Electronic CodeBook32.Spend Disk33.1.漏洞是造成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绝大多数非法入侵、木马、病毒都是通过漏洞来突破网络安全防线的。因此,防堵漏洞是提高系统及网络安

11、全的关键之一。当前的漏洞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软件系统的漏洞,如操作系统漏洞、IE漏洞、Office漏洞等,以及一些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如SQLServer)漏洞;二是硬件方面的漏洞,如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产品的漏洞。2.黑客的非法闯入在日常故障统计中,工作人员使用不当而造成的问题占绝大多数,例如,有的工作人员在多台机器上使用U盘、移动硬盘拷贝文件时,不注意杀毒;有的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随意安装软件;还有人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甚至与别人共享账号,这些也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威胁。3.病毒与非法入侵单位用于正常办公的计算机里通常保存了大量的文档、业务资料、公文、档案等重要数据和信息资料,如果被病毒破坏,被非法入侵者盗取或篡改,就可能造成数据信息丢失,甚至泄密,严重影响到正常办公的顺利进行。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轻则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变慢,频繁宕机,重则文件被删除,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甚至硬盘被非法格式化,还可能引发硬件的损坏。还有些病毒一旦感染主机,就会将系统中的防病毒程序关掉,让防病毒防线整个崩溃。3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