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心得体三篇

上传人:c****x 文档编号:34894147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心得体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心得体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心得体三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这次“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以鲁炜违章犯法为反面教材,系统剖析、反思、整改,这是全省上下铸牢“四个意识”、坚决听党指挥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入推进正风反腐、纯洁党内政治生态的实际举措。近日来,静下心来观看录像,聆听辅导,阅读材料,深刻剖析,本人精神得到洗礼、灵魂深受触动。下面,结合学习思考,谈认识和体会:一、信念既是思想的“总开关”,也是行动的“总闸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思想纯洁。纵观鲁炜等人的成长堕落轨迹,以及通过我省陈树隆、杨振超、周春雨违章犯法违法反面教材学习,对照我区查处的违纪违法和

2、本单位王家富的反面典型,从这些被查出的违攻纪中,我发现大多数违法违纪官员他们起初同样扎扎实实的工作,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对党和人民做了一定的贡献。后来由于党性淡化、忘记初心,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沦落为人民的罪人。教训深刻警示我们,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人生价值观的偏移是最根本的偏移。他们一个个走上违纪违法道路,表面上看是贪腐引起的,但深层次的原因,是政治上的迷失,理想信念的沦丧,人生价值观的扭曲,最终导致与党离心离德。当前,面对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和市场魔力的引诱,我们能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保持头脑清醒,是这次“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因此,我们必须从身陷的人员身上接受教育、吸取教训,自觉加强思想改造,筑牢“引诱”堤坝。一是要持续不断改造思想,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切实铸牢理想信念。二是要坚定不移听党指挥,始终牢记政治生命党给予、成长进步党培养、前途命运党决定,要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对责任义务的使命感,成为党的忠实“拥护者”,当好党的忠实“追随人”。三是要始终加强党性修养,时刻都要正气凛然、胸怀坦荡。对于错误和言论,既要带头抑制,更要敢于直面批判,要积极帮助改正。通过强化原则性和战斗性,来坚定信仰信念。二、愿望既是无止境的,也是有限制的。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管好自己的愿望追求,不被名利所困,不为地位所累。

4、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是由愿望组成的,人生的追求也是愿望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愿望追求。正当的愿望和名利追求,可以激励斗志、催人奋进、激发工作干劲和热情。反之,愿望过度,心灵就会失衡,信念就会因之动摇。对照查处的违纪违法的反面典型,发现一个共同点,都是利欲熏心、私欲收缩。从拿一次红包、批一回条子、打一个招呼,直至最后收受巨款,看似不起眼的第一次,已经埋下了腐化堕落的种子。导致把“公权”变成了“私权”,把“公仆”变成了“主人”,把“”变成了“为自己服务”,他们的人生是扭曲的,他们的愿望追求最终都是悲惨的结局。这次“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教育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思进取、盲目攀

5、比,工作提不起精神、分心走神,盯着位置干工作、患得患失”等问题,都是我们的愿望和名利追求而产生的具体表现,必须在以后工作中加以纠正。因此,管好愿望,不被名利左右,确保把握“三观”:第一,正确的得失观。不能算错账,应当看到,在单位工作近三十年,肯定得大于失。只有个人利益上的知足,才能更深切地感知组织恩,才能感激组织的培养。第二,科学的比较观。选准“比”的参照,既要比好的,又要比差的;既要比个别的,又要比普遍的;既要比眼前的,又要比长远的。通过合理的比较,比出正心态,信心和干劲。第三,正确的权力观。认清权是谁给的,应该为谁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平时应当自觉做到:对待工作要多用加法,倍加

6、珍惜来之不易的岗位,珍惜多年的奋斗成果,珍惜拥有的自在和幸福,以进取之心履职尽责;对待职务要多用减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做到知足知恩,以平常之心看待职位;对待利益要多用除法,切实剔除私心杂念,以公正之心待人处事。同时,要把住自己的爱好、情趣和小节,真正做到干干净净办事、堂堂正正做人。三、纪律既是高压线,又是保护网。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讲纪律、守规矩牢记在心目中,贯穿于行动上。纪律好比交通信号灯,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强制性。遵守法律法规,纪律就能起到“护身符”、“保护网”的作用;越出了道德底线、违反了规章制度,纪律就是带电的“高压线”,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责任的追究、法律的制裁。一些同志之

7、所以违反规定,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纪律的“保护网”、“高压线”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平时我们所学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文件,都是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不准”、“严禁”、“禁止”,更是明令禁止的纪律“高压线”,我们只有学深了、悟透了、掌握了,才能自觉做到执行上令行禁止、落实上不打折扣。养成遵章守纪习惯,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不忘组织的培养、信任,不论是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在八小时之外,不论是在工作圈,还是在生活圈,都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带头严格自律,经得住考验。2022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中国人的餐桌消费

8、,跟中国的美食一样举世闻名,舌尖之上,消费惊人,浪费也惊人。有报道称,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此糜费,触目惊心。在全社会范围内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很有必要从餐桌做起。应该说,中国人真正摆脱贫穷饥饿还没有多久,可是,到处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无论是亲朋好友团聚,还是公务接待,餐桌之上,总要七碟子八碗点上一大桌菜,酒酣人散,剩下不少食物白白倒进泔水桶,究其根源,有的是觉得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待客之盛情,有的则完全是讲排场、好虚荣、比奢华、慷公家之慨。贪腐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现实国情看,我们国家是资源短缺的大国,虽然现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

9、均衡,还有上亿农村扶贫对象、数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从长远影响看,铺张浪费行为极其有害,任其发展蔓延,会造成奢靡享乐的风气,毒害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伟大复兴任重道远,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胼手胝足艰苦奋斗,我们绝不能倒在享乐主义面前,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从整治公款吃喝开始。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将各项节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下大力气管好公款消费。管住公款消费,不用公款大吃大喝,既是对群众呼声的回应,也是所有公务人员理应恪守的职业道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也需要全社

10、会每个成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尽管生活条件好了,尽管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也不应该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惜物力,勤俭持家,是中华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延续下去、传扬下去。再过些时日,春节、元宵节就该到了,节日期间聚会欢宴乃人之常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个春节的餐桌上做起,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兜着走,塑造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餐桌文明风尚,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22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心得通过这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了厉行节俭的重要性。平时生活中,如吃饭喝水等,经常是吃不完就倒掉,从

11、来不考虑这样做对不对。然而资源有限,我们在富有时就应该珍惜,不能因为常见不缺,就随意的浪费,这对于其他人是不公平的。贫困地区的人,连饭都吃不起,他们为了一日三餐努力奔波,还要经常挨饿。沙漠地区的人也一样,他们缺少水资源,水资源对他们来说比石油和黄金还贵。对我们而言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缺的东西,所以不知道珍惜。却不知道这是在伤害他人,也是严重浪费行为。每一粒米都是汗水凝聚而成,都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我们应该珍惜,有这么好的条件,就应该珍惜这些资源,平时生活时,吃饭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能吃不完就扔,当我们每个人都在浪费我们的粮食等资源,我们的资源会消耗殆尽。当有一天这些资源短缺,我们却养成

12、了奢侈的生活方式,那时候我们就会考虑为什么如此浪费,让我们没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平时就应该厉行节俭,浪费粮食不对,浪费水资源也不对,所有浪费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我们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总有一天会消耗完,所以在平时我们就应该珍惜这些资源。以前没有留意这些,那是因为自己觉得这样做没有错,当明知道这样做不对,是在浪费资源,那就必须改正。我会去改,因为我希望做一个知道节俭的人,不浪费我们的资源,把多余的资源留给其他有需要的人。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更要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考虑,比如废旧的衣服不要随意扔,可以把它捐赠给其他需要的人,节援用电,知道资源珍贵,就要保护好我们的资源,保护我们们共有的财产。我会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我也会督促我们身边的人与我一起倡导节俭,反对浪费。坚持每天做好,不浪费一粒米,也不浪费一滴水,只取自己需要的量,哪怕这些资源都是自己用辛苦换来的,也不会浪费,养成节约好习惯。对于随意浪费的人,我也会及时阻止教导,让他们明白,浪费是不对的,只有珍惜我们的资源才能够造福社会,做人不但要知道节约,也要培养出高尚的品德,不能只顾着自己一个人,也要为其他人分忧。这次的感触让我深知,浪费不好,在平时生活时应该倡导节俭,应该珍惜资源,把这些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反对浪费资源。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