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8829650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生物(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宁德一中高一第一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生活中很多美食制作离不开微生物,下列食品与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豆腐乳大肠杆菌B. 酸奶乳酸菌C. 葡萄酒酵母菌D. 米醋醋酸菌【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详解】A、豆腐乳是以大豆为原料,先制成豆腐坯,再将毛霉接种在豆腐坯上经发酵而制成的,因此利用霉菌制作豆腐乳,A错误;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

2、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B正确;C、果酒制作原理: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D、参与米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D正确。故选A。2. 蜜桔、脐橙和猕猴桃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经常食用能够防治( )A. 夜盲症B. 牙龈出血C. 佝偻病D. 贫血【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缺乏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小,但维生素的作用很大,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详解】ABCD、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经常食用蜜桔、脐橙和

3、猕猴桃等水果,能够防治坏血病和牙龈出血,佝偻病是缺钙或缺维生素D引起的,缺铁会患贫血,与维生素C无关,ACD错误,B正确。故选B。3. 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中医把脉诊病时手指按压的血管分别是( )A. 静脉、动脉B. 静脉、毛细血管C. 动脉、静脉D. 动脉、毛细血管【答案】A【解析】【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静脉是将血液从 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详解】 日常采血或输血扎针的血管都是静脉,是因为静脉在皮下分布较

4、浅,且管腔大、血流慢、管壁薄且易止血。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这里的切指的是切脉。这里的脉指的是桡动脉。 故选A。4.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温度检测结果1号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748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2号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37?3号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0?A. 2号试管模拟的是淀粉在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过程B. 三只试管实验的结果都不变蓝C. 该实验操作可以先加碘液后加唾液D. 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

5、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详解】A、2号试管模拟的是淀粉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A错误;B、1、3号温度不适宜淀粉酶的消化作用,1、3号试管内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B错误;C、如果先加碘液,碘液会因温度高而升华,影响实验效果,因此不能先加碘液,C错误;D、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三只试管放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其它都相同,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D正确。故选D。5. 在酿制米酒过程中,蒸熟的糯米降温至30后才能加入酒曲的原因是( )A. 防止淀粉分解成葡萄糖B. 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C. 防止糯米变质D. 防止酒曲中的微生物失活【答案】D【解析】【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

6、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酒曲中的菌种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发酵分解有机物能产生酒精,蒸熟的糯米降温至30后才能加入酒曲的原因是防止高温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D符合题意。故选D。6. 小明发现蚂蚁排成一队向前爬,问妈妈:“是前面蚂蚁留下了信息吗?”此句话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制定计划D. 得出结论【答案】A【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

7、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题干中,有同学说:“是前面蚂蚁留下了信息吗?”,在科学探究步骤中属于提出问题,A正确。故选A。7. 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活动与观察现象的描述,

8、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反光镜B.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C.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通常观察不到细胞膜D.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物像在视野左方,应向右方移动玻片【答案】C【解析】【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详解】A、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错误;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错误;C、细胞膜是紧

9、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通 常观察不到细胞膜,C正确;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左方,应将装片向 左方移动玻片,物像才向右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错误。 故选C。8. 大山雀和蝙蝠都善于飞行。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胎生哺乳B. 用肺呼吸C. 体温恒定D. 都有脊柱【答案】A【解析】【分析】大山雀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详

10、解】ABCD、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生殖为胎生哺乳,大山雀属于鸟类,是卵生,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大山雀属于鸟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内都有脊柱,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9. 外耳道多毛症的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一个患有外耳道多毛症的父亲将该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是( )A. 0%B. 25%C. 50%D. 100%【答案】A【解析】【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遗传给男孩,X染色体一定遗传给女孩。因此,“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存在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

11、该病传给女儿的几率是0,A正确。故选A。10. 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 夜盲症和侏儒症B. 血友病和巨人症C. 佝偻病和呆小症D. 呆小症和侏儒症【答案】D【解析】【分析】常见的激素分泌异常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详解】A、夜盲症是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B、血友病属于遗传病,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C、佝偻病却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

12、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D、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符合题意。故选D。11.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在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动的。这主要是靠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实现的( )A. 蒸腾作用B. 吸收作用C. 光合作用D. 呼吸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根从土壤在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详解】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根从土壤在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不断散失水分,也促进根不断从土壤在吸收水分,并通过

13、茎中的导管源源不断运输的叶,出现了“水往高处流”的现象。故选A。12. 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做法主要原理A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及时排涝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C带土移栽花草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D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实质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有氧呼吸:细胞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

14、动的需要的过程。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详解】A、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以及矿质元素等。“正其行,通其风”可以确保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 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A不符合题意;B、农田淹水后,如不及时排涝,植物会死亡,原因是水分过多,根无法有氧呼吸。所以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不是减少根对水的吸收,B符合题意;C、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因此带土移栽花草可以有效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不符合题意;D、刚收获的

15、种子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呼吸作用强放出大量的热使种子变质,所以晒干主要是使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进而延长贮藏时间,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下图式子中,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 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C. 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提供D. 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图示表示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表示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详解】A、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