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检测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34880274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关检测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过关检测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过关检测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过关检测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关检测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关检测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关检测过关检测 20222022 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A A 卷卷(含答案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6060 题)题)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A.自然权利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答案】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 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 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

2、律手段来解决 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答案】C 3、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 B.磨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4、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 B.言传身教 C.依法从教 D.课堂教学【答案】B 5、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A.埋头苦干 B.为人师表 C.公平公正 D.开拓创新【答案】B 6、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 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C 7、工

3、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C 8、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A.关注每一位学生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B 9、()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答案】D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A.论语 B.礼记 C.中庸 D.孟子

4、【答案】B 11、师表精神的核心是()。A.人本精神 B.奉献精神 C.科学精神 D.道德精神【答案】B 1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答案】B 13、()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答案】D 14、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 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5、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 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 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 15、()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答案】D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责权利统一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按劳分配【答案】C 17、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答案】B 18、为人师表含义丰富,()倡导“师者,人之楷模也”。A.孔子 B.孟子 C.杨

6、雄 D.叶圣陶【答案】C 19、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C 20、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 B.善恶 C.荣辱 D.美丑【答案】B 21、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A.提高师德认识 B.陶冶师德情感 C.磨炼师德意志 D.坚定师德信念【答案】D 22、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

7、识 D.爱国守法【答案】A 2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恩格斯【答案】C 24、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敬业爱生【答案】D 2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承受性 D.主导性【答案】D 26、2004 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答案】A 27、道德评

8、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A.成败 B.善恶 C.动机一效果 D.社会影响【答案】B 28、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B 29、对教师正直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 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 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 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C 30、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 B.品德评价 C.批评教

9、育 D.价值澄清【答案】D 31、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 B.锻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32、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 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 33、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A.思想意识 B.文化意识 C.社会经济 D.社会意识【答案】D 34、一切学术活动

10、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A.求真 B.创新 C.美德 D.严谨【答案】B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 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 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 D.以上都是【答案】D 36、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 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 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 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A 37、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名

11、言是()。A.诲人不倦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答案】D 38、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教育秩序,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B.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和人类文明进步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 39、教师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A.教学的延伸 B.乐于助人 C.专业服务 D.社会服务【答案】C 40、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 B.善恶 C.荣辱

12、 D.美丑【答案】B 41、道德的目的是()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A 42、师德教育首先应从公民道德谈起,其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公民道德符合当前师德的实际情况 B.公民道德契合一般教师的道德心理 C.公民道德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D.公民道德是教师道德的决定性因素【答案】D 43、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 B.学术失范 C.学术不端 D.学术道德【答案】C 44、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 B.有教无类 C.化民成性 D.因材施教【答案】C 4

13、5、大学精神主要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以及()。A.教授治校 B.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C.追求卓越 D.简政放权【答案】B 46、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 B.开拓创新 C.独立自治 D.理性批判【答案】A 47、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答案】D 48、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A.教育理论 B.教育方法 C.教育技术 D.教师品行【答案】D 49、师表精神的核心是()。A.人本精神 B.奉献精神 C.科学精神 D.道德精神【答案】B 50、教师

14、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A.认真负责 B.爱岗敬业 C.努力学习 D.一丝不苟【答案】B 51、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 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 52、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 B.学术失范 C.学术不端 D.学术道德【答案】C 53、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生生关系 B.师师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C 5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15、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A.论语 B.礼记 C.中庸 D.孟子【答案】B 55、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 B.职责权利 C.职业劳动 D.生活方式【答案】A 56、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D.以上都是【答案】D 57、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A.认真负责 B.爱岗敬业 C.努力学习 D.一丝不苟【答案】B 58、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D.教育与价值体

16、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 59、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A.专业性 B.多重性 C.探索性 D.实践性【答案】D 60、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 B.磨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多选题(共多选题(共 1010 题)题)1、下列选项中,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错误的是()。A.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善”和“恶”B.教师道德评价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教师道德评价的主体 C.历史上少有伦理思想家提出有关善恶标准的解释和观点 D.历史上的“义”“利”之争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评价【答案】BCD 2、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在于()。A.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 B.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成果被随意滥用或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的可能性 C.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意识 D.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消极层面上的负面作用【答案】ABCD 3、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教师履行师德规范有重要意义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