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

上传人:弄不****22 文档编号:34871167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站),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并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环检站),是指承担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年度(定期)检测的机构。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的委托。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综检站)站是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监督检测和技术服务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在用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诊断,对汽车

2、维修质量进行检测监督。另外,还可对改装、改造、报废车辆及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成果等项目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结果等。因此,机动车检验机构分为安检站、环检站和综检站。3个站既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包含设置。机动车检验工作社会化运作以来,在省质监部门和省公安厅、环保厅的积极推动下,机动车检验机构均依法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接受现场评审,取得资质认定证明,并能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基本情况随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营运车辆季检、维修检验要求的取消,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检验机构出具的综检报告和安检报告的相互采信政策的实施,单独的营

3、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业务量萎缩,通过改制、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注销或转让,仅个别国有属性综检站因体制机制问题得以保留。目前宁波共有通过CMA资质认定的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32家,其中22家实施安检、综检、环检三检合一,2家单独安检站,1家单独环检站。机构地区布局分布较合理,其中市区11家,慈溪5家,北仑3家,余姚6家、象山2家、宁海2家、杭州湾2家,奉化一家。全市共有汽车安全技术检测线125条,检验人员655名,机动车年检验量151.6万辆,机动车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满足车辆检测需求。与8年前相比,各项数据都有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全市安检站11家,汽车安全技术检测27条,检验人员245名,机

4、动车年检验量134万辆。分布情况:市区4家,慈溪3家,北仑2家,余姚、象山、宁海、奉化各一家。机动车检验检测业务需求较大)。1.存在问题近几年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显示,宁波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经过多年发展,基本能够遵守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 通用要求、RB/T218-2017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要求,检验行为的规范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概况起来可以分成体系问题和违法违规情况。1.体系运行问题:1是履行社会责任承诺未对外公示

5、。部分机构虽已签署履行社会责任承诺,但没有上墙公示。2是个别机构不能按照规定要求实施年度质量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管评只有输入无输出,内审要素不全,未按计划对新进员工实施质量监督等。3是报告原始记录信息不全,个别机构的检验报告信息不全,无法体现路试车辆驻车性能检测项目。4是设备管理存在疏漏。个别安检机构设备档案管理不规范,检验设备没有执行定期检定制度,存在超期现象;部分机构不重视检验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期间核查间隔时间过长或核查工作走过场;5是档案管理不完善,个别机构未对不合格检验检测报告进行留档管理,未在留档中发现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检验报告。(二)违法违规情况:1存在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个别机

6、构部分检验报告签发是通过盖授权签字人个人印章的形式进行,但经过现场核实,系其他工作人员代为盖章签发报告。2是未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检验检测出具报告。如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要求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时要对底盘部件进行查验,现场发现个别检验人员没有进行该项目核查工作。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规定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过程中,要将气体质量分析系统的锥形管固定到汽车排气管上,现场发现检验人员任意放置锥形管,未进行固定操作。3是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仍出具检验报告。GB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7、(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规定在检测过程中要防止泄露,现场发现机构尾气检测的采集气管存在明显破损,仍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4是超范围出具检测报告。个别机构不具备营运车辆检测资质,出具了网约出租车的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三、管理对策机动车检验机构受政府委托,对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事关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提升机动车检验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规范检验行为,确保其出具的报告客观公正、准确可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压实机构主体责任。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机动车检验机构要进一步落实法律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自觉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严格依法施检。增强“便民利

8、民”思想认识,自觉遵守检验检测机构质量安全承诺,努力营造规范、公平、公正、安全放心的机动车检测环境。保证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确保检验数据和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公正意义。二、坚持严格管理、重点帮扶原则。资质认定部门应坚持严格管理、重点帮扶的原则, 积极引导和帮扶机动车检验机构规范管理。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车检机构专题会议,指导车辆检测机构开展全面自查、问题整改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技术专家库,邀请资深技术专家对车辆检验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纠正机动车检验新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检验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三、强化部门联动。通过市监、公安、生态环境、交通等4部门联合,

9、市、县、所3级联动,监管、执法、技术专家3方协力配合,严厉打击机动车检验机构超范围检测、不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检测、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机动车检验市场领域形成震慑,有利于全面提升车辆检验检测质量,守牢车辆检测的安全底线。四、实施分类管理。创新监管模式,对机动车检验机构实施等级化管理,将车辆检测机构分为A(标杆检测站)、B(满意检测站)、C(需要整改和完善服务检测站)三个等级,检测站分级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开,A、B、C级每年动态调整,通过市场化机制倒逼检测站以标杆站为指引,争先创优,持续增强软硬件建设能力水平,不断满足群众更高需求。建立健全分类监管、精细化、差异化长效监管机制。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的基础上,以强化车检服务社会监督、提高监管效率效能。1.发挥协会作用。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桥梁作用,行使社会监督职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内部行为,对非法行为进行揭露和举报,依法维护行业利益,促使其肩负起推动车辆检验安全的重任。通过制定“机动车检验机构规范”等团体标准,统一机动车检验机构硬件设施条件,优化管理服务,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车辆检测服务高地。作者简介:戴丽娜 女 硕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浙江台州 1982-研究方向:计量测试、检验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