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871011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产业建议书加强智能制造安全风险研判,同步推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功能安全,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实施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国家、地方、企业多级工控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数据跨境传输备案与监管机制。建立符合政策标准要求的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培育安全服务机构,加大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提升诊断、咨询、设计、实施等服务能力。一、 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和工艺创新,推行精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泛在感知、数据贯通、集成互联

2、、人机协作和分析优化,建设智能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供应链。鼓励各地方、行业开展多场景、多层级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强化精益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推动跨业务活动的数据共享和深度挖掘,实现对核心业务的精准预测、管理优化和自主决策。面向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医疗装备、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行业,支持智能制造应用水平

3、高、核心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配置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打造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可信交互、生产深度协同、资源柔性配置的供应链。二、 强化人才培养定期编制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研究制定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标准。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机构,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加强应届毕业生、在职人员、转岗人员数字化技能培训,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促进智能制造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新工科建设,在智能制造领域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优化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加快高端人才培养。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开展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技能竞赛。

4、三、 我国煤机行业的发展概况煤机行业是矿山机械制造行业的子行业之一,主要是为煤炭生产企业提供装备和服务的行业,是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煤机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亦依赖于煤炭工业的发展。广义上的煤机包括勘探设备、综合采掘设备、提升设备、洗选设备、安全设备、露天矿设备以及其他设备等,狭义上的煤机即指煤炭综合采掘设备,包括掘进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合称三机一架。2016年国家开始在煤炭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煤炭企业经营情况趋于稳定,利润情况得到改善,有效保障了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跌的趋势也逐步企稳,2019年行业固定资产投

5、资较上年上升了296%,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2019年略微下降了07%,2021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较2020年上升了111%。四、 矿山机械行业壁垒(一)矿山机械行业技术壁垒行业矿山轨道运输智能装备及配件,其自身研发与生产涉及电控系统、变频调速器、电池组、驱动部和液压系统等部件的研制、整合组装;其中电控系统的设计研究需要利用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完成;液压起吊系统需要雄厚的数学理论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电池组的研制需要熟练掌握电路原理及其电路图。因此行业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现代地质、电子、传感器、网络通信、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还需要防爆

6、设计技术等专业技术,因此相关技术研发人员多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二)矿山机械行业资金壁垒矿山机械制造行业需要大量初始投资,其中固定资产投入主要包括大型厂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此外,行业下游多为大型煤炭企业,这些煤炭企业多为大型国企,其对产品采购、付款具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合同结算周期较长,应收账款普遍较高,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大量的营运资金,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投资矿山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资金投入能力,行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三)矿山机械行业人才壁垒因煤矿工作环境复杂多样,相应系统产品存在定制化特征,因此矿业机械设备制造供应商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相关专业技术,还需

7、要对产品的复杂应用环境及多样应用场景拥有深刻理解,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进入本行业面临较高的人才壁垒。(四)矿山机械行业行业准入壁垒由于矿山机械设备的质量关系着煤矿生产人员的生命与安全,因此国家对矿用产品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条件。行业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业务资质,如安标证、防爆证等,作为企业立足于行业的先决条件,企业需要在前期花费较多的资金和时间完成产品开发、认证等相关工作。因此,行业存在较高的准入壁垒。五、 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健全完善计量、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深入推进标准化

8、工作。持续优化标准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强现有标准的优化与协同,在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方面推动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标准群。加快标准的贯彻执行,支持企业依托标准开展智能车间/工厂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技术成熟度高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围绕智能车间/工厂建设、新模式应用、供应链协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的标准群,推进试点成果在中小企业和同行业企业的应用。继续加强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合作,拓展中

9、日、中英等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持续提升中国方案在国际标准中的贡献度,深化双边、多边标准化交流机制,形成一批标准化成果。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加强工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支持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围绕内部资源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中小企业服务、工业数据处理分析,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数据的有效集成和管理。六、 矿山机械行业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开始,我国的矿山机械制造行业进

10、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是矿山机械的主要生产国,但我国现有的采矿机械技术还相对较落后,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求。随着低碳经济战略的发展,我国的矿山机械设备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据统计,到2022年,在持续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煤炭,铁矿石,铝,精炼铜等国民经济支柱的矿产资源将会非常匮乏。所以说,现在需要迫切改善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探和采矿技术。政府为贯彻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矿山资源理念,自2017年以来,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明确我国矿业发展持续向绿色矿山及智能矿山全面推进,加强矿山环境建设以及智能化建设,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及产业格局。政府颁布各项关于绿色矿

11、山政策的目的在于引导企业自主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推进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的经营理念,要求企业对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失衡等破坏予以最大限度的治理和修复,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做好布局规划。为推进智能矿山的全面建设,政府先后颁布多项政策文件,从行业规范到企业转型方面对智能矿山建设都予以明确的指导,从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企业支持,鼓励矿企对新建矿山直接进行智能化规划与设计,对矿用机械设备进行智能化全面改造升级,持续推进智能矿山的建设进程。我国的矿山机械制造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

12、与引导,矿山机械制造行业将通过深化改革,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走向国际化的高端市场舞台。未来5年,矿山机械的技术成长将会成为行业焦点。七、 加强安全保障加强智能制造安全风险研判,同步推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功能安全,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实施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国家、地方、企业多级工控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数据跨境传输备案与监管机制。建立符合政策标准要求的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培育安全服务机构,加大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提升诊断、咨询、设计、实施等服务能力。八、 智能制造发展

13、规划基本原则(一)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联合体,开展技术、工艺、装备、软件和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二)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在战略规划引导、标准法规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三)坚持融合发展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带动上下游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同步提升,

14、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坚持安全可控强化底线思维,将安全可控贯穿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全过程。加强安全风险研判与应对,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功能安全保障能力,着力防范化解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实现发展与安全相统一。(五)坚持系统推进聚焦新阶段新要求,立足我国实际,统筹考虑区域、行业发展差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和企业积极性,分层分类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九、 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目标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

15、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2025年的主要目标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