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868511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13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范文模板)(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航空机载设备申请报告报告说明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安全标准规范,提高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全面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按照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提高重要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能力、网站防攻击能力以及重要信息防泄露能力。实施民航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安全可控和。建立覆盖全行业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实时在线安全监测和通报预警平台,加强实时监测。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259.8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68.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64%;建设期利息207.55万元,占项目总投

2、资的2.02%;流动资金1983.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3%。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1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7241.69万元,净利润3264.6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5.05%,财务净现值5484.1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

3、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9一、 航空航天行业技术状况9二、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11三、 提升航路网络容量13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15五、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16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9第二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20一、 公司基本信息20二、 公司简介20三、 公司竞争优势21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3五、 核心人员介绍24六、 经营宗旨25七、 公司发展规划26第三章 行业发展分析31一、 加强安保体系建设31二、 完善机场布局体系31第

4、四章 项目绪论34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34二、 编制原则34三、 编制依据35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36五、 项目建设背景36六、 结论分析3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0第五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4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3二、 建设方案45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6第六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48一、 项目选址原则48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8三、 建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实力雄厚的产业强市50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56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5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7二、 董事60三、 高级管理人员64四、 监事66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69一、 优势分析(S)

5、69二、 劣势分析(W)71三、 机会分析(O)71四、 威胁分析(T)72第九章 运营模式分析78一、 公司经营宗旨7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7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79四、 财务会计制度82第十章 建设进度分析88一、 项目进度安排8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9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方案90一、 项目节能概述90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91能耗分析一览表92三、 项目节能措施92四、 节能综合评价93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方案94一、 环境保护综述94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5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5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6五、 建设期

6、声环境影响分析96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97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分析98一、 人力资源配置98劳动定员一览表98二、 员工技能培训98第十四章 劳动安全评价101一、 编制依据101二、 防范措施102三、 预期效果评价108第十五章 投资方案分析109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109二、 建设投资估算110建设投资估算表114三、 建设期利息11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5四、 流动资金116流动资金估算表117五、 项目总投资11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1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9第十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12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

7、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8三、 偿债能力分析12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0第十七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132一、 项目招标依据132二、 项目招标范围132三、 招标要求132四、 招标组织方式134五、 招标信息发布136第十八章 风险防范137一、 项目风险分析137二、 项目风险对策139第十九章 总结分析141第二十章 补充表格143建设投资估算表14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44流动资金估算表

8、14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4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1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航空航天行业技术状况(一)国内维修行业水平不断提高,但可自主深度维修项目数量仍较少由于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业务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在行业发展初期,国内航空维修的自主能力较为欠缺,航空企业所常用的波音和空客系列飞机都必须送到国外进行检修,极大的增加了航空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在十二五期间,国内机队100%的发动机热端部件、精密加工部

9、附件,以及70%以上的飞机电子电器部件及软件升级更新等工作量都需要送到境外维修单位进行。不但大量增加了航空企业的成本支出,导致外汇流出,也为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带来了诸多困难。随着我国航空维修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得以发展和壮大,民航局对国内维修企业授权的维修件号数量逐年增长,相关企业的检测和维修能力有所提升,境外送修的现象得到一定改善。但境外OEM厂商逐步减少了部附件维修技术资料和相关检测设备和软件的提供,对于专用于维修检测的高技术设备采取大幅提价甚至停止出售的措施。资料和设备的缺失使得维修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精密部件的难度大大增加,一些重要系统的关键部附件的维修能力欠缺。在工程

10、设计能力要求高、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维修项目中,国内维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低,部附件的部分核心部件只能送至国外OEM厂商修理。部分高端航空维修市场份额被外企占据,使得国内飞机附件维修企业在建设高技术附加值维修能力上受到很大的阻碍,具备深度维修能力的航空维修企业仍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维修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二)国内机载设备制造水平稳步提升,但研发自主性较为滞后,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航空航天制造及国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机载设备制造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改变了以往外企与OEM厂家占据国内大部分场的局面,尤其在机载设备领域的率迅速提升,也体现出国内机载设备制造水

11、平的重大进步。当前我国机载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主要由主机型号的发展带动,各配套厂商根据主机厂的需求,针对具体型号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但由于预先投入和技术储备不足,相较国外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和机载设备供应商和主机厂双向支撑的发展模式,我国机载设备产业发展的自主性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所欠缺,导致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是航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航空器制造业是先进制造产业之首,而在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需要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前沿领域的技术储备支持,研发周期长、耗资巨大。我国在航空器制造领域起步较晚,缺少前期的技术、设备、人才积累,虽然我国在航空

12、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从整个民用航空行业上来看,原始创新能力仍旧存在较大的不足,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较为缺乏。(三)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业产业较为分散机载设备分为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包括飞控系统、雷达系统、光电探测系统、电力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涉及专业面广,产品种类多,且在使用过程中需不断地对其进行技术改进更新,导致我国机载设备制造企业通常只能专注于数个产品领域的研发生产。此外,当前我国机载设备配套任务主要由总装单位下属数十个研究所和厂家承担,各厂家纵向根据主机厂的需求设计和提供产品,独立完成任务,缺乏协同效应。数量众多的产品类别以及垂直任务式产业研制体系,使得国内航

13、空机载设备制造业产业较为分散,未能充分发挥细分产业协同潜力,进而影响研发技术的迅速飞跃。二、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一)人和安全生产关键岗位的安全责任全面推进专业人员资质管理,完善专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加强各专业岗位的人才储备。实施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安全培训制度化建设,加强动态管理。提高机场现场运行控制和协调能力,保障机坪运行安全有序,持续开展机场乌击防范和净空保护工作,提升备降航班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明确航油供应安全管理权贵,提升航油供应安全水平。(二)强化重点风险管控加强高高原机场运行安全管理,强化合格审定准入,提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风险防控能力和高高原机场运行保障能力。

14、加强危险品运输链条各环节的监管,构建较为完善的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信用体系,提高对危险品航空运输的风险控制能力。加大空中相撞、跑道入侵等重大风险的管控力度。积极拓展军民航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开展军民航标准差异研究,推动相关标准逐步协调趋同,降低运行风险。(三)提升安全技术支撑实施科技兴安工程。提高基于性能导航飞行程序(PBN)执行率,推进电子飞行包(EFB)、平视显示器(HUD)、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ADS-B)、地基增强系统(GBAS)、地空数据链等新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深化协同决策系统(CDM)的应用,提高空中交通态势监视和特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重点机场II、III类盲降运行保障能力。

15、推动机场跑道拦阻系统、飞机地空宽带系统等研发与应用。加快推动北斗系统在通用航空、飞行运行监视和机载导航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安全标准规范,提高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全面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按照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提高重要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能力、网站防攻击能力以及重要信息防泄露能力。实施民航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安全可控和。建立覆盖全行业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实时在线安全监测和通报预警平台,加强实时监测。三、 提升航路网络容量(一)军民航空管融合发展紧密围绕法规标准、空域资源、信息资源、运行协同等关键环节,健全军民航空管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