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4860307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考研专业综合真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18题)1. ,是x2+px+q0的两个根,+1和+1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则( )。A.p1,q0 B.p1,q=-1 C.p0,q1 D.p2,q=-2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2.公民参与合伙关系,( )出资。A.可以以劳务 B.必须用资金 C.必须用实物 D.必须用资金或实物3. (2x3-5x2+3x-2)(-x+1+2x2)( )。A.x+1 B.x-1 C.x+2 D.x-2 E.x+34. 根据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以下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当前的汇率水平降低的是( )。A.汇率预期

2、上升 B.外国利率上升 C.本国利率上升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5. 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古希腊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国法大全6. 将4封信投入3个不同的信筒,若4封信全部投完,且每个信筒至少投1封信,则共有投法( )。A.36种 B.32种 C.24种 D.18种 E.12种7.S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之和,且Sn0,则Sn,S2n-Sn,S2n-S2n是( )。A公比为nq的等比数列B公比为qn的等比数列C公比为q-n的等比数列D不是等比数列E以上答案都正确8.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A.追认无权代理 B

3、.催告无权代理 C.对要约的承诺 D.交付租赁物9. 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确认为无效时,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 )。A.当然无效 B.仍然有效 C.另行签订协议后有效 D.修改补充后有效10.以法的创制主体、程序为标准对法进行分类,法应该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11. 宋朝( )是国家确认土地所有权的凭证。A.傅别 B.质剂 C.私契 D.红契12.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作用是( )。A便于金融创新B产生高杠杆效应以降低交易成本C转移价格风险 D提高市场流动性13. 根据合同法规定,交付动产履行地点不明确的,

4、履行地应为( )。A.供货方所在地 B.需货方所在地 C.供货方或需货方所在地 D.供货方和需货方之间的中间地14.( )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A.安全预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15.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识出发,推断出个别或特殊的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A.演绎 B.归纳 C.分析 D.综合16.教育研究中不仅要采用定性分析,也要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阶段属于A.古希腊时期一16世纪 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D.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17.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 )之中。A.直接故意犯

5、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18.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A.昆体良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皮亚杰二、多选题(10题)19. 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的情况包括( )。A.下落不明满2年的B.下落不明满4年的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D.战争期间下落不明,自其无音信起满2年的20. 犯罪中止可能发生在( )。A.犯罪预备阶段 B.危害结果发生以后 C.着手犯罪但危害结果尚未发生 D.犯意表示阶段21. 国务院会议分为( )。A.国务院全体会议 B.国务院常务会议 C.国务委员会议 D.部务和委务会

6、议22. 下列各项中属于债消灭的原因的有( )。A.抵销 B.混同 C.清偿 D.债务免除23. 法律后果可以分为( )。A.肯定式后果 B.否定式后果 C.单一式后果 D.混合式后果24. ( )即使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结果,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行为。A.无意识的动作或者言论B.人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动作C.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行为人无法履行其义务D.驱使动物侵袭他人25. 法律的强制力( )。A.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 B.具有直接性 C.具有潜在性 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26. 非法撤销他人的荣誉称号,侵犯他人的(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身份权2

7、7. 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A.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B.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C.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一般的D.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28.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是( )。A.意思表示就是民事法律行为B.不以意思表示为内容的行为,则不是民事法律行为C.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D.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内容三、判断题(2题)29.A.是 B.否30.最小径集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A.是 B.否四、填空题(2题)31.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有( )、(

8、)、( )、环境与管理等。32.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人物除白居易外还有( )、( )、( )等。(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五、计算题(2题)33.A国采取单方面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一美元兑换8.27A元。A国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为3000A元,如果政府采用直接对央行发行国债莱维政府赤字融资,问(1)每年A国的外汇储备量变化量,能否平稳进行?(2)该国汇率制度崩溃后,说明汇率,价格,名义和实际货币货币的变化情况34.考虑某消费者购买商品A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关于A的需求函数为:Q=0.02M-2P,收入M=6500,P=20,如果目前A的价格上升为P=40.求:A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多少?其中,替

9、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别是多少?六、8. 论述题(2题)35.请提出一个横断研究设计并分析其优缺点。36.试述发展任务的代表性观点。参考答案1.A解析:由于,卢为x2+px+q0的两个根,从而+-p,q,又因为+1,+1是x2-px-q0的两个根,因此(+1)+(+1)=p,(+1)(+1)=-q2.A解析:依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合伙中各合伙人可以以资金、实物为出资形式,也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性劳务来参与合伙。3.D解析:用带余除法可得2x3-5x2+3x-2(x-2)(2x2-x+1)4.C解析:假定汇率预期、国内外利率不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可以用于分析即期汇率的决定。从非抛补利

10、率平价的表达式可以得到:显然,给定汇率预期值、国内外利率,就会有一个相应的即期汇率值。该式表明,当前的汇率水平与汇率预期、外国利率同方向变化,与本国利率反方向变化。这是因为,当外币利率上升,或人们预期外汇汇率将会提高时,外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就高于本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由此促使人们在外汇市场上将本币兑换成外币,带来外币价格的上升。随着外币价格的上升,人们购买外币的成本提高,外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降回到原有的水平,与本币资产的收益率重新保持相等。同样地,当本币利率上升时,外币价格就会下降。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5.C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世界古代法律概况的了解。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449年,是古

11、罗马以原习惯法为基础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国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时期制定的,反映了简单的商品经济关系,是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本题问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这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法的代表,故选C,A、B、D均不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战国时魏相李悝制定的法经,这也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6.A解析:由乘法原理可知总的投法为7.B8.A解析:单方法律行为是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A中被代理人追认无权代理,则将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而无须他人的意思表示。B中催告无

12、权代理并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C中承诺是对要约方的要约的同意,需要约方与承诺方双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产生法律后果。D中交付租赁物是履行合同的行为。9.B解析:依我国民法通则第60条规定,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10.C答案 C评析 根本法和普通法是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创制主体和程序之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是根据法的创制和存在方式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划分根据是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分类根据是法的适用范围。11.D解析: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进一步规定红契制度和税契制度,即用官府加盖红印的契据确认土地所有权,

13、以收取契约税的形式保护土地交易的合法性。选项A不正确,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即债券,债券一分为二为别,债权人执左券,债务人持右券。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以债券为凭上诉于官府,司法官亦以债券为证审理有关债权债务纠纷的案件。选项B不正确,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剂”有别。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选项C不正确,隋唐时期,民间契约常有“官有政法,人从私契”的惯语,即主要依靠民间习惯调整契约关系。12.D13.A解析:履行地点是指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接

14、受履行的地点。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地点履行合同。合同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的,依合同法第62条规定,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即在债权人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即在债务人所在地履行。14.C15.A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识出发,推断出个别或特殊的结论叫演绎,而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调查而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一般的结论叫归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16.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直觉观察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哲学的发展,教育研究受哲学发展的影响,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呈现出了如下特征:教育研究中不仅采用定性分析研究,而且使用定量分析研究手段,并产生了如何处理好观察与实验、科学事实与因果性解释、归纳和演绎、类推与概括关系等问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7.A解析: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对犯罪目标的直接指向性,说明具有犯罪目的的罪过必须具有直接追求性。间接故意只具有伴随性,犯罪过失对危害结果具有否定性,因此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都不可能具有犯罪目的。只有直接故意,才可能具有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