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养猪场废水解决(20t/d)方案设计编制单位:江西彦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23年7月31日一、 概述自然概况(略)养猪场现养殖存栏仔猪规模为500头;采用水冲洗粪便方式清洗猪舍;由于养猪场猪舍设施简陋,粪便排放沟渠完全开放,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粪便恶臭气味,养猪场粪便臭气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养猪场粪便废水以及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二、废水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1、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23)第 3.1.1 畜禽养殖业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排放去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3.1.2 标准合用规模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的水污染物排放规定种类猪 (m3/百头·天)鸡 (m3/千只·天)牛 (m3/百头·天)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标准值2.53.50.81.22030 注: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污水的总排放量为夏季 20t/d;冬季15t/d;春秋季18t/d;2、5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拟定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23)计算及现场考察实际情况,拟定500头养猪废水排放量为20t/d。
3、污水的水质情况: 根据同类工程调查和业主提供的资料,废水重要来源于猪粪尿、地面冲洗废水,具有粪便、尿、饲料等通过查阅文献及我公司对相关同类废水的多项工程经验,废水水质基本如下(水冲猪粪便法清理粪渣情况下):CODcr:8000~10000 mg/LBOD5 :3000~5000 mg/LNH3-N:1000~1500 mg/LSS:5000~7000 mg/L 粪大肠菌体>2.4×108个废水排放量: 20 m3/d根据项目所在地受纳水体功能及本地环保部门规定,废水经治理后规定出水水质达成《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23)标准规定,废水中污染物及其浓度和排放规定CODCr 8000mg/L左右BOD5 3250mg/L 左右SS 2023mg/L 左右PH 6~9参照同类废水原水指标,拟定本项目养猪场废水指标如下表一废水进水水质及出水执行标准规定 单位:(mg/L) PH除外名称废水污染物浓度CODcrBOD5NH3-N总磷SS蛔虫卵大肠菌群数(个/L)废水水质8000~100003000~50001000~15005000~7000>2.4×108排放标准4001508082002100004、设计出水水质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23)控制项目五日生化需氧量(mg/l)化学需 氧量 (mg/l)悬浮物 (mg/l)氨氮 (mg/l)总磷 (以P计) (mg/l)粪大肠菌群数 (个/l)蛔虫卵 (个/l)标准值150400200808.0100002.0三、废水解决工艺设计(一)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原则和范围A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污染防治》(1996年)3、 环保局提供的参考水质及解决规定4、《新余市农业局、新余市环保局文献》余农字[2023]23号5、《城乡污水解决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23)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23)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B 、设计标准与规范本污水解决工程执行的国家专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如下:《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2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3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23)《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2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23)《建筑地基解决技术规范》 (JGJ79-202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BG50052-202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2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23)C 、设计范围1、污水预解决单元厌氧反映设施设计,站内的废水解决工艺设计和污泥解决工艺设计。
2、建筑物的设计和构筑物的设计3、污水解决系统及设备设计和选型 4、电器及仪表设计5、设备安装设计6、废水解决系统工艺管网设计(二)方案设计的原则本工艺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工艺技术保证解决出水的各项指标达成排放标准;2、技术先进可靠,工程投资经济合理;3、平面布置合理,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4、工艺采用高程布置,做到动力最少5、工艺中的各解决单元设计选型合理,操作管理方便,设备维修方便,从而达成运营费用最低三)工艺流程的拟定由于养猪废水的污染物 COD 浓度较高,根据我们以往的类似废水解决的工程经验及养猪场排水特点,采用厌氧反映器强化厌氧生化解决,然后再进行“A2/O”生物膜接触氧化解决工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达标排放,并且可以产生能源沼气,所以,我们决定采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的解决工艺四)工艺流程图(工艺高程图见附图)上清液养猪原粪便水收集池水解酸化池UASB厌氧生化反映器或沼气池固液分离一体化A2/O接触氧化好氧解决设备沉淀池紫外线消毒达标排放污泥干化、消化池回收加工生态肥污泥污泥原水(五)工艺流程说明养猪废水通过水冲除粪池进入粪便水收集池,去除大部分泥沙及固体污染物后,靠重力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然后经泵提高进入UASB反映器。
高效厌氧反映器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然后进入A2/O生物膜接触氧化反映池,进行生化好氧解决;A2/O生物膜接触氧化反映池排水时的上清液经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平流进入消毒池,解决后污水经消毒后达标排放A2/O生物膜接触氧化反映池内不断新陈代谢,附在载体上的膜经新陈代谢后慢慢脱落,并不断的有新的菌膜附挂,脱落变成污泥的生物膜重力排入污泥池,然后经干化场消化解决后制成生态肥用于农田收集池的底层污泥重力进入污泥池进行后解决A、厌氧反映理:废水厌氧生物解决是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涉及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厌氧生物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重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毕因而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如下图所示: 4% H2 24% 28% 76% 复杂有机物 高级有机酸 CH4 52% 72% 20% 乙酸 (1)水解酸化 (2)产氢产乙酸 (3)产甲烷 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重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H3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外,在水中部分电离,形成NH4HCO3 ,具有缓冲消化液PH值的作用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 和H2 等转化成甲烷 虽然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以上三个阶段,但是在厌氧反映器中,三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并保持某种限度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PH值、温度、有机负荷等外加因素所破坏,则一方面将使产甲烷阶段受到克制,其结果会导致低档脂肪酸的积存和厌氧进程的异常变化,甚至会导致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 B、影响厌氧解决效果的因素 水解产酸细菌和产氢产乙酸细菌,可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它涉及厌氧细菌和兼性细菌,尤以兼性细菌居多与产甲烷菌相比,不产甲烷菌对PH值、温度、厌氧条件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其增殖速度快而产甲烷菌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严格厌氧的细菌,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规定比不产甲烷菌更严格,并且其繁殖的世代期更长。
因此,产甲烷细菌是决定厌氧消化效率和成败的重要微生物,产甲烷阶段是厌氧过程速率的限制环节1、温度条件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及生物化学反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种产甲烷菌的适应温度区域不一致,并且最适温度范围较小根据产甲烷菌适宜温度条件的不同,厌氧法可分为常温厌氧消化(10—30℃)、中温厌氧消化(35—38℃)和高温厌氧消化(50—55℃)三种类型 2、PH值 每种微生物可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活动,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产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的PH值范围较广,在4.5—8.0之间产甲烷菌规定环境介质PH值在中性附近,最适PH值为7.0—7.2 ,PH6.6—7.4较为适宜 由于产酸和产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映器内的PH值在6.5—7.5(最佳在6.8—7.2)的范围内 3、氧化还原电位(无氧环境)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繁殖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产甲烷菌对氧和氧化剂非常敏感,这是由于它不象好氧菌那样具有过氧化氢酶C、A2/O生物膜接触氧化反映原理A2/O(A/A/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膜法其构造是在A/O工艺的厌氧区之后、好氧区之前增设一个缺氧区,好氧区具有硝化功能,并使好氧区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进行反硝化,使之脱氮。
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达成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和生物除氮的目的其流程见下工艺图在系统上,该工艺是最简朴的除磷脱氮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营的条件下,可克制丝状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使得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助于泥水分离,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设搅拌机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脱氮除磷效果好目前,该法在国内外广泛使用,运营良好出水原水沉淀池缺氧区好氧区厌氧区混合液回流污泥回流附图 A2/O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