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854780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验舱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军委后勤保障部等多部门加强协同,加强部门协同、省部合作、产-学-研-医-检协同、,协同推进本规划的贯彻落实。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56排以上的螺旋CT,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重点突破CT球管、探测器和滑环加工工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一、 上下游行业与载人压力容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载人压力容器行业的上游包括钢铁行业,空压机、空调等机电设备行业,分析仪、检测仪等仪表设备行业,以及法兰、螺栓等标准件行业等。载人压力容器产品应用的下游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2、医疗健康、高端制造、及科研设备等行业。上游行业对载人压力容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和技术实现方式等方面,一方面钢材及其他部件的采购价格将影响到本行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从而影响到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另一方面材料及部件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到本行业具体技术方案的选取、产品生产质量和后续运维成本,从而影响到客户对产品的选择和使用体验。下游行业自身景气度和行业政策对产品需求有一定影响,如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医疗卫生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人口基数不断增加,老龄化开始显现,增加了医用氧舱和微压舱的需求;随着国家加大新基建投入,基建投资将高位运行,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施工设备,盾构机的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3、;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冲突不断加剧,促使国家逐年增加军费预算,并对军备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及科研设备的需求稳定增长。二、 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一)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突破加速演进现代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材料技术、前沿生物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及其交叉融合,造就了医疗器械领域创新突破加速演进的蓬勃发展局面,颠覆性变革不断涌现。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微纳制造等新一代制造技术驱动医疗器械向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医疗器械向远程化、移动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碳纳米管、石墨烯、材料组学等新一代材料和技术驱动生物医用材料向高性能、高生

4、物相容、可诱导分化生长方向发展;组织工程、干细胞、单分子检测、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驱动面向再生医学、基因治疗、分子影像、精确诊断、精准治疗方向的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快速发展。(二)交叉汇聚、跨界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围绕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需求,生物、医学、电子、物理、机械、网络等多学科力量向医疗器械领域汇聚,以医工结合为代表形式的新型创新创业联合体正在形成。产业、科技、金融跨界融合,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优化组合,医疗器械领域呈现融合式、多主体、一体化发展态势,创新创业高度活跃,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三)医疗器械创新推动健康服务模式加速变革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

5、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成为新一轮医疗器械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在医疗器械领域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医学服务模式加速由疾病医学服务向健康医学服务模式变革,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战略重心逐步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以及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面向患者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疗器械创新和技术转化体系构建成为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热点,新型的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呈现蓬勃发展趋势。三、 医学影像类新型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重点突破动态平板探测器等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数字X射线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降低整机成本;积极

6、发展探测器新型闪烁晶体制备技术,开发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血管减影造影X射线机,争取在光子计数低剂量成像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型超声成像系统。重点开发数字化波束合成、高帧频彩色血流成像、造影剂谐波成像、实时三维成像等高性能彩超,图像细微分辨力、低速细微血流分辨力等技术指标达到国外高端主流产品水平;研发多模态专科超声设备、便携/掌上超声设备;攻克高密度单晶材料换能器关键技术,研发新型超声探头;研发新型弹性成像、超声脑成像等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一)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CT)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56排以上的螺旋CT,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重点突破CT球管

7、、探测器和滑环加工工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二)新型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重点开发与国外主流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的高场(不小于3T)超导和专科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通道数、梯度场强和切换率等技术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重点突破零液氦挥发磁体系统、64通道以上全数字化谱仪、高温超导射频线圈、射频放大器、梯度放大器、新型临床应用成像序列等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三)核医学成像系统重点开发与国外主流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的高灵敏度、高分辨力、全数字的PET-CT/MRI、SPECT/SPECT-CT等核医学成像系统整机。重点突破全数字化模块化PET探测器、高配准精度PET-CT同机架、图像处理与算法等关键部件与

8、技术。(四)多模态分子光学影像系统重点开发非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微焦点CT、高灵敏度荧光分子成像系统等分子医学影像前沿产品,突破PET、CT、自体/激发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射线同位素成像等多模态分子影像融合和一体化扫描技术,在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工程化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重点突破显微成像实时数据处理与图像重建、数字病理分析、快速高灵敏弱光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克大数值孔径物镜、大面阵CMOS探测器、光学重建显微成像信号处理器等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瓶颈,研发超高分辨力病理分析系统、高速结构光照明层切显微镜(SIM)、STORM/SIM融合显微镜、双光子/STED融合显微

9、镜等超分辨力显微成像系统,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新一代数字病理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六)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重点突破三维环扫扇扫超声成像、高倍数荧光造影光学放大成像、激光断层扫描成像等内窥实时成像关键技术,攻克超声电子复合内窥探头、荧光显微内窥探头等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瓶颈,研发超声、共聚焦、光相干层析等高端内镜成像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实现消化、呼吸、泌尿等医学领域的应用,促进肺癌、胃癌等重大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四、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基本情况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

10、投资类制成品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包括航空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五个细分领域。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十二五规划,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2012年的销售收入约为258万亿元,2017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亿元,2012-2017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230%,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00%。

11、到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将提高到2500%,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根据统计数据,按照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为2000%来推算,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生产总值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2400万亿元。五、 推进重大产品研发,突破核心部件瓶颈突出解决我国高端装备、高值耗材大量依赖进口的问题,着力突破高端装备及核心部件国产化的瓶颈问题,实现高端主流装备、关键核心部件及医用高值材料等产品的自主制造,加快新型产品开发,打破进口垄断,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产业竞争力。重点推进五大类重大产品开发,引领科技创新重点向高端产品转移,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12、。六、 先进治疗类智能感知交互手术机器人重点开发具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度手术规划、导航、定位的智能医疗机器人系统,包括腹部微创治疗腔镜手术,骨科、心脑血管、神经、口腔、眼科等智能手术机器人系统。突破快速图像配准、高精度定位、智能人机交互、多自由度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一)复合引导放射治疗系统重点开发用于不同特性肿瘤共存情况下高精度放射治疗系统,重点突破多模式高清晰导航,多靶区肿瘤一次摆位同机治疗、高精度定位与剂量引导,小型化/高稳定性放射源、自适应TPS等技术。(二)植入式有源治疗装置重点开发具有自动化起搏功能、低功耗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高性能、低成本的国产人工耳蜗,植入式脊髓刺激器、人工视网膜

13、等产品。(三)血液净化与透析机及耗材重点开发高质量、低成本的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透析器/滤器/灌流器。重点解决国产血液透析设备及透析器/灌流器稳定性、批量生产工艺性和核心部件问题。七、 体外诊断类智能化现场快速检测系统重点开发集成式干化学分析仪、自动化免疫快速检测仪、掌上测序仪、便携式核酸检测仪及配套检测试剂与质控品;研制无创采集样本的高灵敏度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以及配套试剂。开展无创血糖检测仪、可穿戴式体外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一)新型分子诊断系统重点开发现场快速提取/检测核酸一体化平台、新型基因测序仪、随检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定量数字PCR等系统。1、医用多模态流式细胞仪研制多色荧光

14、、流式微球定量流式细胞仪、胞内成分检测流式细胞仪、流式分子表型分析与免疫表型分析仪等多模流式细胞仪及配套试剂。2、新型医用质谱仪研制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等软电离方式的飞行时间、四极杆或串联高精度质谱仪。研制常用的同位素内部参考品,并建立常用的质谱数据分析库。3、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重点开发非培养微生物自动化分析系统、自动化血培养系统、微生物自动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微生物临床样本自动预处理系统等微生物全自动分析装备。4、快速病理诊断系统重点开发智能化的快速病理诊断系统、基于相衬能谱的病理显微CT。重点突破病理切片常规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FISH的自动化技术、病理片的智能图像分析技术、纳米级别快

15、速组织学X-射线立体成像技术。八、 优化平台基地布局,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统筹加强平台基地建设,深化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临床需求引领,突出医研企结合的创新团队建设,布局一批重大研究平台,系统完善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体系,着力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九、 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突破医疗器械产品产业化、工程化及标准化技术,重点发展人机工效、精密制造、可靠性设计与评价、生物学效应评价、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共性技术,积极推进工程物理技术、光学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与医疗器械发展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支撑技术研究。十、 医疗器械行业战略需求(

16、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保障能力的战略需求医疗器械是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民健康的战略支撑力量,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由于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薄弱,我国医疗设备自主保障水平不高。(二)支撑医疗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引领服务模式变革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城乡医疗资源差距较大,边远地区医疗服务覆盖率低,农村、乡镇和社区医疗需求大,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提升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产创新医疗装备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是建立高效、分级、协同、均质、可及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转变健康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撑。(三)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升级,提升国产装备全球竞争力的重大需求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高科技产业创新活跃、竞争激烈。我国医疗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