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45921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能力提升卷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全国)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

2、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2(2019广东佛山一中高一月考)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3(2020广东惠州)汉高祖二年下令:“

3、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者,置为三老。”汉惠帝四年下诏:“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免除赋役)”。这说明,汉初统治者A实行独尊儒术B注重基层教化C确立选官标准D推行重农抑商4(2020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月考)唐律疏议斗讼中规定:凡控告祖父母、父母的,即构成“十恶”中的不孝罪,处绞刑;控告其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的,徒二年;控告大功尊长的,徒一年半。这反映了唐代律法A缺乏法制精神B蕴含自然法思想C渗透儒家价值理念D未处理好礼与法的关系5(2019武冈市第二中学)唐律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徙罪二年;耽误的

4、如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这表明唐朝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强化通信管理推动经济交流C细密严苛律法轻罪重罚 D完善驿传体系确保政令通达6(2019湖北东宝高三月考)秦汉律学是中国古代律学的发轫阶段。秦以法家理论治国,秦律中对宗法伦理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有“父盗子,不为盗”的规定。东汉时期的律学研究更为系统,据史书载:汉的律文“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这表明秦汉律学A延续前代以礼入法传统 B儒法合流的趋势明显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7(2019湖北荆州中学)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

5、建法典。其中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出唐律A维护封建等级制度B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D法律至上和因地制宜原则相结合8(2019内蒙古集宁一中)唐朝初年的一份借贷契约记载:“官有政法,人从私契。两和立契,画指为信。”落款有钱主、借银人、保人、知见人等的签名、画指。唐律疏议第48条中有“诸化外人相犯,同类自相犯者,各以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的规定。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古代中国有重视民法的传统B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备C唐朝法律与罗马万民法某些原则相似D唐朝时期外国人在中国有法外治权9(20

6、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唐律规定:徒刑以上的案件审结后,必须向当事人及其家属宣读判决,如不服判决的,可以提出要求,由原审判机关重审。若仍不能改判的,可以逐级向上申诉,直至上书皇帝,但一般不得越级。唐朝的上诉规定A有效地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B从制度上促进了司法的完善C成为唐朝盛世出现的核心因素 D说明皇帝处理了很多的错案10(2020四川广安)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A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B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C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

7、D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11(2020湖南天心长郡中学)美国某宪法修正案规定,“众议员名额,应按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此人口数包括一州的全部人口数,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无论合众国或任何一州,都不得承担或偿付因援助对合众国的作乱或反叛而产生的任何债务或义务”。据此判断,此修正案出台的背景是A1787年宪法导致大小州间的博弈B南北战争后公民数量增加C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D20世纪初民主观念不断发展12(2020浙江鹿城温州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一期中)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中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

8、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它”是指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3(2020四川成都高三零模)罗马的民法体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确立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权,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据此可知,该体系A消除了贵族与平民间的斗争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近代社会的契约精神D化解了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14(2020山东潍坊)有学者认为,1954年宪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用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固定下来,为整个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这说明该宪法A立足于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B做到本土性和国

9、际性的统一C奠定了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5(2020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二月考)1982年修宪及其前后组织法选举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制定,启动了中国宪法政治新的征程。这表明A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与执行B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正式起步C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得到完善D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断提升16(2020浙江衢州)“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

10、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C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7(2020全国)1978年5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学习新宪法,宣传新宪法,遵守新宪法。全国上下,围绕学习宣传新宪法,提高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展了广泛的学习和讨论。这一现象表明中国A法制建设开始融入世界B文革“左”倾错误清除C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D思想领域得到逐步解放18(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期末)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法典。其中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机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出唐律A维护等级尊卑关系

11、B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C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D抛弃了华贵夷贱的传统观念19(2020四川绵阳高二期末)罗马在战争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盟友授予不同程度的公民权;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授予所有帝国境内外邦人以公民权。这一行为A提高了平民的地位B适应了扩张的需要C主要受自然法影响D实现了各民族平等20(2020洞口县第九中学高二月考)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专制统治不断加强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

12、的需要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21(2020四川泸州高三三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高宗永徽二年,命长孙无忌、李绩等撰永徽律,与此前汉、晋以来法律合刊,计分12篇,共30卷,史称唐律律疏。并郑重说明:“旧律云言理切害,今改为情理切害者,盖欲原其本情,广思慎罚故也。”宋太祖建隆四年,经朝廷同意,由窦仪等人主持收集了唐开元到宋建隆年间的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共12篇、502条,刊印颁行,史称宋刑统。其律文大多是唐律的翻版,但在制度上更加规范。如规定死者没有子嗣的,其遗产由女儿、近亲依次继承,不得出卖部曲(家仆)、奴婢等,为了避宋翼祖赵敬之讳改“大不敬”为“大不恭

13、”等。摘编自徐世虹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材料二:1902年清政府任命精通中国传统法律和西方法律的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谕令“按照所陈各节”,“修改删并”,但“凡我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庶以维天理民彝不蔽。”在这次修订法律工作中,沈家本等秉承“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规定禁止刑讯、删减死罪条目,改革行刑旧制、禁革买卖人口、删除奴婢旧制、统一满汉刑律、变通秋审制度,还制定了商律、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法院编制法、违警律、大清新刑律、国籍法、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现行刑律等新律。以上十个新律虽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法文化,如引入西方的陪审员制度和律师制度,但

14、由于清政府的迅速垮台,其中大部分只是颁布而未及实施即告废止。清末修宪与沈家本(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法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修律“中西结合”的表现,并对清末修律进行简评。(7分)22(2020河北秦皇岛高二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代有“禹刑”。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新律和北魏律为代表。唐代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