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修复材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一、 管道检测行业规模城市的地下管线担负着城市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的功能,是城市各功能区有机连接和运转的生命线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87.23万公里,同比增长8.67%,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74%但是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地下管线建设比较落后,以2002年德国、日本、美国三国的平均人均管长4.06米为标杆,以我国2021年末城镇人口数91,425万人为基础,计算得到我国的排水管网总长应达到371.19万公里,与现有管网总长相比仍有很大缺口,可见未来我国管网增长空间巨大另外,水环境治理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生态理念的先行示范单纯通过提标改造,已无法解决目前我国水环境中存在的诸如工业点源直排、农业和城市的面源污染、合流制管网的溢流污染、黑臭水体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先是于2016年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随后,2019年住建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提质增效三年目标,即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
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核心在管网我国目前的水环境问题多集中在管网排水系统,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已成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共识因此,对于老旧漏损管网,需要进行管道提质,而管道检测和修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12月31日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污水管网达到42.24万公里,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污水管网12.59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2.77万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2.88万公里规划中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建配套污水管网投资2134亿元,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投资494亿元,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投资501亿元;于2021年6月6日发布的《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求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并提出关于污水管网排查、建设与改造、管网建设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国家政策不断推动地下城市管网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地下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探测技术、地下管网损伤检测技术、管线负载漏损检测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服务项目的发展,地下排水管网建设与维护已成为千亿元规模的产业。
随着城镇排水管道长度的增长和管道的老化,受益于《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支持,以及智慧城市概念的深化,我国对城市排水管道检测和修复技术的需求将不断释放二、 管道检测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管道检测行业政策风险地下管道行业受益于国家各种关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网建设改造等政策的实施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排水管道检测和修复技术应用的发展如若未来相关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会对整体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管道检测行业标准匮乏风险排水管道检测与修复至今无明确的行业归口,相关行业标准比较匮乏虽然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排水管道运行管理技术发展和实际需求,制定和修订了一些行业标准,如《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10-2014)、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2012)但是在实际的行业发展过程中,仍缺乏具体统一的技术规范与指导要求三)管道检测行业技术推广风险管道检测与修复行业具备一定的技术门槛,特别是管道检测设备集成了机械化和电子化设备,设备由于工作环境特殊,需要有防水耐腐蚀等特点,对生产制造要求比较苛刻,技术门槛相对在正常环境下工作的设备稍高,因此对管道检测设备制造商的技术、生产、研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非开挖修复技术虽然具有修复的负面影响小,修复所占用场地比较少,对地面、交通、环境以及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很微弱等优势,但是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推广难度在于材料及设备研发滞后导致的修复费用高,以及市场认可度较低,使得非开挖修复技术市场占有率仍低于传统的开挖修复三、 我国城市管网修复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城市管网的布局及输送能力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管网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管道腐蚀及结垢影响过流能力等,加上部分管道达到预期使用寿命需进行修复更新因此,不断对城市管网进行修复及改造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的任务管网开挖修复需对修复管段进行沟槽开挖,修复完成后需要进行回填,一般适用施工场地开阔,对行人及交通影响小的情况作为传统的修复方法,开挖修复技术成熟,施工难度低,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不高,目前仍是管网修复的主要方式但传统的开挖修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市供水管网为有压管道,更容易发生漏损情况,缠绕、夹板、管箍等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处理供水管网的漏损及爆管问题,然而此类方法并不能长久地解决管道老化及腐蚀导致的管道结构强度降低、漏损及爆管问题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对于开挖修复方法,若想长久解决该类问题,只能采用更换管道的方法,其成本一般较高。
四、 管网修复发展现状及前景近年来我国管道开挖修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施工成本趋于稳定非开挖技术快速发展,采用非开挖技术改造更新管道的工程量在本世纪初快速增长可以预见,在城市管网修复行业中,开挖修复方法由于操作简便、快捷,技术要求低,仍然会是管道修复的首选,是管网修复不可被替代的方法同时非开挖修复方法将会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原位固化法有很大发展空间对于管道修复,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未来管道修复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1、修复成本低廉化,管道修复从方法技术到设备材料再到施工,其成本都有不小的下降空间,是城市管网修复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修复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管道检测及修复过程的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管道修复技术智能化程度也将逐步提高,检测和修复趋向自动化,管道机器人的功能更加全面,逐渐去人工化;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普及,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将复杂的城市地下管线梳理在一起,使得管道的日常维护及修复极为方便,同时减小对城市的影响,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地上地下空间越来越复杂,很多情况下不宜进行开挖修复,而非开挖修复作为一种对社会及环境低影响的技术,其产生的社会及环境等间接成本很低,必须受到重视。
我国城市管道修复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潜力巨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未来发展需要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对于管道修复行业来说任重道远,同时也给国内管道修复市场提供长久的动力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政府、相关科技部门、企业沟通合作,我国管道修复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五、 管网修复发展现状及前景我国城市管道修复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潜力巨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未来发展需要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对于管道修复行业来说任重道远,同时也给国内管道修复市场提供长久的动力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政府、相关科技部门、企业沟通合作,我国管道修复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管道修复是指对破损、泄漏的输送管道采取各种技术使其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其修复包括外防腐层修复与内修复两种技术地下管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城市工业生产、人民的生活等与城市供水管网运行状况密切相关管网漏损不仅会影响供水安全,而且会影响交通,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与生产对于供水企业而言,供水管网建设与运行状况,直接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下管网修复行业按技术可分为开挖修复和非开挖修复六、 管道检测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以及管道检测属于地下管网行业,地下管道组成城市管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良好的地下管道基础设备,科学、高效的地下管道检测和修复管理,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05.99万公里,同比增长5.26%,排水管道总长度87.23万公里,同比增长8.67%虽然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各地先后对部分市政管网进行了更新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扼制了市政管网跑冒滴漏问题,但仍有大量市政管网亟待更新和改造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在城市给排水管道中,普遍存在管网老化(50年以上占比6.2%左右,明漏和暗漏严重)、管材低劣(灰口铸铁管占比50%以上,抗腐和抗压强度低)和超负荷运行(爆管事故增多,断水现象时有发生)三大问题,导致管道漏失和爆裂、路面塌陷、城市内涝等事故频发,大量的老旧管线需要更换或修复因此,巨量的市政管网更新改造任务为非开挖管道修复和管道检测提供了广阔市场一)管道检测发展概况管道检测(PipeInspection)是通过进入式肉眼观察或者机器人、潜望镜、电视摄像设备、雷达和声纳等装置对管道内部的结垢、淤积、泄漏、错位、破损或管道外部破损、土体空洞等状况进行检测如需要修复现有的地下管道,还需要对管道的结构性缺陷(变形、破裂、错口等)和功能性缺陷(积垢、障碍物、树根等)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管道修复和养护方案,同时对修复后的管道进行修复质量检验。
地下管道检测主要方法有:人工法、CCTV法(即视频监控)、声纳法、潜望镜法、漏磁检测、雷达检测和微地震检测等管道检测设备品种较多,应用于物探、城建、市政、水利水电等领域,设备由于工作环境特殊,需要有防水耐腐蚀等特点,对生产制造要求比较苛刻,技术门槛相对在正常环境下工作的设备稍高,因此对管道检测设备制造商的技术、生产、研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已针对管道潜望镜、管道推杆及管道机器人系列等视频检测设备开展研究和生产,这些设备均是利用载体(如推杆、机器人等)负载具有一定功能的镜头,进行视频录制机器人载体由于其管道内多种环境的运行适应性强和灵活性高,已成为目前视频检测研究开发的主流二)管道修复行业概况管道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开挖修复和非开挖修复技术两大类作为传统的修复方法,开挖修复技术成熟,施工难度低,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不高,目前仍是管网修复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地面上高楼林立、道路交通繁忙,管道开挖修复对城市交通、环境及经济等方面将产生不利影响,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及环境成本而非开挖修复技术突破了管道所处环境的限制,通过定向钻进或通过管井导入方式,敷设、更换或修复各种地下管道,直接从原管道内部进行修复,解决了城市地下管线修复时采用开挖修复面临的交通阻塞、破坏环境、影响商业活动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等难题。
因此非开挖修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开挖修复技术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分为以下四大类修复方法①原位固化法,即CIPP修复法:在现有的旧管道内壁上衬一层热固性物质,利用内衬翻转或者用绞车把内衬软管拉到预定位置,通过蒸汽或者紫外光等加热使其固化,从而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内衬管具体包括紫外光固化法和翻转内衬法②穿插管修复法:用管道顶进或拖拉设备新管道置入旧管道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短管插管法、胀管法、胀插法、缩径穿管法和折叠穿管法③涂层修复法:指将聚脲或液体橡胶等化学材料喷涂至管道破损处进行修复的方法具体包括高分子材料喷涂法和水泥砂浆涂层法④现场制管法:指施工现场在旧管道的基础上制作新管道代替原管道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螺旋缠绕法、不锈钢薄板内衬法、浆膜内衬修复法和粘板(管片、垫衬)法经过多年的引进、研发,国内管道修复技术取得很大的进步,插管法、改进插管法、管片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