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822971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10题)1.有的人决定事情时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这是思维缺乏()A.深刻性 B.独立性 C.批判性 D.敏捷性2.学生听课时记笔记是利用()A.感觉记亿 B.短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长时记忆3.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4.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价值性知识5.主要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2、的神经系统结构是()A.丘脑 B.下丘脑 C.小脑 D.桥脑6.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 B.斯金纳 C.皮亚杰 D.加里培林7.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等属于()A.相关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8.张老师是刚就任的班主任,为了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他查阅了本班学生上一季度的成绩,记录并组织了摸底测验,从而对学生做出()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9.按照心理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类型的向性说是由()提出的A.阿德勒 B.斯普兰格 C.威特金 D.荣格10.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的做法符合()A.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二、填空题(10题)11._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12.即将毕业的小张已经联系好了一家不错的工作单位,但近期又收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他陷入了矛盾之中,不知该如何选择,这种心理矛盾属于_冲突13.英国教育家_创立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强调教师的参与,提出教师即研究者14.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_特点15.有三个小纸盒子,一个装火柴,一个装图钉,一个装小蜡烛,要求被试把蜡烛点燃置于木屏风上。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先用图钉把小

4、纸盒子钉在木屏风上作为小台子,然后将蜡烛点燃,把它粘在小台子上就行了。但是在实际的实验中,当把火柴、蜡烛和图钉分别装在各自的小盒子里时,大多数被试感到束手无策。这些被试者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克服_现象16.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_人17.主要受生物因素影响,随着年龄老化有降低趋势的智力种类是_18.教育是_,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9.情感共鸣反映了情感的_功能20._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三、名词解释(5题)21.学制22.常模参照评价23.学生的发展24.课程论25.受教育权四、论述题(5题)26.试举例说明如何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7.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28.论述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29.试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与区别30.怎样理解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五、案例分析(2题)31.本案例体现了德育中的什么原则?32.王老师应如何备课?六、简答题(1题)33.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参考答案1.B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易受他人的影响,这是思维缺乏独立性的表现2.B3.AA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不仅是心理学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他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4.CC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基于教师个人的经验积累,在对

6、待和处理教育问题时体现出的个人特质和教育智慧。它可能来源于课堂教育教学情境之中,也可能来源于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行为,带有明显的情境性、个体性,是教师对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的一种判断和处理,它受个人的经历、意识、风格及行为方式的影响5.C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小脑在某些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分辨)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本题选C。6.AA科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7.DD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包括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和观念性

7、隐性课程,题干所述为物质性隐性课程8.BB张老师查阅学生之前的成绩、组织摸底测验,是想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属于诊断性评价9.DD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10.BB长善救失原则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一分为二发展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均属于长善救失原则的做法11.遗传素质12.双趋式13.斯腾豪斯14.民主平等15.功能固着16.社会属性17.流体智力18.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9.感染20.师生关系2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

8、则系统。包括有关学校性质的制度、招生制度、学位认证制度、专业设置制度、就业制度、考核制度等。学制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22.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23.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24.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5.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指个体享有的某种不可剥夺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9、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26.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性思维相结合。(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27.(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

10、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形成正确的归因观。(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28.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有成效地教学的普遍规律,具体表现在: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并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

11、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同时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即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及人格;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应有的肯定,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得到基本的保证。(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受学习动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左右,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另一方面学生对外部信息

12、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这些都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靠解决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要建立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制约学生的主动性。相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主导

13、作用要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越高,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反过来,学生主体作用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9.(1)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品

14、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于教育范畴,是社会现象。思想品德是人的精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是属于人的素质发展的范畴,是个体现象。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过程)是从外部对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自己运动或自主构建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道德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30.(1)教师教育的对象

15、是学生,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学生通过掌握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因此,承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客体性和客体地位,就是强调教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教师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则是关键。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而任何有效地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学习规律为前提。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