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822934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10题)1.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韩愈师说 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C.班杜拉民主主义与教育 D.卢梭爱弥儿2.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指()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岁以上3.中国出现学校教育形态的朝代是()A.夏 B.商 C.周 D.秦4.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一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A.教育无目的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适应生活说5.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

2、兴趣6.学生希望得到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关心,这属于()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社交需要7.我国教育投资的最主要来源是()A.学费收入 B.税收 C.社会捐赠 D.国民收入8.布鲁纳认为认知的核心是()A.接受学习 B.认知地图 C.发现学习 D.潜伏学习9.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材 B.课程 C.教育方针 D.教学方法10.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所体现的教育信条是()A.崇高的职业道德 B.娴熟的教学基本功 C.教育理论知识 D.文化科学知识二、填空题(10题)11.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_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教育论与形

3、式教育论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12._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3.教育有时会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有时也会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体现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_14.学生主要是以学习_为主15._课程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16.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_来建立管理机制17._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18.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规律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_和个人活动20.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_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三、名词解释(5题)21.素质教育

4、22.受教育权23.学校办学水平评价24.学科中心课程论25.学生的发展四、论述题(5题)26.试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27.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28.王老师班上的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积极回答问题,反应很快,但是正确率不高;与班上的每位同学都能处得来,但是都没有深交,没有固定的好朋友;积极参加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很广泛,但是没有擅长的活动;生气的时候会大声喊出来,情绪易激动,如果别人安慰她,马上又破涕为笑;经常丢三落四根据气质类型学说,分析这位学生的气质类型,并写出该气质类型的特点29.简述兴趣的品质30.什么叫气质?怎样理解气质的意义?五、案例分析(2题)31.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

5、铅笔的用处时,学生甲的回答是写字、画画、绘图;学生乙的回答是写字、当尺子画线、当礼品、做润滑粉、化妆、做装饰画请简要分析学生甲和乙的思维分别属于什么类型32.请运用所学知识,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六、简答题(1题)3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参考答案1.CC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2.B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岁以上为形式运算阶段3.A学校形成于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类:“序”和“校”。4.CC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

6、论。个人本位论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社会本位论则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题干所述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涂尔干的主要观点5.C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性格可以标志事物的特性。也可以标志人的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性格。6.DD社交需要也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7.DD教育投资来源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所剩下的部分。教育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但不能直接创造国民收入,教育活动消耗的教育资源最终只能来源于国民收入8.C

7、C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的观点,认知地图和潜伏学习是托尔曼提出的重要概念9.B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10.A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说明的是一种奉献的精神,体现了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11.发展智力12.教育目的13.不平衡性14.间接经验15.隐性16.学生17.遗传18.教育性19.小组活动20.学生的学2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

8、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2.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指个体享有的某种不可剥夺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23.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指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专业的教学评价机构,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技术,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管理工作、办学效益等方面水平进行的总体或单项的价值评判24.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

9、技能为目标。25.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26.能力差异规律使我们认识到,在能力发展上每个学生是不可能齐头并进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测验等方法了解并掌握学生能力的差异,从而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措施、方法,进行个别指导。(1)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能力发展水平较高、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应提供较难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创造各种条件发挥他们的才智。对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对作业进行具体的指导,使他们树立起信心。对那些智力水平不差,但学习成

10、绩差的学生,要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不断完善其良好的个性品质。(2)教师不应歧视在某些能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要树立一种观念,即任何儿童都有可能发展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生长善救失,人尽其才。(3)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对于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应给予其机会,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来促进他们特长的进一步发展27.(1)意志行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28.该学生属于多血质的气质类型。这类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

11、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29.(1)兴趣的广度。(2)兴趣的中心。(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30.(1)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2)意义: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不影响智力发展的可能性,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气质影响所选活动的性质和活动效率,对择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12、义。气质对教育活动有指导作用,教师应了解气质的有关知识,知道学生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发挥不同气质类型的优点,克服缺点31.学生甲的思维属于常规思维,学生乙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32.(1)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社会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毫无疑问,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2)教育信息化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促进教育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3)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关于教育的概念,长期以来建立的与教育联系的对象,如教室、图书馆、课堂、教材、考试、作业、升学制

13、度等都可能不复存在或者变化成与现在大相径庭的形式。(4)从师生关系角度看,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师生互动不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无法避免的事实。面对这样的变化,如何当老师,对所有即使学术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下,如何融合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更是教育研究面对的全新挑战。(5)从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远的意义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则是教育将在怎样一种文化形态下进行的问题。多元化的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将在怎样一种形式下展开,教育以怎样的形态和姿态迎接这种挑战,需要新的教育哲学,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教育的进程。要认清利弊,不能一味抵制或开放。(6)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理,酌情给予1-2分33.(1)人的全面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唯一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