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酶行业分析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335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酶行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胰酶行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胰酶行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胰酶行业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胰酶行业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酶行业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酶行业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酶行业分析一、 国内原料药竞争格局分析在国内医药政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已经上市的存量仿制药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仅对制剂本身,也对原料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要求下,原料药的稳定性、杂质、晶型、粒度溶解度等参数,都会影响到制剂的质量。同时制剂和原料药绑定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制剂厂商更换原料药也需要对于工艺和质量进行再次评价,耗费时间。而对于申请上市的增量药物,原辅包与制剂关联审批制度,标志着我国原料药行业逐渐向美国DMF制度变革。传统模式下,原辅料和药包材单独审查获批,下游制剂厂商直接采购,药品问题由制剂方与原料药企各自负责。而在新的关联

2、审批制度下,原料药企在独立审查中只能获得登记号。下游制剂企业选择上游具有登记号的供应商后,需要同时完成制剂、原料药和包材的共同审批,明确上市持证许可人持有者的制剂厂商作为责任主体,制剂厂商对于原料药的质量将采取更严格措施。此外,一旦制剂厂商需要更换原料药,需要重新检验API的杂质/晶型等,并需要重新向CDE申报更改,置换成本增加。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原辅包与制剂关联审批制度叠加一致性评价制度既加强了制剂和原料药之间的联系,又使得制剂厂商为了降低质量风险,更倾向于选择质量优良、供应稳定的原料药提供商,提升了原料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长期来看,关联审评审批叠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利好质量优良供应

3、稳定的原料药企,从而提升行业集中度。二、 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化学原料药处于医药产业链的上游,是影响药品质量、制约产能的首要和主要环节,控制好原料药的质量,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个医药产业的质量把关,全球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原料药市场规模的上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下降至1750亿美元左右,同比减少4%左右。2021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回升,达到1770亿美元,同比增长1%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原料药厂商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在原料药行业的份额也有所提高。中国原料药供给占全球比重最高,约28%,其次是意大利、印度、美国、欧洲等地区,占

4、比分别为25%、20%、16%、12%。目前,全球原料药第一大技术国是中国,中国原料药申请数量占全球原料药专利申请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美国、欧洲、日本,占比分别为15%、13%、10%。三、 特色原料药行业概况特色原料药主要是慢病用药、抗病毒、抗肿瘤、造影剂类,下游为专利刚刚到期或者即将到期的新仿制药。这类产品一般是广泛上市的仿制药或者高难度合成的仿制药的原料,随着下游仿制药制剂的竞争带来的价跌量升,需求还会继续持续增长。相对于大宗原料药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市场竞争格局略为宽松,毛利率相对较高。对于特色原料药而言,竞争的关键主要在于技术、质量和成本。技术是特色原料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特色

5、原料药企业而言,技术更多偏向于生产技术。技术既体现在帮助仿制药企进行专利挑战或者完成多步骤复杂化合物的合成,也体现在抢仿能力上,较早完成原料药规模生产以抢得市场先机。质量是特色原料药企稳定发展的前提,原料药的纯度和杂质情况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也是下游客户挑选供应商时的首要因素。成本是特色原料药企的竞争的重要因素,原料药行业总体来说属于制造业,成本就成了企业吸引客户的关键因素,优化工艺减少合成步骤可以更好控制成本。四、 原料药行业发展概况中国是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和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原料药的出口接近世界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0%左右,主要以大宗原料药为主,在维生素C、青霉素钾盐、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方

6、面占绝对优势,在60多个品种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原料药行业仍存在大品种产能过剩、小品种垄断涨价的竞争无序问题。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依托监管和引导的方式逐渐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原料药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原料药市场规范力度,打击违法涨价和恶意控销行为。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提高环保标准,引导龙头企业提升工艺水平增强竞争力,促使高污染不合规的企业退出市场,减少原料药市场的低价竞争者,另一方面发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对恶意操纵原料药价格的行为进行处罚。产能的整合、工艺的提升以及合理利润的保持将为中国原料药行业未来持续健康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医药行业

7、内一直将原料药生产企业划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两个子行业。大宗原料药是指青霉素、维生素、激素等大吨位、不涉及专利问题的传统化学原料药,而特色原料药则是指为非专利药企业及时提供专利刚刚过期产品的原料药,其中特色原料药利润要高于大宗原料药。五、 原料药行业专利申请趋势从趋势上看,中国原料药专利申请数量遥遥领先,2021年中国原料药申请数量达到630项。美国原料药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二,申请数量约75项,其次是欧洲和日本,专利申请量分别约为16项和22项。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地之一,2020年,化学药品原料药产量为2734万吨,同比增长27%,开始恢复增长。数据显示,全球原料药供给主

8、要集中在中国、意大利、印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化学原料药是化学药品制剂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原料药销售主要面向制剂生产企业。随着国际化学原料药产业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除满足国内制剂生产企业需求外,多种原料药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作为我国医药工业战略支柱之一的化学原料药行业。原料药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六、 我国原料药产业发展现状原料药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可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随着国际化学制药行业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已成为全球主

9、要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之一,原料药出口规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自2015年国家加大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原料药行业格局得以显著优化,环保标准较低的中小型产能逐渐退出市场。2020年1月和2021年11月国家部委先后出台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快原料药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布局优化调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原料药产业新发展格局。预计到2025年,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和先进制造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原辅包关联审评、一致性评价等质控政策的推进,也促使原料药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绿色环保方向发展。2018年,中国开始征收环境保护

10、税,原料药低端产能出清进程加速。受此影响,2018年中国化学原料药产量出现明显下降,2019年中国化学原料药产量再次缩减,我国化学原料药年产量从2017年的3478万吨降低至2019年的2622万吨,2021年出现小幅度回升,年产量为2986万吨。而受原料药产量下降影响,处于下游的化学制药企业生产成本升高,原料药价格上升趋势明显。制剂企业先后通过自建原料药生产线或兼并收购原料药生产企业等模式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从而降低在产业链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根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以原料药生产为主的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94460亿元,同比增长370%。预计2022年我国原料药行业

11、营业收入可达4479亿元。七、 原料药市场发展环境近年来,原料药销售利润的增加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信心,原料药企业在对未来市场增长预期良好的情况下,自然会选择通过扩建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这样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制剂企业为避免或减轻原料药价格波动、品质差异等因素对制剂业务的影响,增强自身整体竞争优势,则选择自建产能或控制上游原料药企业。此外,还有原料药企业选择介入上游医药中间体领域,与原有的原料药产品形成协同优势。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地之一,2020年,化学药品原料药产量为2734万吨,同比增长27%,开始恢复增长。数据显示,全球原料药供给主要集中在中国、意大利、

12、印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基地。2021年产量回升至3086万吨,同比增长1287%。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1-8月,中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为221万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3435%。八、 原料药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治疗、诊断制品。主要包括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及其它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营养保健品、相关化妆品等)。随着我国原料药市场地位的不断稳固,这个被看作是有着近万亿未来市场规模的产业,在拥有巨大存量的同时,看得见的增量也随着政策及市场

13、行情等因素的变化而逐渐显现。在人口老龄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大量专利药到期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原料药需求扩大已成必然趋势。据EvaluatePharma预计,2021-2024年,将有共计1450亿美元销售额的专利药到期,相应产生约145亿-20亿美元的仿制药替代空间。自2018年我国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以来,截至2020年,前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际采购量已经达到协议采购量的24倍。这种需求旺盛的景象促使企业纷纷扩大原料药产能。原料药(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即活性药物成份,简称API)是指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在用于制

14、药时,成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此种物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症状缓解,处理或疾病的预防中有药理活性或其他直接作用,或者能影响机体的功能或结构。从上下游角度来看,原料药是以上游基础化学品或者动植物作为基础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或者生物发酵、提取的方式得到医药中间体,再经过4-5步的合成得到的最终产品。而在下游,根据实际功能和使用场景,原料药还可以用于药品制剂、饲料、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在药品制剂领域。生化原料药是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或通过微生物发酵所得,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以及用化学合成或基因重组等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这类物质。其主要类别有;氨基酸、肽、蛋白质、酶

15、及辅酶、多糖、脂质、核酸及其衍生物。生物药物在医疗上,药理活性高,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疗效可靠,营养价值高;在化学构成上,十分接近于体内的正常生理物质,进入体内更易为机体所吸收利用;在药理学上具有更高的生化机制合理性和特异治疗有效性。生物药物在传染病的预防、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起着其它药物不能替代的作用。生物药物的材料来源广泛,主要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组织、器官、细胞与代谢产物,如动物脏器、血液、尿液等。应用动植物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也是生物制药的重要途径。生化原料药是生产生物制品和生物药品等的重要原料,生化原料药根据来源分为人体来源药物、动物来源药物、植物来源药物、微生

16、物来源药物、海洋生物来源药物,行业分类见下图。目前我国原料药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及出口国之一,但因其市场集中度高、需求与产能不匹配等问题,市场垄断行为频发、同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完善等问题。2021年11月,国家颁布4份有关原料药产业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反垄断、信息流通及行业透明度等问题,为原料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受到疫情反复,上游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去库存等因素影响,2021年原料药企业相继出现经营波动。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严重,印度及欧洲等地区的供应商的业务供应量出现缺口,而国内疫情逐渐恢复,供应量相对充足,我国原料药出口业务有所增长,国内原料药企业的出口业务因此获益,但板块净利润仍有所波动。由于2021年人民币升值,API出口业务的利润受到直接干扰,并且2021年下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毛利率下降。我国提供全球30%的原料药产能,短期内无替换风险。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转移和跨国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