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333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产业发展行动指南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团结民心、凝聚力量、激励精神的独特作用,落实落细稳经济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服务六稳六保、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稳住经济大盘、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贡献体育力量。一、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细化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倡导主动健康意识,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加强运动防护师、运动营养师等人才培养,建立体卫融合重点

2、实验室,完善运动处方库。开展老年人非医疗健康干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新建社区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中心,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支持上海开展运动健康师试点工作。二、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体育消费是居民生活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体育消费步入发展快车道。当前,我国体育消费规模约15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8万亿元,规模接近翻一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增强

3、体育消费能力,改善体育消费条件,创新体育消费场景,推动大众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为促消费、稳经济做出积极贡献。(一)顺应健康生活新需求,新型运动消费快速兴起近年来,新型运动消费快速发展,冲浪板、桨板、滑雪板新三板运动走进越来越多家庭,攀岩、射箭等小众运动出圈,更多新颖潮流的运动方式,大大激发了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射箭攀岩等运动项目上手快、趣味性强,既能锻炼身体,又有社交属性,逐步从小众运动变成热门运动,以崭新的方式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拓展了人们的体育消费领域。(二)改善运动体验,推动体育消费提档升级去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提出,深化体

4、育消费试点工作,推动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通过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放体育消费券、组织体育消费节等措施,更好满足群众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体育消费需求。不少地区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不断拓展体育+消费内容,打造更多集竞技、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等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场景,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丰富的运动体验。从提升运动技能到购买硬件装备,从自身锻炼到参加比赛,从体育+旅游到体育+娱乐,体育消费产业链点多、线长、面广,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加强规划设计,增加项目供给,丰富消费场景,推动体育消费提档升级。(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

5、体育消费需求,激发体育消费动力。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提出,有序推动体育系统所属的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组织或承接各类全民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当前,不少地区在为百姓体育消费创造更多新空间上双管齐下,既在开拓增量上下功夫,也在优化存量上做文章。在保证专业运动队日常训练的前提下,建议有序推动体育系统训练中心、基地和体校内的部分场馆场地向社会开放。同时,有关部门要支持各地加快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体育设施建设进度,让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空间更广阔。三、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并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

6、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持续开展全国新年登高、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奥林匹克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节庆体育生活,推动体育生活化。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研制并推广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标准,普及项目文化,扩大项目人口。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鼓励各地利用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培育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四、 加大助企纾困力度1、落实纾困政策坚持救扶帮结合原则,梳理国家层面关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各项政策,推出助企纾困政策工具

7、包,组织专家进行政策解读,让体育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通过体育总局官网、中国体育产业信息平台等媒体宣贯政策、交流各地助企纾困的经验做法;推动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主动对接体育企业,推送惠企政策直达;鼓励中国体育场馆协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等协会组织精准对接本领域体育市场主体需求,进一步细化实化、分类推送适用本领域的助企纾困政策。2、减免相关费用2022年,体育总局所属企事业单位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租房屋的,减免3-6个月租金;鼓励有条件的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减免或缓缴中小微企业办赛费用、企业会费及个人会员会费。3、加快资金执行推进预算执行进度,依法依规、

8、提前下达采购订单,加快各类涉企资金的拨付和执行进度,做到早使用、早见效;进一步清理往来款项,及时足额支付合同尾款、质保金等。4、优化政府采购放宽体育总局部门集中采购标准,体育设备及医疗设备(均为4级品目)提高至100万元;在所属直属单位部门招投标过程中,全面推行保函替代保证金,不得限制企业以保函的方式提交投标、履约等保证金,对参与投标的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提高至20%;加快政府采购项目合同签订、组织验收、资金支付的执行,切实降低供应商交易成本。5、降低融资成本争取发展改革委支持,将体育企业贷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范围,有效降低体育企业贷款成本;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体育企业应收账款、知

9、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创新,建立服务体育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有力支撑体育产业发展;推广四川体育贷、广西体育主题银行、江苏体育企业金融绿色通道等做法,鼓励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保障体育企业融资需求。6、加大示范支持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范围;认定一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集聚体育要素,激发市场活力。(二)加大体育产品供给1、加大赛事供给按照一赛一审要求,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加大登山、赛艇、帆船、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供给,组织开展体总杯全国三大球城市联赛,启动中国青

10、少年足球联赛,优化赛事结构、提高观赏性、加大转播力度,力争做到国内赛事应办尽办、应播尽播,把更多赛事呈现到人民群众面前;公布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及全国单项体育赛事目录,公布办赛指南和申办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承办。2、丰富健身活动继续开展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等各项线上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国社区运动会、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健身活动等;以88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3、吸引群众参与在运动技术等级评定政策基础上,打通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按照科学合理、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称号体系、等级标准体

11、系;践行训练场就是直播间理念,支持有条件的国家队将运动员训练场景向公众传播,组织开展国家队公开课;落实建立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冠军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丰富普及运动项目、推广体育技能、传播体育文化的方式,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4、推动场馆开放有序推动体育系统所属的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组织或承接各类全民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在保证专业运动队日常训练和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体育系统训练中心、基地和体校内的部分场馆场地向社会开放。5、优化体育彩票品种结构丰富体育彩票游戏种类,融入体育元素、宣传体育文化、传播体育精神,设计更多

12、具有体育主题、地方特色、收藏价值的即开型体育彩票,更好满足群众需求。6、加快投资建设加快推进已安排的体育总局直属单位基本建设项目;加大直属单位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进力度;会同发展改革委提前启动2023年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项目的申报、确认和资金下达,支持各地加快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体育设施建设进度。7、深化融合发展推动体卫融合,启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和社区运动健康之家试点工作;加快体教融合,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加强对职业资质、课程设置及相关活动组织的指导,推动体校、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开展课后服务,不断满足双减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需求;

13、深化体旅融合,认定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向公众推介一批安全、健康、便捷、高品质的国庆、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体育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大力发展数字体育。8、促进体育消费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推动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通过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放体育消费券、组织体育消费节等措施,更好满足群众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体育消费需求;宣传绿色健康生活方式,鼓励群众走向户外、参与户外运动,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体育企业面向广大群众组织户外健身活动,进一步挖掘户外运动、绿色出行等领域消费潜力;鼓励各级工会组织户外赛事活动、按规

14、定购买相关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举办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中国体育消费博览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9、带动体育就业引导鼓励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多渠道开发体育就业岗位,创新探索灵活就业方式,吸纳更多社会人才从事体育工作;研制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体育产业人才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继续发挥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的扶持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资助各地开展运动员实习实训活动,为运动员创办企业及创业孵化等给予资金支持。五、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构建体制机制更灵

15、活、要素支撑更强大、资源分布更均衡、健身设施更便捷、赛事活动更丰富、体育组织更健全、健身指导更科学、群众参与更广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全民健身网络组织。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市、区)创建,完善评选指标体系和评选办法。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国家标准,健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器材装备等标准体系,加强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赛事活动组织等体育服务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六、 体育产业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重点

16、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融合发展,强化底线思维,坚持依法治体,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群众性体育在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体育均衡、充分发展,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七、 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利用资金支持地方重点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百城千冰群众滑冰场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级专项运动场地建设。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善绩效评价及资金补助政策。八、 体育助力稳经济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