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288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尽职尽责,营造万紫千红大气治理实践研究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动绿色制造产业成为新支柱产业。加快工业低碳转型,抑制高碳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以钢铁、铸造、建材、有色、石化、化工、制药、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革、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低碳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能源和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工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制造业绿色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绿色制造园区20家。积极推进全省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引导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合理布局,禁止新建化工园区。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新增耗煤

2、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推动能源低碳变革,探索建立将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纳入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考核抵扣机制。禁止建设企业自备燃煤设施,不得使用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加快纯凝机组、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和供热管网建设,充分释放和提高供热能力。研究推动30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关停退出或作为应急备用和调峰机组。一、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动绿色制造产业成为新支柱产业。加快工业低碳转型,抑制高碳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以钢铁、铸造、建材、有色、石化、化工、制药、工业

3、涂装、包装印刷、制革、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低碳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能源和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工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制造业绿色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绿色制造园区20家。积极推进全省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引导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合理布局,禁止新建化工园区。(二)严控两高行业产能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耗能、安全等法规标准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禁新增钢铁、焦化、铸造、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禁止建设生产VOCs含量限值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项目。加大钢铁、水泥熟料、烧结砖瓦、化工、印染、

4、炼化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严格控制化纤、制革、橡胶、塑料等行业产能。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或退出。(三)开展清新园区建设对标先进治气,制定实施清新园区建设指南和评价办法,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从园区管理、产业水平、能源利用、清洁运输、污染治理、监测监控、数字治气等方面,推进全省开发区(园区)开展新一轮园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省园区治气能力和水平,稳步改善园区环境空气质量。(四)深化涉气企业集群整治按照标杆建设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优化整合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原则,推进建材、家具、铸造、包装印刷等企业集群提升改

5、造,全面提升企业集群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建设提升小微企业园,到2025年,小微企业园达到1200个。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园区废气治理。推进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因地制宜建设涉VOCs绿岛项目,建设一批集中涂装中心、钣喷共享中心、活性炭集中处理中心、溶剂回收中心等,实现车间、治污设施共享,推进区域VOCs高效治理。二、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指标1、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到2025年,O3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中度污染天气,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标,85%的县级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三、 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措施(一)加大资金投入各地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大气污染

6、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税收、物价、信贷、用地等政策措施。各地应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及研究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移动源污染治理、城乡面源污染治理,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二)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形成机制、来源分析、传输通道、大气污染预报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研究。推进非电行业超低排放、VOCs污染防治和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制修订化纤、制药、汽修、纺织染整、工业涂装、水泥、锅炉等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重点行业VOCs污染防治和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

7、代的技术指南(规范)。(三)严格执法监管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提高问题发现能力。积极开展大气执法检查,始终保持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严厉打击大气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环保税征收管理,重点加大对施工、堆场等扬尘环保税的征管力度,积极研究推进对VOCs征收环保税。建立健全网格化大气环境监管责任体系。(四)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知识,不断提升全民大气污染防治意识。加强信息公开、畅通举报渠道,推进公众参与监督。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

8、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共同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四、 空气质量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积极成效,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但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基础不够稳固。2020年,受疫情影响,叠加有利气象条件,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进一步改善的难度也随之加大。经空气质量模型模拟评估,2020年全省PM25受疫情、有利气象条件影响,分别下降28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上升18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二是O3污染逐渐凸显。十三五期间,全省各项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和超标天数持续下降,但是O3平均浓度呈波动上升趋势,O3超标天数占比

9、增加,2020年O3平均超标天数197天,占总超标天数的807%。三是能源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但我省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仍较高,天然气高度依赖省外调入和进口,可再生能源受资源禀赋制约,能源保障压力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难度较大。四是运输结构调整面临深层次压力。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转变,公路货运量占比仍过高,内河航运瓶颈依然突出,大宗货运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较低,柴油货车仍是移动源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五是临港重化工业布局高度集中。环杭州湾区域重化工等传统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占比较高,以及产能快速增加,大幅抵消了该地区其他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果,对

10、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带来挑战。五、 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一)推动能源清洁化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合理有序发展抽水蓄能,强化天然气供应保障,增加外购电中清洁电力的比例,提高外购电的清洁电力比重。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均含省外调入部分)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4%、346%左右,天然气消费量约300亿立方米以上,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76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40万千瓦,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占比达到60%左右,外购电量占比在1/3左右,高水平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二

11、)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推动能源低碳变革,探索建立将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纳入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考核抵扣机制。禁止建设企业自备燃煤设施,不得使用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加快纯凝机组、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和供热管网建设,充分释放和提高供热能力。研究推动30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关停退出或作为应急备用和调峰机组。(三)加强锅炉综合整治巩固禁燃区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禁燃区范围。严格实施行业规范和锅炉的环保、能耗等标准,进一步加大落后燃煤小热电、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推进城

12、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或淘汰,继续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以温室气体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双赢为目标,在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六、 推进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工程(一)有序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有效提高废气收集率和治理水平,提升清洁运输水平。有组织废气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并重,统筹实现全流程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物料储存、输送等无组织排放,实施大宗物料清洁运输。(二)全面推进深度治理全面推进砖瓦、玻璃、石灰、耐火材料、建筑陶瓷、铸造、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深度治理,对标先进治理技术,形成一批深度治理先进示范项目

13、。稳步推进使用煤、煤矸石、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砖瓦烧结窑、玻璃熔窑、石灰窑等污染治理设施转型升级,配套高效末端治理设施。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物料储存、输送等环节无组织排放。到2022年,平板玻璃、建筑陶瓷企业实现全部取消脱硫脱硝烟气旁路或设置备用脱硫脱硝等设施。(三)大力推行清洁低碳改造深挖工业炉窑用能清洁低碳化潜力,使用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加快用能转型。坚持增气减煤、以电代煤、充分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进行替代。到2025年,全面淘汰10吨及以下铸造行业冲天炉,基本完成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清洁燃料替代改造。七、 空气质量改善指导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以PM25和O3协同控制为主线,深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抓好VOCs和NOx协同治理,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新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