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244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一、 新能源汽车下游产业分析对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类似于加油机,但与加油机不同的是,充电桩可以安装于个人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充电站等等。需要根据不同使用区域适配各类充电电压。按照充电方式区分,充电桩主要分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按照安装地点区分,充电桩主要分为公用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自用充电桩;按照安装方式区分,充电桩主要分为落地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充电桩硬件的核心在于充电模块。从充电桩的成本结构来看,充电机、充电模块是充电核心设备,其中充电模块占充电系统成本的近50%,其核心功能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成可以为电池充电的直流电。充电桩的

2、其余部件成本不高,APF有源滤波、电池维护设备、监控设备分别占据了成本的15%、10%和10%。需要指出的是,充电桩的塑料要求具备阻燃、耐候、耐低温、壳体绝缘、耐老化等性能,这样才能减轻事故伤害、经受极端恶劣天气而不改变材质、保证质量、不易老化。近年来,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不断增加,私人充电桩增长速度快于公共充电桩,但相较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据统计,2020年,中国充电桩共计1751万台,其中私有充电桩874万台,公有充电桩807万台。截止到2021年9月,公有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044万台。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

3、的一切服务,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金融、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维修等。据统计,汽车金融市场占比29%,为汽车后市场最大细分市场;汽车保险作为汽车五大后市场之一,占比16%。据统计,2020年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维修保险客单价分别为1032元、1373元,其中写能源汽车细分市场中,增程式电动汽车维保客单价最高,为2047元;其次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纯电动汽车1455元,油电混合汽车1150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053元。新能源汽车维保主要集中在三电。按F6汽车科技统计,传统燃油汽车故障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进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和驱动桥等部位,发动机和变速箱故障类型较多,而由于动力结构

4、差异,新能源汽车故障主要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俗称三电),较为集中。动力电池成本占比高,且易出现故障。根据电子发烧友的数据,电池占新能源整车成本比例达到40%。同时,由于电池过度使用、电池运行环境恶劣等原因,电池容易出现故障。此外,管理系统、电控系统电子元件的故障等也会连锁引发电池故障。从汽车之家调研结果看,还未遇到车辆故障的车主未来最担心的就是动力电池故障。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还处于尚未完全成熟阶段,因此新能源汽车故障率高于传统燃油车故障率。据统计,新能源车故障单为367%,而传统燃油车故障单为263%,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车高104个百分点。不同级别车辆保养次数存在差异。据统计,豪

5、华车型年均保养次数为318次,舒适车型年均保养次数为31次,分均第一第二名,高档车型年均保养次数也不低,为295次,而经济车型年均保养次数最低,为273次。从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保养客单价来看,新能源汽车保养客单价远低于燃油车。据统计,2018年传统燃油车保养客单价为757元,而新能源汽车保养客单价低到193元,传统燃油车保养客单价近乎新能源汽车三倍。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纯电动汽车使用价格更为便宜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按传统燃油车每百公里油耗7-8升左右,92号汽油7元/升来计算,传统燃油车每百公里油耗价格在49-56元左右,加97号汽油的车型价格会更高,而纯电动汽车的耗电以商用电价088

6、元/度计算,每百公里大概需要13元左右,而按民用电048元/度计算,则纯电动汽车每公里电耗在624元左右。因此,众多追求实惠的车主纷纷将自己的燃油车换成更加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以降低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二、 非道路移动机械市场发展概况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用于非道路上的机械,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小型通用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主要燃料是柴油,排放污染多样、排放量大。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2020年中国非道路移动源排放中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4782万吨、接近于机动车,其中工程机械排放的氮氧化物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总量的313%。2018年

7、8月,生态环境部印发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非道路移动机械产品应向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鼓励新能源动力技术的开发应用,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在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的应用,优先发展中小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装置的新能源化,逐步达到超低排放、零排放。随着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和矿山机械行业向电动化方向发展。根据波士顿咨询的预测,中国纯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将在2025-2026年达到爆发点,到2035年,纯电动工程机械的渗透率或将达到30%。同时,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集团和徐工集团等积极推进电动化产品研发及应用,加快工程机械电动化布局,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进程

8、。三、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受下游需求增长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汽车的主要性能,如爬坡能力、加速能力以及最高车速等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新能源车驱动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是我国新能源车最主要的电机类型,具有功率密度高、力能指标好、高效节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势,主要应用车企包括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小鹏汽车等。四、 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新规2020年6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关于修改的决定。新版本对2017年版内容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明确了2021-2023年新能源

9、汽车信用比例要求,调整了新能源乘用车车型信用计算方法,明确了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水平与新能源汽车正信用结转的关联机制。政策确定,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信贷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6%。信用率是在考虑行业正负积分平衡、满足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实现既定工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计算的。按照这一配比要求,基本可以保证到2025年,新乘用车平均油耗达到40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整车总量20%的目标。新版双积分将帮助车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更好地完成考核要求,进一步提升车企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从而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将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的

10、发展带来良好的市场环境。五、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发展概况(一)中国商用车行业发展概况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服务于公路客运和道路货运等场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相较于乘用车,商用车运营属性更强,与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关系紧密,也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商用车可划分为货车和客车两类。按照总质量等车型参数,货车可分为重卡、中卡、轻卡和微卡;按照车长等车型参数,客车可分大客、中客和轻客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2020年中国商用车销量为513万辆,在全球的销量占比为2105%,2005年至2020年,中国商用车市场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27%。2021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国六排放法规实施以及疫

11、情反弹等因素影响,中国商用车销量有所下降。货车市场是我国商用车市场的主要部分,2021年商用车销量中货车占比约为93%,货车销售车型主要为重卡和轻卡,2018年至2021年,轻卡在货车中销量占比在60%左右,重卡在货车中销量占比在30%左右。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排污严重,是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重点,商用车中的重卡作为物流运输的主力生产工具,单车运输里程长、运营次数多、柴油消耗量大,为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的主要排放来源。此外,商用车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节能降碳的主要车辆种类。绿色发展理念下,国家政策鼓励并要求汽车向新能源方向转型。2020年9月我国提出

12、双碳目标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系列政策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全面部署;国六排放标准是全球最严格排放标准之一,2021年7月起我国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2022年6月,工信部发布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提出第四阶段车型燃料消耗量限值力度较第三阶段加严12%至16%不等。政策引导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电动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且电能使用成本低,新能源商用车在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凸显,将进一步加速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普及速度。(二)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发展概况新能源商用车根据用途划分为新能源货车和新能源客车,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和货车市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其中,

13、新能源客车最早得益于十城千辆的推动,是中国最早的汽车电动化示范领域,目前处于发展成熟期。新能源货车起步晚于客车,近年来伴随国家双碳战略推行,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与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排量大、污染强的老旧车型面临更换需求,新能源货车市场迎来成长期。2021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1972万辆,同比增长5148%,销量渗透率为387%;其中新能源货车销量达1209万辆,达到历史新高,占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的比例为6132%。新能源商用车根据技术路线划分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商用车,其中纯电动是新能源商用车的主要技术路径,自2018年开始销量占比均在90%以上,2021年

14、纯电动商用车销量占比达9777%,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占比较低。2021年我国新能源货车销量为1209万辆,在货车销量中的占比为255%,2022年1-6月渗透率提升至533%,其中新能源轻卡为销量占比最高的车型,新能源重卡则为销量增长最快的车型。重卡是公路货运的核心运载工具,以使用柴油为主,油耗高、污染重特征明显,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和油耗法规的趋严推动传统燃油重卡向电动化方向转型,新能源重卡逐渐替代老旧传统重卡,电动化重卡市场迎来发展,成为销量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2021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104万辆,2018-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12

15、4%,2022年1-6月在我国整体重卡销量下降的背景下,新能源重卡销售101万辆,同比增长49465%,重卡市场的电动化渗透率提升明显,重卡市场的新能源化需求凸显。新能源客车以纯电动车型为主,我国大客和中客新能源化起步早,市场渗透率高。2018年至2021年,新能源大客市场渗透率均在60%以上,新能源中客市场渗透率约50%,电动化普及程度较高。2021年我国新能源客车销量为763万辆,在全部客车销量中的占比为2115%。(三)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未来发展趋势相较于乘用车,商用车车身重、油耗大、污染严重,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以及排放、油耗法规约束下,商用车向新能源方向转型的需求迫切,伴随新能源汽车

16、相关技术进步和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商用车新能源化趋势将持续加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污染程度较高的重卡车型面临存量替代,换电模式推广助推新能源重卡发展。重卡是物流运输主力生产工具,目前重卡保有量占总体汽车保有量的比例约为3%,却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以及降碳、减排与节油的重点治理领域。新能源重卡市场近年增长较快,但是渗透率仍然较低。国家支持新能源重卡市场发展,节能减排政策促进重卡向新能源技术应用方向转型。2020年9月,工信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535号(工交邮电类185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指出,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对重卡试点应用进行了重点部署安排,促进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推动新能源重卡在短途运输、城建物流以及矿场等特殊场景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或城市对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