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241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纤维无障碍设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一、 碳纤维行业投融资情况在绿色能源和新型材料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开始在汽车制造、建筑交通等方面布局,并进一步加大了在风电设备领域的产业应用。随着下游行业的兴起,碳纤维行业也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领域。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纤维行业相关投资事件为8起,达到历史新高,投资金额达69亿元。2022年1-8月,投资数量为3起,投资金额达到历史新高,达64亿元。二、 碳纤维下游需求占比从碳纤维下游需求量来看,2021年我国对碳纤维需求占比较高的领域是风电叶片与体育休闲,需求量占比分别是36%、28%,在航空航天领域占比仅

2、为3%。未来随着我国碳纤维技术的提升以及航空航天的发展,碳纤维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扩大。三、 碳纤维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碳纤维原材料加速,推动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在下游的广泛应用现阶段,国内碳纤维市场仍以进口碳纤维为主、国产碳纤维为辅,但国内厂商已逐步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国产碳纤维产品型号基本实现了对国际领先厂商主要碳纤维型号的对标。赛奥碳纤维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为624万吨,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为293万吨,若国产碳纤维全部供应于国内需求,国产化率约4700%,较2020年增长9个百分点,趋势明显。未来,随着我国碳纤维原材料加速,我国碳纤维行业整体亦将实现的突破,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3、及制品在下游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二)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应用领域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促进碳纤维全产业链高速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碳纤维应用技术开发难度较高,研发设计时间长、研发投入大、生产成本高,我国碳纤维下游主要应用于体育健康、风电叶片、建筑加固等领域,在轨道交通及民用航空等新兴领域涉足尚浅。而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碳纤维原材料的技术开发及生产制造能力,另一方面,将碳纤维原材料制作为预浸料等中间体及最终制品,将新材料开发与下游领域应用需求结合,以进一步验证材料性能,对于新材料产业发展亦至关重要。未来,随着碳纤维国产进程加速,围绕国产碳纤维适配的基体树脂与中间材料的改性与赋能、碳纤维复

4、合材料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提升,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促进碳纤维全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四、 碳纤维行业产能不断扩张,国产化进程持续加快碳纤维上游为原油化工行业,需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提取制备丙烯,然后通过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碳纤维企业以丙烯腈为原材料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腈,再以其纺丝获得聚丙烯腈原丝,进行加工生产后得到碳纤维。2022年以来,受俄乌政策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偏紧,为了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国家及企业不断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2022年,我国生产原油204667万吨,同比增长29%;生产天然气21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5、4%,我国能源供应整体安全稳定。2022年,利华益集团、江苏斯尔邦、辽宁金发等企业相继扩产,我国丙烯腈新增产能52万吨,产能同比增长165%。随着产品产能不断增加,丙烯腈产量也在不断增加。2022年我国丙烯腈产量约300万吨,同比增长1481%,行业供给充足。从丙烯腈市场价格走势看,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复及国际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原油价格高位大幅波动,叠加疫情对物流供需影响,丙烯腈市场价格震荡下行。其中,山东市场价格从年初的133万元/吨下降至6月底的108万元/吨,跌幅达到1880%。2022年下半年,丙烯腈市场价格呈先涨后降态势。受上半年长时间亏损使得丙烯腈工厂采取限制措施,产品

6、供给相对减少,丙烯腈市场价格有所回升。进入11月,多地扩能项目相继投产,行业供应增加,下游市场需求整体平稳,丙烯腈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对碳纤维生产企业来说,行业原材料采购成本相对下滑。2015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推动碳纤维行业发展相关政策,鼓励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加快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内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多家企业相继宣布扩产,产品产能随之逐步扩大。2022年我国碳纤维产量及需求量分别为443万吨和77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72%和242%。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碳纤维相关企业宣布计划

7、投产产能累计59万吨。其中,新增的产品产能主要为大丝束碳纤维,其主要应用在风电、汽车领域。未来,随着新增产能项目逐步投产,我国碳纤维产能或将达到11万吨,将超过日本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整体来看,虽然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但仍无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行业供需缺口较大。受国外对我国碳纤维行业技术、设备封锁,长期以来国内碳纤维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随着碳纤维相关技术不断创新升级,我国碳纤维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国内碳纤维产品出口数量大幅提升。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碳纤维进出口数量分别为1031922吨和170965吨,同比分别增长7818%和26385%,进出口差额达到860956吨。从进口源看,日本、韩

8、国、墨西哥、中国台湾和美国是我国碳纤维的重点进口地区。2022年我国分别从日本、韩国、墨西哥、中国台湾和美国进口碳纤维243473吨、201493吨、182549吨、143919吨和119076吨,分别占总进口比重2359%、1953%、1769%、1395%和1154%,前五名地区合计占比863%。受日本本地及欧美市场需求上涨,叠加东丽风波事件影响,日本对我国出口的碳纤维产品数量相对减少。从国内主要进口省市看,进口碳纤维前三名地区分别是江苏省、广东省和上海市,进口占比分别为4397%、2735%和1276%,进口前三名地区合计占比达到8408%。由于进口的碳纤维由于品质较好,企业将进口碳纤维

9、主要用于体育用品及风电叶片领域。随着国家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工程以来,国家及企业持续加大其关键技术研发,行业相关工艺、技术、设备也取得了多项突破,国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持续增长,产品国产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在政策发力和企业努力下,我国不断取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制备和关键技术攻关,产品产能规模也不断扩大,碳纤维国产化进程持续加快。2018-2022年,我国碳纤维国产化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以来,多家碳纤维龙头企业不断扩大产品产能,加快产品技术创新,我国碳纤维产品国产率从2018年的2903%逐步提升至2022年的5716%,5年间产品国产率扩大2813个百分点,

10、提高了近一倍。未来,随着国内碳纤维相关技术不断创新,产品产能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我国碳纤维国产化进程将提升至62%以上。碳纤维是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材料,强度高、抗摩擦、耐腐蚀,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正因其具备十分优异的特殊性能,自研发以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掌握,也是国外对外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重要物质。为了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自2000年开始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碳纤维制造难度较高,工艺流程复杂。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及技术创新,目前国内主要有湿法纺丝和干喷湿法两种生

11、产方法,由于干喷湿纺工业技术难度较大,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该技术工艺,国内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湿法纺丝生产碳纤维。资料显示,碳纤维生产成本中,原丝、氧化及碳化成本较高,其中原丝成本占比达51%,是决定碳纤维性能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未来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领域。按丝束规格不同,可以将碳纤维分为大丝束碳纤维和小丝束碳纤维。其中大丝束碳纤维的碳纤维根数在48K及以上,小丝束碳纤维根数则在48K以下。与小丝束碳纤维相比大丝束受到制作工艺的限制其模量与强度稍显逊色,但是制作成本与售价具备高性价比,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风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五、 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回顾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12、在可量产纤维材料中性能最佳,是目前工程上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比强度最高的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及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称为21世纪的黑色黄金。2022年,在国内新冠疫情反弹、国际地缘冲突等背景下,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原油价格高位大幅波动,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化纤行业总体生产经营形势严峻。碳纤维产业受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支撑,在风电、光伏、氢能储运等领域应用不断拓展,行业整体保持较好发展。六、 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特点(一)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密集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配方研发、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积累等方面。在复合材料配方研发方面,复材产品定制化程度较高,不同部件通常需

13、单独研发,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复合材料制造厂商必须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以满足客户在产品性能、成本、轻量化等方面的需求;在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方面,复合材料制品整体制造方案的设计依赖于企业自身长期的工艺摸索和经验积累,不是短期的大额资本投入所能弥补。(二)碳纤维复合材料集中度低从全产业链看,制造碳纤维产品的上游碳纤维材料和中游复合材料均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全环节技术壁垒较高。其中,上游碳纤维生产流程复杂、前期投入巨大,从全球范围及国内市场来看均呈现集中度较高的竞争格局;碳纤维最主要的应用形式是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实际应用,由于终端应用场景丰富,聚焦于中游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发及下游应用的厂商

14、众多,碳纤维复材制品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呈现分散化特点。根据公开披露信息,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相关收入规模均较小,处于小企业、大市场的发展阶段,在交通装备、医疗健康、体育健康、民用航空等领域具有一定先发优势,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大,行业未来将拥有充足的市场空间。七、 下游应用市场广阔,有望带动碳纤维需求量上涨碳纤维因其性能优异,广泛用于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等领域,下游市场前景广阔。我国碳纤维应用市场中,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及碳碳复材领域应用较多,三者合计占比达到754%。其中,风电叶片是我国碳纤维最大消费市场,占碳纤维消费总量的361%,风电叶片中的主梁帽、蒙面表皮、叶片根本、叶片前

15、后边缘防雷系统等部位均需要用到碳纤维材料,以大幅减轻叶片重量,减少作用在支撑梁上的受力和扭矩等。风电叶片作为碳纤维最大的应用市场,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驱动下,全球风电行业发展迅速。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936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37GW,同比增长124%。其中,我国是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地区,在双碳战略及能源改革大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风电行业发展,加快风电领域技术升级。从装机容量看,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3763GW,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654GW,同比增长541%,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市场。风电也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全口径发电量累计838863亿千瓦时

16、,同比增长341%。其中,风电全年累计发电686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819%,风电发电规模占比不断提升。未来,随着风力发电机率持续增大,特别是海上风机需求刺激下,风电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风机大型化后,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需求也将逐渐增加,也将进一步拉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需求上涨。我国约有112%左右的碳纤维用于合成碳碳复合材料,其主要应用于刹车盘、航天部件等零部件。其中,碳碳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据悉,约有70%的碳碳复合材料应用在光伏领域中,且由于碳碳复合材料质量轻、耐高温性能较高,其在光伏领域的应用逐步提升。在国家大力推广发展光伏行业下,我国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加。2022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087亿千瓦。其中,随着整县推进项目不断加速,分布式光伏首次实现对集中式光伏赶超,新增分布式光伏占光伏新增装机量的68%,集中式光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