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811218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酰胺行业发展趋势一、 改性塑料行业前景趋势分析近年来,改性塑料的主要应用场景如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电子电气等均迎来了重要的技术迭代新窗口:汽车制造轻量化叠加新能源转型、家用电器智能化、电子电气迎来5G新时代,下游行业新的增长契机对上游具备性能优势的改性塑料业提出了大量的客观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改性塑料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及规模增长。与发达国家改性塑料发展多年、技术先进化、产品高端化、产业体系化的成熟行业格局相比,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目前具有市场规模庞大,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实力规模差异悬殊,中小型企业仍聚焦中低端产品生产,鲜有企业具备贯通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等特征。行业龙头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加大研发投入

2、,扩充产能,实现加快推进产品高端化,高效响应客户多元需求,从而推动行业产品化进程。高分子改性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分子改性材料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推动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加强前沿材料布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加强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因此,高分子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二

3、、 改性塑料行业产量我国进行改性塑料行业需要经过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产量和市场企业规模都呈现上升趋势。2016-2020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由1563万吨增加到22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54%。中商产业发展研究院进行预测,2022年改性塑料产品产量可以达到2884万吨。尽管国内塑料工业发展迅速,但我国塑料应用的规模仍然很小。我国工程塑料进行改性化率(即改性塑料产品产量占塑料总产量的比例)稳步发展增长。全球塑料的改性率接近50%。我国塑料的改性率从2011年的163%上升到2020年的217%。与全球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三、 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机遇

4、1、改性塑料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分子改性材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是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因此,高分子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2

5、、改性塑料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改性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电子电器、家电、医疗、轨道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航空、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其中汽车和家电是目前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应用行业。改性塑料凭借其轻量化、耐腐蚀、阻燃性、耐热性、绝缘等性能,借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利好政策以及汽车轻量化的产业趋势,在汽车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健康防护领域,改性塑料可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疗防护等场景;在轨道交通领域,改性塑料可应用于内外饰、结构件以及缓冲材料;在家居建材领域,改性塑料也是电动工具、安防设备等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改性塑料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3、改

6、性塑料国产化需求增大改性塑料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大型国际化工企业如巴斯夫、朗盛、杜邦、沙特基础工业、塞拉尼斯等,在原料供应、营业规模、技术积累上优势明显,在高性能专用改性塑料的配方研发、加工制造、品牌质量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而相比之下,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都是从国内家电和汽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兴起,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高端改性塑料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国产化需求较大。随着近年来行业内规模内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其与大型国际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企业以研究开发功能化、高性能化产品为抓手,逐

7、步向高端市场渗透。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上游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加强产品的自主研发,国内改性塑料行业整体创新速度加快。随着我国近年来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中高端改性塑料的国产化需求愈发迫切,为国内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二)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挑战1、改性塑料中低端市场行业竞争加剧,末端企业面临被淘汰风险低端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加剧了市场竞争。同时,近年来随着环保监管形势趋严,改性塑料环保性能越发得到重视,其中低气味、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免喷涂等更为苛刻的技术要求可能会覆盖整个改性塑料的上下游产业,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将面临

8、被淘汰的风险。2、改性塑料高端市场仍主要依靠进口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应用方面存在短板,低端过剩,而高端领域缺乏竞争力,导致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仅30%左右,高端改性塑料仍然主要依靠进口。与国外企业差距大,意味着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存在着很大的改善拓展空间。四、 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趋势由于改性技术企业发展,一些通用塑料可以同时通过改性技术不断改善原有性质,耐热性和机械设计强度等指标有了显著水平提升,从而提高具有了一定影响工程塑料的性质,应用管理领域得以大大拓宽。在工程塑料方面,由于国内汽车、电子、电气设备等行业对原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原工程塑料不能完全满足下游市场的要求,工程塑料经过

9、改性,各种物理性能指标更加优异,性能更加严格,以适应市场需求。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由于可以通过耐高温,并且需要具有性能好、尺寸稳定等特性,可以被应用于我国电子电器、汽车、以及中国宇航等尖端科技教育领域,但是尖端产品服务市场环境容量小。为了进一步拓展改性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领域,有必要采取低成本路线,以较低的成本开拓市场。五、 改性塑料行业竞争格局目前,我国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规模企业(产能超过3,000吨)数量不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最高的三个省份分别为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产量分别为23286万吨、22666万吨和19386万吨,占国内改性塑料产量的比

10、重分别为1035%、1007%和862%,产业分布呈现出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的态势。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据的市场份额仍较小。跨国企业发展的时间较长,规模大于国内企业,形成了集上游原料、改性设备、品牌、技术、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成熟经营链条,在高性能专用改性塑料的配方研发和加工制造以及产品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高端产品推陈出新,引领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聚威新材等国内部分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及改进生产工艺,正在逐步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凭借本地市场的服务和销售渠道优势,加快国产化的步伐。六、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历程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量和市场规模都呈

11、现上升趋势。2015年至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由1,307万吨提升至2,650万吨。尽管国内塑料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塑料应用规模仍然偏小。我国塑料改性化率(即改性塑料产量占塑料总产量的比例)稳步增长。全球塑料改性化率近50%,我国塑改性化率已由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0年的217%,相比全球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改性塑料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大型国际化工企业如巴斯夫、朗盛、杜邦、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塞拉尼斯等,在原料供应、营业规模、技术积累上优势明显,在高性能专用改性塑料的配方研发、加工制造、品牌质量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而相比之下,国内

12、改性塑料企业大都是从90年代后国内家电和汽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兴起,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高端改性塑料市场仍以进口为主。新材料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国内大循环战略和实现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改性塑料作为重要的新材料种类,是我国实现目前规划的重要产业,发展国产高端改性塑料是我国实现进口替代重要的步骤。改性塑料与普通塑料相比,其增强增韧性能、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耐老化性能、耐划痕性能等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上述性能,改性塑料大量取代了传统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成

13、为了电子电器产品的主要材料之一。随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对塑料材料的防火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未来对高端改性塑料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当前电子电器产品也正向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产品发展过渡,对改性塑料相关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电子电器行业经过快速成长期后,到2015年之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年零售总额在1,000亿美元左右。从细分行业看,各品类业绩增速有不同程度放缓。Statista预测,到2024年,我国电子电器行业市场零售额将达到1,014亿美元。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量和市场规模都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至2020年

14、,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由1563万吨提升至22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954%。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改性塑料产量达到2884万吨。尽管国内塑料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塑料应用规模仍然偏小。我国塑料改性化率(即改性塑料产量占塑料总产量的比例)稳步增长。全球塑料改性化率近50%,我国塑改性化率已由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0年的217%,相比全球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规模企业(产能超过3,000吨)数量不多。目前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前四企业仅占整体市场的115%。按改性塑料产量来看,金发科技市场份额占比最多,达71%;会通股份市场份额达16%;普

15、利特市场份额达14%;国恩股份市场份额达14%。当前我国新增电子电器消费大多数来自更新换代需求,呈现个性化、高端化、智能化和健康化的特点。为呈现时尚、色彩丰富的个性化外观,越来越多的电子电器生产线引入了免喷涂改性塑料,通过注塑成型可直接达到金属质感、自然质感、黑亮、闪烁、消光等效果。新兴的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不仅具有更为轻薄和时尚的外观,其内部线路的排列也更为紧密和有序,这也要求外壳材料满足高灼热丝、高漏电起痕等条件,以适应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安全运行。新能源电池主要包括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产品。其中动力电池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电动汽车很大一部分重量来源于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16、,电芯的数量是一定的。故要从减轻整车重量入手减小能源损耗,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电池结构和箱体的减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汽车产品的使用场景,动力电池的箱体和结构必须能够承受跌落、耐撞击、耐振动、挤压穿刺等机械冲击。此外,还需要满足耐腐蚀、耐高低温、防火防潮、阻燃导热等要求,以确保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期使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供应基地,而新能源汽车专用材料尤其是动力电池用材料对改性塑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常用的改性塑料有阻燃PPE、PPS、PC/ABS合金及阻燃增强PA;箱体材料目前大部分采用高强度的钢、轻金属,很多厂商正在尝试用SMC复合材料取代金属,该类改性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设计性和工艺性,且强度高、尺寸精确、耐腐蚀、稳定性好。改性PPO(聚苯醚)材料对钴酸锂、锰酸锂等锂电池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且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