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217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晒霜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一、 中国化妆品市场销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丽经济日益火热,化妆品市场发展迅猛。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迅速抢占市场。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和高端品牌各领风骚,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需求。网络零售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妆品线上零售额为91726亿元,线上零售量为1721亿件,其中面部护肤仍是消费大头,线上零售额占比5934%,市场成绩亮眼;其次是彩妆和美发护发,占比分别为2600%、798%。目前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男士护肤品市场逐渐形成;另一方面,面膜成为护肤品大类中关注度最高的子类。十三五期间,在中国经济社会取得良好发

2、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化妆品市场和产业也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2016年10月1日起,我国普通化妆品免消费税,高档化妆品税率将至15%。从2018年7月,护肤、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将由84%降至29%。二、 中国化妆品行业概况中国化妆品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增速远高于全球和美日。2015-202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由3188亿元增长至5726亿元,CAGR为103%,高于全球同期CAGR27%,也高于美国同期CAGR20%和日本CAGR28%。按品类看,护肤品、彩妆为前两大需求品类,2021年分别占比5266%、12%。按定位看,大众化妆品仍占主导,但中高端化妆品市

3、场增速高,近5年的同比增速平均在20%以上。中高端化妆品市场份额占比已由2015年的227%增长至2021年的418%,消费升级趋势显现。按消费者所属城市看,整体上化妆品消费人群的城市分布较为均匀,一线、二线、四线城市占比均接近20%,三线城市的消费者略多,占比25%左右,新一线城市消费者占比在8%左右。中国化妆品行业天花板较高,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比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额较低,提升空间大。2020年中国化妆品人均消费额为58美元,仅为美国人均消费额的209%、日本人均消费额的213%、韩国人均消费额的221%。据Euromonitor预计,2022-2026年,中国

4、化妆品行业的CAGR为78%,2026年市场空间可达8443亿元。化妆品行业规模提升的本质驱动力来源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会带动化妆品人均消费额的提升。对同期及滞后不同期限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回归分析,p值均近似0000,小于0001,说明结果显著。可决系数R2均大于097,说明回归关系可以解释因变量97%以上的变异,拟合优度较高。同期的回归方程为y=01642x-20952273,表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00元,将带来近1642亿元化妆品市场规模的扩张。为预测2026年化妆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2021年的城镇居民

5、可支配收入47412元代入回归方程y=01843x-5542441中,则预计2026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约为8184亿元,与前文所述Euromonitor的预测较为接近,均超过8000亿元的规模。从行业竞争格局看,国货品牌加速突围。护肤品市场:外资品牌仍旧占主导,国产品牌有所突破。2020年中国护肤品市场份额排名中,外资品牌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占据TOP3,分别拥有51%、47%、44%的市场份额。TOP20中有8家国产品牌,分别为百雀羚、自然堂、珀莱雅、薇诺娜、御泥坊、佰草集、后、HFP。国内护肤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且提升速度较快。2011-2020年,国内护肤品市场CR5的市占率由206

6、%提升至215%,CR10的市占率由262%提升至319%,而同时期内国货品牌CR8的市占率由34%提升至142%,共提升108pct,高于CR5(09pct)和CR10(57pct)的增幅。国产品牌中,百雀羚/珀莱雅的市占率由2011年的04%/07%提升至2020年的41%/14%,自然堂的市占率由2014年的23%提升至2020年的31%,薇诺娜的市占率由2013年的01%提升至2020年的14%,表现较为亮眼。彩妆市场:2020年,国产品牌完美日记、花西子在国内彩妆市场份额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五,市占率分别为64%、51%。其它进入TOP20的国产彩妆品牌包括卡姿兰、稚优泉、滋色、COL

7、ORKEY。2017-2020年,凭借内容营销优势,完美日记在国内彩妆市场的市占率由17%提升至64%,花西子的市占率由03%提升至51%,发展迅速。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的驱动力在于需求端消费人群的代际切换和供给端国货品牌在产品、渠道、营销方面的突破。化妆品行业的消费主力军为19-35岁的女性,当前对应的人群主要为90后、95后和00后。这一消费群体不仅注重颜值,有较强的美妆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在校Z世代一年在美妆护肤上花费3212元,已就业的Z世代平均花费5683元),而且相较70、80后,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勇于尝鲜。新生代年轻人群的美妆消费呈现以下特征:1)不盲从国际大牌

8、,会利用互联网理性地比对成分和性价比,并结合专业人士、KOL和亲朋的测评和推荐,作出购买决策,因而易被有功效、有口碑的优秀国货品牌种草。2)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感较强,热衷国潮风。除了出现重新评价国产品牌商品的现象外,审美方面以汉服热为代表的东方美学同样渗透到了美妆领域,花西子的雕花口红、润百颜与故宫文创合作的故宫口红的出圈皆为印证。国产品牌通过俘获新生代年轻消费者的心智实现品牌突围。三、 化妆品行业的市场形势可持续性将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可持续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化妆品公司需要采取措施,如使用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原材料,减少包装和运输的碳

9、排放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技术和数字化的使用将增加: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化妆品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市场营销和销售。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线购物和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化妆品公司需要跟上这些趋势,改变其营销策略和销售渠道。个性化产品将得到更多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获得个性化的化妆品产品,以满足他们的独特需求。这导致化妆品公司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来开发和推广个性化产品。健康和天然成分的使用将继续增长: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成分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特别是在护肤品和彩妆领域。化妆品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和开发来开发这些产品,并确保它们符合消费者的期望。亚洲市场将继续增长:亚洲市场一直是化妆品行业

10、的重要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亚洲消费者对健康、美容和护肤的高需求,以及不断增长的中产阶层。化妆品公司需要制定符合当地需求和文化的战略,以满足亚洲市场的需求。总之,随着消费者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变化,化妆品行业将继续发展和变革。化妆品公司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开发和推广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期望的产品。四、 美妆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材料行业为化妆品提供生产所需的有效成分、表活、油脂等基础物质。目前在美妆原材料行业中,国际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美妆行业发展最早的欧美企业占据了第一梯队;而日本企业位列第二梯队;国内化妆品原料生产水平较弱处于第三梯队,目前能实现基础功能,但高阶工艺的关键性原料对国外

11、生产商的依赖度较高。在技术研发能力、测试检验系统及化妆品产业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落后,导致国内原料商的生产水平整体落后于国际,并后向制约着国内品牌商的研发能力。随着美妆行业的崛起,美妆包材的产量也不断提升,全球化妆品包装行业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3175亿美元。包装在化妆品行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美的包装可以带动化妆品的销售。全球化妆品包装行业正在出现新趋势,正朝着定制和更小包装尺寸的方向转变,这些尺寸更小并且便于携带并且可以在移动中使用。化妆品行业潜力巨大,推动着我国美妆包材行业稳步发展。目前,我国美妆行业产业链上游代表企业主要有华熙生物、新和成、科思化学、锦盛新材、裕同包装和力合科创等。五

12、、 美妆行业产业链下游我国美妆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是直营专柜、授权店铺、美容院等线下销售渠道和美妆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等线上销售渠道。随着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及美妆相关社交平台的兴起,美妆产品的电子商务提供较便利及广泛的选择,美妆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崛起。美妆行业是电子商务市场最具渗透力的消费种类之一,2020年的线上渗透率达455%。六、 进入化妆品行业的主要壁垒(一)化妆品行业品牌壁垒作为美妆及个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业绩增长驱动力,品牌是企业产品质量、市场口碑、工艺技术、功能功效、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与长期积累成果。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品牌认知度日渐成为

13、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而提升品牌认知度、建立品牌忠诚度需要持续的专业人才培养、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长期的行业耕耘与积淀。行业内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多年经营与持续积累,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收获了广泛的市场美誉度,建立了较高的认知度,并以此获得了稳定的目标消费群体。因此,新进入企业面临长期的品牌建设与口碑积累,短期内较难与已具有品牌优势的行业头部企业争夺市场份额。(二)化妆品行业渠道壁垒销售渠道是美妆及个护企业赢得市场、扩大规模、实现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只有建立起覆盖全国,涵盖商超、百货、美妆日化店、电商等成熟稳定销售网络,才能顺利实现从产品向销量的转化。为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并实现对销售终端的有

14、效管理需要长期的积累与高额资金投入,因此,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期内构建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获得渠道优势。(三)化妆品行业规模壁垒美妆及个护行业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成本端,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保证原材料品质的前提下,较强的议价能力可降低采购成本;生产端,规模较大的企业其自身生产经营较为规范,生产设备更为先进,产能利用率与生产效率较高;销售端,大型企业通过其覆盖全国、多元化的销售渠道降低获客成本与销售成本,并且优质的品牌形象与丰富的产品线对消费者吸引力也更强。此外,多品牌矩阵布局覆盖各消费层级,提高了行业抗风险能力。(四)化妆品行业技术壁垒美妆及个护产品的研发

15、涉及多学科交叉研究与运用,涵盖皮肤素材研发、配方研发、基础应用研究、包装创意设计和开发、消费者研究等众多领域,这都需要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支持。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需求多元化的驱动,持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愈发重要。因此,对美妆及个护企业的产品设计与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化妆品行业产品质量壁垒近年来,随着主管部门和消费者对美妆及个护产品质量安全的愈加重视,行业准入门槛逐渐提高,产品质量要求已成为进入美妆及个护行业的主要壁垒。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美妆及个护行业进入行业监管20时代,产品质量是否具备强保障性、企业能否完成相关功效宣称评价成为业内企

16、业关注的重点事项。因此,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与风险管控,做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新进入企业的主要壁垒之一。七、 化妆品行业发展情况(一)美妆及个护行业定义与分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化妆品制造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撒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的制造。根据Euromonitor的分类,化妆品是指美妆及个护产品,包括11大细分子行业:护肤品、护发用品、彩妆品、口腔护理品、沐浴用品、婴孩童专属用品、男士护理品、防晒用品、香水、除臭剂、脱毛用品。(二)化妆品行业全球发展情况1、全球美妆及个护行业呈现波动性增长近十年来,全球美妆及个护市场呈波动性增长趋势。根据Euromonit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