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215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网文件管理与交换系统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一、 数据安全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数据安全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数据安全成为国家战略,数据安全行业政策不断更新出台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密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鼓励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为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的数据安全工作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有力促进了数据安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数据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对数据安全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随着政府及行业政策法规的推动,促使我国数据安全市场空间日益扩大。2、新基建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数据安全定制化将迎来新机遇数据安全作为

2、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在国家政策和行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将迎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由于建设新基础设施要考虑广泛应用场景的安全性,而不同场景的安全需求是不同的,可支持多种交互式应用场景的定制化数据安全产品将快速发展。随着交通、能源、制造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一系列支持数据安全产业向不同场景融合渗透的政策法规不断颁布,此类行业将加大对数据安全的投入。数据安全正朝着综合安全能力和多元运维能力的方向发展。因此,数据安全产品需要与新基础设施紧密结合,与不同行业形成共同成长、共同合作的服务模式。随着无线接入技术,智能终端,传感器技术,虚拟化技术等的发展,数据安全威胁也呈现出多元化发

3、展的趋势。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逐渐扩大了网络空间的范围,使得数据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云计算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正成为全面推动产业升级的巨大资源,与此同时,5G和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网络基础设施的标准。随着数据安全需求不断扩大,网络空间更加复杂和模糊。网络空间安全风险的显著变化推动着数据安全防护机制的不断升级。如何在使用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已经成为终端用户的重要内容。因此,数据安全企业不仅需要保证现有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升级,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数据安全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扩张和升级的需要。(二)数据安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数据安全行业人才紧缺成为行业发展主要

4、制约因素数据安全人才数量和结构失衡严重,人才已成为制约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安全人才需求增长迅速,数据安全人才供不应求,这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紧迫问题。我国数据安全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人才短缺问题尤为严重。据教育部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数据显示,国内只有34个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员缺口将达327万,网络安全行业人才稀缺。伴随中国对数据库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行业发展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逐步设立专岗人员,使其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人才需求数量占全国需求总量60%以上,行业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

5、,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安全人才培养制度,加大数据安全人才培养力度,企业自建人才园,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国家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数据安全人才短缺问题将日益严重。2、国内多数数据安全企业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目前数据安全领域国外企业仍占据技术优势,Gartner评选的全球领导企业包括了赛门铁克、Forcepoint、IntelSecurity等,而我国提名的厂商包括明朝万达在内只有五家。数据安全技术与研发投入资金规模具有密切联系,而我国数据安全企业大多毛利率偏低,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提高技术水平及产品创新所需要的规模。而国外数据安全企业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

6、和订阅服务的规模化销售,总体毛利率水平较高,符合产品型企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技术及产品创新层面也具有更雄厚的资金支持。我国多数国内企业毛利率水平普遍偏低,并不具备与国外厂商在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方面竞争的实力。除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网络安全行业的资金投入规模也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研发资金不足是我国数据安全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二、 数据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随着2016年网络安全法、2021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陆续出台,我国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对我国数字经济繁荣和数据安全产业发展都在法律层面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受互联网技术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等因

7、素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中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开发和利用数据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专业化的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安全监测、安全存储、风险评估、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作为支撑和保障。相较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更需要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复工复产,对采购、租赁云化部署的数据安全一站式产品或服务有较大需求。因此,数据安全产业面临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未来将会加速发展。近年我国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数据规模持续扩大,金融、医疗、交通等重要市场以及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数据安全投入持续增加,稳定增长的市场需求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传统安全企业以及新兴安全企业推出数据安全相关产品和服务。数据

8、安全产品将向专业化、体系化方向不断迈进,为专业型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三、 数据安全行业投融资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相关投资事件为54起,达到历史新高,投资金额13534亿元。2022年,截至10月25日,我国数据安全领域投资数量为35起,投资金额达6284亿元,预计今年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将继续增长。我国数据安全领域行业集中度不高,分布较为分散,龙头企业较少。从数据安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来看,既有综合型的安全厂商,如奇安信、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天融信、安恒信息等,也有专注于数据安全领域的安全厂商,如安华金和等。四、 数据安全行业竞争格局近年来,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快速增长,参与厂商众

9、多。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共有3,256家企业开展网络安全业务,相比上一年减少31%。其中,北京、广东和上海企业数量居前,分别为932家、461家和256家。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整体市场集中度小幅提升,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占有率前8家合计占有率已经超过了40%,说明我国网络安全市场己经由竞争型转变为低集中寡占型。数据安全涉及网络安全行业的各个层面,细分领域较多,包括安全内容管理、入侵检测与防御等多种产品类型,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在我国主流的数据安全产品领域,每一细分市场的主要竞争厂商都在10家以上。尽管行业内厂商数量较多,但由于目前数据安全市

10、场的细分程度较高,单一企业难以掌握数据安全领域的全部技术,市场总体的品牌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分散。总体来看,数据安全产品市场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根据IDC统计,2021年中国数据安全产品与服务的总体市场规模(包含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中的数据安全部分)达到124亿美元。其中,中国数据泄露防护(DLP)市场规模为125亿美元,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392%的同比增长。从竞争格局来看,天空卫士(SkyGuard)、亿赛通(ESAFENET)和明朝万达(Wondersoft)在2021年数据泄露防护市场排名前三。天空卫士以231%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亿赛通以16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明朝万达以市

11、场份额112%排名第三。未来,随着我国数据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将得到不断的提升。同时网络攻击行为也将日趋复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传统网络安全设备并不能完全阻挡恶意的网络攻击和内部人员数据泄露的安全风险,所以构建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和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因此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定制化开发能力的数据安全厂商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强。五、 数据安全市场空间测算对标全球数据安全市场,我国数据安全市场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数据安全市场理应受到数据总量规模的驱动,即数据总量越大,需要防护的信息量越复杂,对数据安全市场的需求空间就

12、越广阔。从数据安全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根据研究机构VMR的统计,2019年全球数据安全市场空间约为1738亿美元,且预计2027年该规模增加至572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735%。而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测算,我国2019年数据安全市场规模仅为38亿元,在全球数据安全市场占比仅为34%。从数据量的角度来看:根据IDC的研究,2018年我国数据量占全球数据量的234%,预计到2025年在全球的占比将达到约28%(远超2019年中国数据安全市场在全球34%的占比)。考虑到中国数据安全市场规模全球占比相较于中国数据总量全球占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未来数据安全市场增长潜力较大。假设到2025年中国数据安全

13、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与数据量占比相匹配(达到28%),进一步估算得到中国数据安全市场潜在空间在2025年有望达到126亿美元(82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67%。六、 数据安全发展阶段数据安全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早期的以数据库为主的单系统安全,到数据生命周期的安全,再到数据基础设施安全,当前正在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和演变:数据安全10:在行业发展早期主要以数据库等单系统的安全为核心。这一时期数据安全主要强调针对数据的边界防护以及内容审计,特别是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的重要载体,数据库安全是数据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库安全也与网络边界安全在思想上也形成了直接的

14、对应关系,数据库加密对应磁盘加密,数据库防火墙对应防火墙/UTM,数据库审计对应IDS入侵检测,数据库漏扫对应漏洞扫描等。这一阶段数据安全产品主要以数据库安全、DLP等产品为主。数据安全20:随着数据的使用与流转不再局限于单个业务部门,跨业务部门跨网络边界的数据流动成为常态,数据安全开始逐渐以企业整体的安全为核心。这一时期随着网络架构和IT架构的演变,数据也从过去以数据库为载体的单一场景向云、大、物、移等其他场景不断延伸。在这一阶段,数据安全的重心不再仅是针对数据库等单一系统,而是针对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体系化治理,因此数据安全的产品也开始迅速丰富,同时更强调对技术的综合应用,包括数据分级分

15、类,数据安全平台、数据监控与审计、IAM等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数据安全30: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资产成为了国家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数据安全脱离了单独的个人或企业层面,开始以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安全为核心。这一时期,数据交易市场开始逐渐形成,对于银行、电信、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机构以及阿里、滴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言,数据的泄露不仅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也将威胁到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因此在这一时期,数据已经脱离单个企业层面,成为了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从2021年数据安全政策的密集出台可以看出国家监管部门对数据安全的高度重视。在这一时期数据治理、隐私计算等技术将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七、 数

16、据安全行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传统的标准化数据安全产品已经不足以满足不同情境的数据资产及信息安全的防护需求。金融科技、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对数据安全防护的要求,渗透企业内部并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安全产品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电子发展对于数据安全领域提出了定制化要求我国政府虽受益于信息化红利拥有海量数据,但由于政府部门繁多;各部门系统架构、数据格式差异;部门间数据资源垄断;数据安全产品无法保障等因素导致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无法实现有效输出。定制化数据安全产品可以解决目前我国系统的数据安全问题,产品可实现政府各部门业务与防护产品功能的融合、并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服务模式、提高数据的安全指数,帮助政府各部门实现在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中建设独立的电子系统。(二)我国金融数字化转型对数据安全行业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