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4811140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植被覆盖度指植物群落总体或各个体的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的百分数,它反映了植被的茂密程度。下图示意内蒙古地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各区域( )具有一定的面积按综合指标划分边界较为明确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A.B.C.D.2、导致内蒙古东西部植被覆盖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地形D.水分3、调查发现,近十年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呈明显增加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气候早暖湿化趋势实施生态恢复工程过度放牧人口大量迁出A

2、.B.C.D.城市之间存在经济流、交通流、信息流等多种要素流的流动和联系,各要素相互交织,将各城市彼此链接构成复杂网络。交通流是人流、物流等要素流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城市间联系的纽带。下图示意江苏省主要城市之间的城市交通流网络(基于城市间公路和高速铁路交通的联系强度构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城市间存在各种要素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等级高低B.地域差异C.均衡性发展D.信息技术进步5、江苏省交通流网络格局呈现的特点是( )A.南强北弱,东强西弱B.北强南弱,东强西弱C.南强北弱,西强东弱D.北强南弱,西强东弱6、研究发现,江苏省交通流网络重心存在南偏的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

3、A.北部城市人口外流严重B.受上海市影响较为强烈C.中部区域城市职能单一D.南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茶马互市是古代官府用内地的茶叶在边境地区与少数民族进行以茶易马的一种贸易方式,历史上,茶马互市主要在甘南地区。下图示意甘肃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历史上,甘南地区茶马互市的“茶”可能主要产自( )A.陇陕B.苏皖C.川渝D.粤琼8、与祁连山中段南部山麓地区相比,祁连山中段北部山麓地区( )A.地势相对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大B.蒸发较旺盛C.岩溶地貌发育,旅游业较为发达D.湿地、湖泊广布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保护区内湿地广布,其位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三江源国家

4、级自然保护区内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较高的海拔B.较高的纬度位置C.崎岖的地形D.茂密的森林植被10、三江源湿地较高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A.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B.涵养水源C.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D.净化水质11、在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前,三江源地区土地退化严重。导致其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农垦B.水资源利用不当C.过度放牧D.工矿交通建设在安徽,马鞍山、钢陵、淮南、淮北都是正在转型的资源型城市,马鞍山是钢城,铜陵是铜都,准南、准北以煤矿闻名。下图为安徽省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马鞍山、铜凌、准南、准北等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初期,共同面对的困境有( )电力短缺消费市场萎

5、缩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A.B.C.D.13、为加快城市的顺利转型,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A.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延长资源产业链B.摒弃原有资源产业,全面发展旅游业C.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做大做强原有产业D.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第二产业比重14、与铜陵、淮南、淮北三市相比,马鞍山受到合肥的辐射作用较小,其更多的是受到南京的辐射作用。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马鞍山与南京( )A.地域文化相似B.空间位置邻近C.城市等级差异D.产业部门接近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20052021年GDP增速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2021年,我国四大地区GDP增量最多的是( )A.东

6、部地区B.东北地区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16、2010年以来,东北地区GDP增速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政策支持力度减弱B.科技人才大量流失C.自然地理环境恶化D.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二、材料分析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向西经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最后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1970年,卡普恰盖水库建成蓄水,19701987年巴尔喀什湖湖泊萎缩极为明显。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主要水系分布。17、简析19701987年巴尔喀什湖湖泊萎缩极为明显的主要原因。18、推测巴尔喀什湖周边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说

7、明该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9、说明与塔尔迪库尔干相比,伊宁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带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下图示意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20、从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角度,推测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21、简述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对其带来的负

8、面效应。22、请为苏锡常小城镇消除“集聚阴影区”献计献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家具城”,但也“因林而衰”2008年,伊春市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溺型城市:之后伊春市加大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养老机构、旅店等建设,大力推动避暑养老旅游,逐渐成为全国避暑养老旅游中心之一;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图1示意伊春市地理位置,图2示意20002022年伊春市产业结构比重变化。23、据图描述20002022年伊春市产业结构变化。24、绿色食品加工业是伊春市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重点发展的产业。试说明伊春市重点

9、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的主要原因。25、简述伊春市适宜发展避暑养老旅游的原因。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各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面积;为自然边界,具有过渡性质,较为模糊;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内部特定性质存在相对一致性。2、答案:D解析:与深居内陆的内蒙古西部相比,其东部靠近海洋,降水较为丰富,植被生长较好,植被覆盖度高。3、答案:A解析:植被覆盖度增加,植被茂密程度增加。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改善了内蒙古地区植被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被生长;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也有利于植被恢复,使得植被覆盖度增加;人口大量迁出,不会导致植被覆盖度呈明显增加趋势,且也不现实。4、答案:B解析:地域差异

10、导致城市间各种要素流动。5、答案:C解析:综合图示交通流粗细及交通流网络疏密,可以判断出江苏省交通流网络格局呈现的特点是南强北弱,西强东弱。6、答案:B解析:江苏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相邻,受上海的辐射影响大,使交通流网络重心南偏。7、答案:C解析:茶树喜温暖,好雨雾,古代巴蜀地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是我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著名的茶叶之乡,茶叶品质优良。8、答案:B解析:祁连山为青藏高原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其南部为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北部地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部北部地形平坦开阔,山麓地区海拔较低,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湿地、湖泊

11、较少,山麓基带为荒漠草原带;南北均不是喀斯特地貌区。9、答案:A解析: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气候高寒,蒸发弱,冻土广布,同时地形平坦,排水条件差,湿地广布。10、答案:B解析: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都不属于生态效益;三江源为河流源头,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当地工业污染少,净水水质不是其主要生态价值。11、答案:C解析:三江源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其植被主要是草地,过度放牧是导致其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12、答案:D解析:淮南、淮北煤炭资源丰富,电力并不紧缺;我国经济发展较快,钢、铜、煤市场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并没有萎缩;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冶炼,环境污染日益

12、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资源而生,故在转型早期产业结构比较单一。13、答案:A解析: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延长产业链有助于加快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煤、铁、铜等资源产业随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但完全摒弃原有产业并不不合理;随着工业的发展,煤、铁、铜等资源可能会枯竭,且其相关的原有产业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做大做强原有产业不合理;提高煤化工等第二产业比重可能会加剧污染,造成生态问题,应提高污染较小、劳动力吸收较多的第三产业比重。14、答案:B解析:马鞍山离江苏省会更近,受到南京的辐射作用强于本身省会合肥。地

13、域文化、产业结构等不是主要因素。15、答案:A解析:2021年,我国四大地区GDP增速虽然中部地区略高于东部,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GDP总量大,故其GDP增量最多。16、答案:D解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资源型产业比重大,随着矿产资源趋于枯竭,东北地区开始转方式、调结构,导致其传统工业衰落,但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从而导致其GDP增速呈大幅度下降趋势。17、答案:水库蓄水,拦截径流;流域内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量增多,入湖径流量减少。解析:读图可知,伊犁河上游地区建设了卡普恰盖水库,水库蓄水,拦截径流,使伊型河汇入巴尔喀什湖的水量减少;流域内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

14、河流径流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减少。18、答案: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靠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季节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人为原因: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解析:巴尔喀什湖周边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形成该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是: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据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多大风天气;地表以荒漠为主,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等。人为原因是:由于人口增多,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大,造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等不合理活动

15、破坏植被等。19、答案:位于伊犁河谷,夏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雨热同期;气候较湿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河谷地带,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利于农作物过冬。解析:与塔尔迪库尔干相比,伊宁位于伊犁河谷,夏季气温较高,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雨热同期;气候较湿润,河流水量充足,农业灌溉水源充足;河流沿岸,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北部有山脉阻挡,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利于农作物过冬等。20、答案:苏锡常距离上海市近,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业环境优,具有巨大吸引力;这种吸引造成苏锡常城市带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向上海流动,而对本身周边小城镇辐射作用减弱,从而出现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影区”。解析:读图可知,苏锡常距离上海市近,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较高、就业机会多,对苏锡常人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受此影响苏锡常城市带小城镇的人口、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