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810680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网智能调度行业发展概况一、 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承诺目标。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主要目标。近年来,我国电力能源开始向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占比稳步提升。由于新能源发电易受天气影响且供电稳定性欠佳的缺点进一步突出,导致整体发电侧的供电能力波动显著加剧,对电网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压力;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生活电气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我国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持续上行,且波峰波谷间的负荷差持续变大,用电侧波动性日益加剧,这对电

2、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电厂、电网、终端用电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感知和高效生产运行能力。适应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要求,建设智能电力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二、 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电力信息化是将电子,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建设、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调度、交易、营销、用电、物资及管理等各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电力信息化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技术基础体现为硬件综合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

3、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一)电力信息化的发展阶段随着进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创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和信息化变革。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该规划提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包括了电网智能化、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能源储能发展、开展虚拟电厂示范等。2020年,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其中,能源互联网代表了电网发展的更高阶段,能源是主体,互联网是手段,即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电网。南方电网于2019年提出数字南网建设要求,

4、将数字化作为行业发展战略路径之一,加快部署数字化建设和转型工作。(二)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情况近年来,得益于电力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电力信息化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2021,该报告以我国主要电力企业年度信息化统计数据信息为依据,按照电源、电网、电力建设和其他新业态等领域,反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业务深度融合创新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1信息化投入累计26505亿元,电网企业信息化投资18335亿元,其中国家电网信息化投入13457亿元,南方电网信息化投入

5、4878亿;主要电源企业(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信息化投入约7383亿元;电力建设领域企业中国电建信息化投入约787亿元。其中,电网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比约6918%,国家电网信息化投入占比达5077%,可见电网企业尤其是国家电网的信息化是我国电力信息化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总投入预计达30,000亿元,其中,国家电网计划投入22,300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南方电网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以上投资规划将进一步助力电力信息化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三)电力信息化未

6、来发展趋势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承诺目标。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主要目标。近年来,我国电力能源开始向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占比稳步提升。由于新能源发电易受天气影响且供电稳定性欠佳的缺点进一步突出,导致整体发电侧的供电能力波动显著加剧,对电网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压力;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生活电气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我国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持续上行,且波峰波谷间的负荷差持续变大,用电侧波动性日益加剧,这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

7、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电厂、电网、终端用电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感知和高效生产运行能力。适应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要求,建设智能电力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三、 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分析经过多年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经营、采购、人力资源、财务等)、生产管理(包括运行、维护、物资等)、过程管理(包括过程监视、故障诊断、性能计算分析、操作指导等)等各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电力企业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

8、,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双碳背景下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占比将持续升。202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达268%,随着全社会各行业脱碳进程的加快,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率将在2030年、2040年、2050年、2060年分别达到约387%、497%、602%、698%,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趋势明显。电力信息化是指应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等信息技术,结合企业管理理念,驱动电力工业旧传统工业向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型工业转变,为电力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引领变革的过程。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逐步应用至电力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为电力行业

9、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中国电力信息化市场的总收入由2014年的141亿元增至2019年的3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91%,预计于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712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5%。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中提出,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同时,构建能源数字经济平台。目前,电力市场的数字化发展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其也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一环。从发展方向上来看,电力信息化有望在电源侧、平台侧、服务侧迎来产业加速机遇,相关环节的企业有望集体受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数字能源产业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

10、电力系统是以电源清洁低碳化、电网柔性智能化、负荷弹性多元化、储能安全经济化为主要特征,源网荷储多环节深度融合互动,在开放共享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安全有效运行的电力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数字能源产业,既是信息电力系统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未来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手段。四、 电力信息化行业面临的机遇(一)国家电网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电力信息化全面推广应用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规模清洁能源高效消纳、电力市场化运营以及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新形势,现有D5000系统亟需升级。国家电网于2017年初提出研发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系统基于传统自动化系统运行控制平台和模型驱动型应用,运用云计算、大数

11、据、人工智能等ICT新兴技术,采用一体双翼、双引擎驱动的总体思路,基于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体系架构,具有智能、安全、开放、共享的技术特征,目标是促进电网调度的深度自动化、广泛智能化和全景可视化,全面构建自主可控的国产调度自动化装备,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生产组织,全面服务于双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控制目标,有效支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运转。目前,国家电网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第一批试点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华东、河北、江苏、浙江系统将在2022年投入运行。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完成国分省地四级调度机构推广应用。(二)电力信息化市场全面推广现货市场是电力市场中最为关键一部分,业内素有无现货、不市场之说。

12、201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在总结8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地区经验基础上对市场规则和技术持续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力现货市场,市场运营机构(电力交易中心、电力调控中心)需要电力市场交易系统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平台工具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市场高效运作,发售电企业需要电力营销辅助决策系统获取经济效益,行业上下游对于以电力交易为核心的智慧运营和智能决策技术产品及服务需求巨大。(三)电力信息化行业能源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能源互联网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13、,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业界已经认识到能源互联网的巨大商机,各大能源巨头正在加速能源互联网的开发和布局。五、 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

14、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截至2020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94183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46%。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极具看点。针对2020年国家发布的新型城镇化纲要,未来将建立智能电网,全面推进电力智能化建设,着力推进智能电网、智能电表、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电力分布式能源等发展,以及改善电网质量,增强电网安全可靠性,提升电网的经济效益。这将促进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同时,随着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又开始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客户需求,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比如,

15、企业将开始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另外,随着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都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入,从而促进行业的绿色发展。综上所述,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非常乐观。政府大力支持,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尤其是绿色发展等因素将推动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未来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增长。六、 电力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电力信息化的实现包括发电、输变电、

16、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在内的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调度、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电力营销和电力企业人财物、协调办公、综合业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电力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力信息基础平台、业务应用和保障体系。2020年中国能源电力数字化市场规模达到2213亿元,其中电力数字化服务市场占比约为82%,涉及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巡检运维、灵活性服务、能源管理系统等;能源电力数字化升级约占18%,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改造。预计到2025年,中国能源电力领域数字化市场规模增长至约3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智能电网投入持续加码,电网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智能电网建设三个阶段分别投资341亿元、1750亿元、17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